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班车上的陈默,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再次回到了出发前的画面。那画面,犹如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母亲和父亲送他时的情景,还有自己日常生活的场景,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他深知,自己将要脱离那里的一切生活,如飞鸟离巢,一去不返。
微风拂过,裹挟着青草与泥土混合的清香,树叶沙沙作响,奏响清晨的乐章。陈默家所在的院子,炊烟袅袅,母亲李芳早早便起了床,在厨房里忙活着。饭菜的香气和清晨独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让陈默在睡梦中就被唤醒。
推开窗,陈默看到邻居张叔正打开羊圈的门。羊群如潮水般涌出来,羊儿们欢快地咩咩叫着,相互拥挤、推搡,撒欢似的奔向不远处的草地。牧羊人挥舞着细长的鞭子,清脆的鞭声在空气中回荡,惊起几只栖息在枝头的鸟儿。这般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是陈默再熟悉不过的日常,而今日,每一幕都触动着他的心弦,勾起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洗漱完毕,陈默来到餐桌前,母亲早已准备好丰盛的早餐。她看着陈默,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多吃点,到了学校就吃不上妈做的饭了。” 陈默心中一酸,鼻尖微微发涩,默默地点点头,大口吃着饭,试图将这份家的味道深深印刻在记忆里。那些熟悉的饭菜滋味,日后恐怕只能在回忆里找寻。
吃完饭,陈默背起行李,踏出家门。母亲一直把他送到监狱班车停靠点,一路上反复叮嘱:“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惹事,常写信回来。” 班车缓缓驶来,陈默转身抱住母亲,说道:“妈,您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母亲强忍着泪水,拍了拍陈默的背:“去吧,好好读书。”
画面再次回到车上,透过车窗,仿佛又看见母亲逐渐远去的身影,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班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窗外,阿勒泰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近处的草原上,羊群如云朵般缓缓移动,牧羊人骑在马背上,悠闲地哼着悠扬的牧歌,歌声在空气中飘荡。陈默望着这熟悉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这片土地,承载了他十八年的青春记忆,每一寸草、每一座山,都饱含着他的欢声笑语与成长足迹。他暗暗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番名堂,风风光光地再回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让母亲不再为他操劳。
随着班车不断前行,陈默的思绪也飘向了未来。他想象着自己在大学的画室里,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探讨艺术,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绘画技巧。但与此同时,一丝不安也悄然涌上心头。他担心自己能否适应新环境,能否在高手如云的大学里崭露头角。想到这里,陈默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背包带,指关节微微发白。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班车终于抵达县城。正午的县城热闹非凡,阳光洒在大街小巷,给一切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们来来往往,讨价还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陈默背着行李,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长途汽车站。周围的喧嚣让他愈发意识到,自己即将告别熟悉的一切,踏上未知的旅程。街边小店里飘出的烤包子香气,混合着汽车尾气,钻进陈默的鼻腔,这是县城独有的味道,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成为他思念家乡的寄托。
在路人的指引下,陈默来到长途汽车站。站内人来人往,嘈杂声不绝于耳。广播声、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心烦意乱。陈默来到售票窗口,买了第二天早晨 6 点前往省城的长途汽车票。买完票,陈默看了看时间,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他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面条劲道,汤汁浓郁,陈默吃得津津有味,这简单的味道,瞬间驱散了他心中的焦虑,让他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慰藉。在这喧闹的县城里,这碗拉面仿佛是他与家乡之间的纽带,让他不再感到孤单。
吃完饭后,陈默决定在县城里逛逛,算是和家乡做最后的告别。他来到县城的中心广场,广场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聊天。陈默找了个角落坐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宁静与祥和,让人感到无比安心。他不禁思考,未来在大城市里,是否还能找到这份纯粹的宁静。广场上鸽子咕咕叫着,从他头顶飞过,陈默的目光追随着鸽子的身影,思绪也飘向了远方。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如同一幅绚丽的油画。陈默这才想起该找个地方住下了。他在汽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登记入住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明天,他将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未知的挑战,想到这里,陈默既兴奋又紧张。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家人的身影和家乡的景色。
不知过了多久,陈默终于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看到自己在大学的画室里挥动画笔,描绘着美好的未来,而家乡的亲人们,正微笑着为他鼓掌。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为这个即将远行的少年,编织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