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静春。
文圣小弟子,从他拜师文圣至今,不过两百余年。
对于这些飞升或合道的大能而言,他们有时闭个关都不止百年岁月。
而两百余岁的齐静春,于他们的道龄,只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稚童。就是这样的一个稚童,刚刚展露出来的一丝力量,却让这些大能震撼。
齐静春,此人竟不知何时跻身合道境,再加上他那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三个本命字。
可以说,今天之前,在宝瓶洲上空威胁他的那些人,都是在厕所里打灯笼,找死。
如果不是齐静春一身大部分道力都用来镇压骊珠洞天坠地的力量,刚刚那一剑,法相千里之内不会有人活下来。
虚空中无数神识交织,新的阴谋诡计出现。齐静春的法相无视了那些烦人的神识,默默闭上眼,准备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几日之后的天劫。
学堂,齐静春的一缕神识借着春风,飘到赵政身边,听着耳边的朗朗读书声,齐静春脸上有些许欣慰。
“赵政,多谢你的剑。我察觉到这剑里还有封印,稍微破解了一些。”
赵政一握住诛仙,就看见其上的进度条来到99%。齐先生居然直接破解了诛仙的一道封印,他再让诛仙吞噬些灵物,又可以让其绽放光彩。
“齐先生,都说天塌下来有个高地顶着,为何你要强撑?”道了声谢,赵政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儒家文庙,既然一直以教化作为自己的职责,那为何如今骊珠洞天闹出了这番大动静,却不见一位圣人现身。
西方的佛陀,还有那青冥天下的道士,似乎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甚至,在不久后,这三教还会派人来取走骊珠洞天的压胜之物,让齐静春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我读书时,从书上学到了一个道理,圣人当仁不让。”齐静春笑了笑,继续道,“虽然我不是什么圣人,但好歹学了些知识,能够庇护这一方百姓。”
“狗屁圣人,他们连齐先生你一根手指都比不上!”这一刻,看着齐先生脸上的落寞,赵政对儒家的厌恶感飞快上升。
万年前,为了生存,也为了后代子孙,万族携手推翻了远古神灵的统治。万年前的那拨人,他们最大的愿景,就是希望未来山上人可以庇护山下的百姓。
但万年后的今天,一个个儒家圣人,坐视着骊珠洞天的天道反扑。这三千年,不知多少宗门借着真龙气运得了好处。
远的不说,那大骊王朝,他们的祖上就是从骊珠洞天出去的。而且,齐静春坐镇小镇的年月里,为大骊培养了多少读书人。
而大骊,那位被说成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却连不要钱的声援都没有。
文庙离得远,但宝瓶州上空可是坐镇着一位文庙圣人,难道文庙就不知道骊珠洞天的事情?
赵政不信。
不过又是一些和平下的争权夺利罢了。齐静春作为文圣弟子里,学问最高,号称可以立教成圣。
如果他不死,那未来文庙里,其他圣人谁把位置让出去?
赵政心绪变化时,在浩然天下的天幕处,一道寻常人无法看见的劫气,从虚空中浮现。
劫气逐渐壮大成一团的黑云。这黑云只是看一眼,都感觉灵魂都要被其污染了一般。
劫云出现后,一丝丝无法被看见的怨气、绝望,从浩然九州大地飞起,融入劫云中。原本直径不过一米的劫云,缓慢而稳定地开始增长。
此时,不管是在天外的至圣先师、礼圣,还是那位坐镇中土神州的亚圣,都察觉到不对劲。
至圣、礼圣的分身,和亚圣的本体难得齐聚在文庙中,三人各自推演,得到的结果却是,浩然的劫难将要开始。
然而,这劫难为何出现,又是何人制造的,完全没有一丝线索。三位浩然天下境界最高深者,却连那劫云的位置都推算不出。
苦思无果,三人只能暂时散去,各自忙碌起来。
与齐静春的谈话,最后还是没有结果。这位读书人,考虑过眼前的天劫,想到了未来蛮荒与浩然的局势,还特意为此留下一个类似山水神灵的道身。
却唯独没有考虑过自己。
赵政站在屋顶,听着下方齐静春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心中有了决断。
齐先生,你这样的好人,不应该死。
数日时光一晃而过。这天,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响起无数炸雷声。天空极高处,隐约可见一道夹杂着雷电的磅礴虚影。
天劫降临了。
“赵政,小镇暂时就拜托你了。”春风送来齐先生的请求。如今的他,已经分不出一丝力量,来监管那些外来者。
“没问题。”春风融入赵政、宁姚和阮秀体内。
小镇不准动用术法的规矩,齐静春用自己的权限为三人抹除。
如今还留在小镇上的外来者,似乎都知道了齐静春的处境,不再老老实实与小镇居民交换机缘,直接开始强抢。
三人对视一眼,各自散开。宁姚和阮秀去处理那些坏了规矩的外来者,赵政御剑升空,在小镇里迅速扫了一圈,很快就看见了自己要找的人。
御剑而去,很快在小镇出口处,拦下这拨人。
这拨人里站最前面的,有一身儒袍,身上带着文气的儒家君子,有一位僧袍满是补丁,一身黝黑的佛教苦行者,还有一位眼神高傲,用鼻孔看人的中年道人。
借着齐先生给予的权限,赵政可以看出,这三人都是元婴境。
“留下你们从小镇取走的压胜之物,可以离开。不然,你们就把自己的命也留下来。”
中年道人脾气似乎很不好,没有回答。直接一袖子挥出,一道水桶粗的灵气柱从他袖子里飞出。中年道人看向赵政的眼神里,带着几分戏谑和快意。
一个小小的洞府境修士,居然敢威胁他,真是不知死活!
那位苦行僧,双手默默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闭上眼。儒家君子也侧身而战,似乎都不想看见之后的流血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