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姑夫是大龟》
《牛牛跟着哥哥跳舞》
《是什么让孩子沉迷于手机?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上瘾?》
第828天:2.23周二
早上8点,大姑夫在微信群发了小视频并配文字:“此视频只有苏**能看。”视频里,牛牛穿着衣服坐在炕上,腿上围了薄被,旁边摆放着餐桌。大姑夫对他讲:“老姑夫是大龟是吧?说。”牛牛低声重复一遍:“老姑夫大龟。”几乎只有他自己能听到。大姑夫提高音调对他讲:“再说。”牛牛明显提高了声调:“老姑夫大龟。”大姑夫还是不太满意:“再大点声。”赵*明哥哥在旁边也提示他“大点声”。牛牛立刻大声说:“老姑夫是大龟。”赵*明哥哥此时也大声说:“老姑夫是大龟。”大姑夫满意地说“好”。哈哈。
10点多,老姑夫在群里回复消息说:“@brave?这回大伙都能证明牛牛以后说坏话都知道是他大姑父交(教)的了。”哈哈哈。
上午10点多,宝妈在姥姥家微信群发了小视频,传来音乐“桥边姑娘”,牛牛站在东屋地上靠近窗台边,右手拿着雪糕,两只脚左右分开超过肩膀宽度,先蹲下,起身,再蹲下,再起身,上下颠着,然后左右摇摆跳舞,嘴里一边吃着雪糕,嘴巴上沾了点雪糕。
窗台上有暖壶,离他比较近,小姨发消息说:“暖壶,可别让他碰着。”
下一个视频,牛牛继续在“桥边姑娘”音乐伴奏下跳着、颠着,挪着小碎步,右手还是拿着那块雪糕,嘴里吃着,左手手腕来回翻,先伸出一个手指,翻手腕时变成2个指头,再翻手腕又变成1根指头,太可爱了。
下一个视频,音乐换成歌舞厅、KtV里节奏感很强很快的音乐,牛牛跟着哥哥一块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蹦跶,哥哥跳的是骑马舞,哥哥转圈,牛牛跟着转圈跳,牛牛看着哥哥跳,呵呵地笑,然后停下来咬一口雪糕,雪糕另一半掉地上了。
晚上7点50多,牛牛他大姑夫发来小视频,牛牛坐在炕上背对着镜头,爷爷手里拿着单饼卷大葱,俯身去跟牛牛说话,爷爷的手机靠在墙边,放着小视频,牛牛一边吃饭一边看视频呢。
晚上,我跟牛牛视频,他在吃糖呢,没有看到是什么样子的,我先是以为吃的巧克力,他的嘴巴周围都黑乎乎的,花狗腚一样。听赵*明哥哥讲,是奶片。
牛牛在炕上扶着墙站立,腿成8字站着,赵*明哥哥教他的。牛牛蹦蹦跳,打拳。妈妈教他爸爸大名叫王**,小名叫亚龙。牛牛说:“王八羔。”哈哈。给牛牛吃火龙果,吃橘子。牛牛跟着音乐哼唱:“我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牛牛说:“就吃一颗,吃多对牙不好。”牛牛又钻进被橱里玩。
是什么让孩子沉迷于手机?是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陪他玩,或者大人陪他玩的时候不上心,让他觉得没意思还不如玩手机有趣。如果父母认认真真陪他玩小车、跟他一起唱歌、和他一起画画、陪他玩积木、给他讲书讲故事、和他一起玩球……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跟他有互动。
很多家长是这样的,让孩子自己玩,她们在孩子身边专注地玩手机,孩子喊爸爸妈妈看他画的画或者跟他一起玩小车的时候,家长要么没听见要么就是应付地答应一句或者很不耐烦地答应一句,让孩子继续自己玩,孩子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觉得没意思。你觉得你是陪孩子了,仅仅算是陪伴了,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陪孩子玩,没有跟孩子互动,缺少交流,和孩子没在一个频道上。正因如此,让孩子觉得,还不如看手机视频和玩游戏有趣,视频和游戏有声音有互动。
很多父母都是借口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玩,或者只是想自己安静地玩玩手机,于是就给孩子一个手机玩,久而久之,孩子能不沉迷手机和依赖手机吗?孩子是最善于观察和模仿的,父母每天都抓着手机不放,这东西一定好玩,我也要看看,我也要玩,视频确实精彩,游戏确实有趣,反正也没人陪我玩,玩具也没新鲜感了,还是手机有趣,他也就很容易上瘾了。
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上瘾?很简单,陪他玩,真正地陪玩。当然,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玩手机次数越来越多或瘾越来越大,就越难控制和改变了。如果孩子2~4岁,类似牛牛现在,他看手机小车视频的时候,你说爸爸\/妈妈陪你一起踢球\/画画\/玩小车\/捉迷藏,他会立刻放下手机的。如果你忙着干家务没时间陪他玩,完全可以让他帮你一起干活,可以分配一点简单的任务给他,让他帮着收拾东西或者帮着扫地,让他参与进来,跟你有互动,他就会觉得很有趣,他做的好就夸奖一番,这样是不是比直接给他一个手机让他自己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