一路的颠簸终于结束,江宛瑜得以平平稳稳地躺在软榻上安睡。这一夜,她睡得格外踏实,以至于翌日醒来时,竟不知身边人是何时离开的。
银花听到动静,打帘进来,手里捧着烤热的衣服。
“现在什么时辰了?”江宛瑜一夜安睡,月事也到了尾声,精神头好了不少。她看了眼窗外大亮的天色,竟不知是何时辰了。
“巳时啦!姑爷卯时便起身去了军营,他交代让你睡到自然醒,尽量晚膳时分回来。”银花一边帮她穿戴好衣裙,一边扶她起身去净室洗漱。
“他军务繁忙,晚膳我自己用也可。我给他开的调理身体的方子,你让半夏去库房抓好药材,我要做药丸。”
“是是是!我的好小姐,咱赶紧用早饭先。连翘担心府里厨子做的饭菜不合你口味,一早上便起了小灶,给你炖了鸡丝粥,蒸了蛋羹。”
出了寝卧,连翘正在摆盘。江宛瑜坐了下来,看着桌上美味的食物,不由夸起了连翘:“做鸡丝粥和蛋羹还得是咱们连翘。”
连翘给她盛了一碗,又给自己和银花盛了一碗,然后三个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
“小姐,今日要出门去街上走走吗?”连翘问。
江宛瑜看了眼屋外的光亮,又看了下旁边烧着的地龙,有些心动又有些犹豫:“不是下雪吗?方便出行吗?会不会很冷?”
银花立刻回答:“昨晚下了一晚的雪,我长这么大还第一次看到这么厚的雪,所以我在院子里还堆了个雪人。会有一点点冷,不过有狐裘披风,有暖手炉,不会很冷的。”
听她这么说,江宛瑜也是心动得很。
三人用了饭,江宛瑜被两人裹得严严实实地,就连鞋履都换了带毛的皮靴。
正要出门,苏叶从外面进来。
“小姐,吴娘子来问,要不要召后院所有的女使来训话?”
江宛瑜系着狐裘披风的带子,想了想,道:“吴娘子一直管着后院的事情,也是这府里的老人,你们几个也客气些。不过连翘得空你代我去也行。”
连翘将暖炉包裹好交到江宛瑜手里,回道:“好!待我们出门回来了再说。”
她也想出门去街上走走,看一看熊檽长大的地方。
因邬城这边入冬后大多是风雪天气,这里的人都习惯了,所以街上依旧热闹。
江宛瑜时不时掀开帘子看,眼里全是新奇:“你们看,这里的人不论男女,普遍都比王城、许州那边的人要高大许多。”
银花不解:“这是为什么?”
江宛瑜放下帘子,解惑道:“邬城地理位置特殊,被南萧、北凉、西晋包围,三国都想占为己有,所以这里曾经龙蛇混杂,是很多难民的汇聚地。经过几百年的繁衍,这座城的百姓都带有北凉人的血统,较其他城州的人要高大威猛。”
银花了然地点了点头,道:“难怪姑爷和两位熊将军比其他郎君要高大。所以北凉人才仗着这层优势一直骚扰边境,屡败屡犯,乐此不疲。”
连翘补充道:“先帝继位前,我朝与北凉大战,先帝与秦老将军一起出谋划策,以智取胜北凉,夺下了邬城,然后修筑了城墙加强了巡防,派兵驻守一直到如今。如果没有秦家军的守卫,邬城与南萧不会有如今的安宁与繁荣。”
这些是熊檽同她说的,昨晚他满是歉疚地同她说得回军营,请她宽恕。向来不善言辞的人同她说了好多好多。
因为他们的守护才会有南萧的国泰民安,她怎么可能不体谅他。
江宛瑜听她说出这番话,又意外又欣慰,拢了拢披风,她朝前喊道:“找个地方停下吧,我们想下车走走。”
车夫“欸”一声,驾着马车找了个停车的地方停下。
三人下了马车,街面上的雪厚厚一层,踏上去发出“咕叽咕叽”的响声。
天寒地冻的,但一点也不影响街上商贩卖货的热情,百姓采买到所需物资的满足。
尝了羊奶酪,又吃了羊肉串。
逛了成衣铺子买了皮靴,逛了药铺买了新鲜的鹿茸,逛了兽皮铺买了块虎皮毯。
满载而归回府时,已是太阳落山时分。
吴娘子和罗管家两人时不时到门口看上一眼,望眼欲穿,忧心不已。
看到熟悉的马车,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