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这件案子没有如此至关重要,交给京兆府来办不就可以了?”楚玉渊可不会给高阳好脸色的。
高阳面色涨红,脑海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反驳楚玉渊。
谢若雪眉头一皱,问道:“摄政王是什么意思?”
“案子关系重大那就要查得明明白白,三法司联手办案,京兆府作为属地管理衙门,协同办案!”
楚玉渊的声音在宣政殿上响起,就算是高家、谢家的门生,此时也暗暗点头。
既然说是大案子,只是由大理寺来办,如何能堵住悠悠之口?
楚玉渊这个建议,再合适不过了。
在大雍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春闱在即,学子死亡的案子。
如此一来,要做出判断,自然也没有可参考的,一切全凭主观。
这样一来,案子就可大可小了。
“丞相有什么看法?”谢若雪自然是不愿意听从楚玉渊建议的。
王伯礼沉吟片刻,道:“要不然,案子还是给京兆府吧,这帝都是京兆府在管理!”
“不行!”高阳瞬间就急了。
只是话一出口,才意识到不对,当下急忙解释道:“如果只是京兆府来办这案子,要是诸多学子不服,那怎么办?”
“京兆府和大理寺单独来办这件案子,都不能让学子信服的话,那就只能是按照摄政王的建议了!”王伯礼道。
他是当朝丞相,话语本就有一定的威信。
另外,其所言也是合情合理。
文武大臣此时均是暗暗点头,觉得王伯礼的建议是最好的抉择。
“臣附议!”
······
在这一刻,楚玉渊的建议再次被敲定。
当即,圣旨便下了出去,三法司联手办案,京兆府辅助。
议事之后,谢若雪将谢端砚,高护、高阳父子二人给留了下来。
“自从楚玉渊成了摄政王以来,翼国公选择了摄政王,而王伯礼虽然没有明确站队,可是这段时间,他基本上都是在帮楚玉渊,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谢若雪先开口,她已然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
虽然垂帘听政,但是自己的意见被采纳的时候极少。
反而是楚玉渊,在关键的时候,总能左右大局,让她的一些计划打算落空。
这绝对不是他谢若雪要的垂帘听政。
“王伯礼本就是老狐狸!”高护说道。
高阳道:“我本是打算借助陈松的案子,打压一下那些寒门学子的嚣张气焰,却不曾想闹成这般模样!”
“莫非你有十足把握,肯定这件案子与那些寒门学子有关?”谢端砚问道。
高阳道:“昨日里陈松与那些寒门学子有了冲突,就算凶手不是他们,也可将其牵扯进来!”
“如今是三法司联合办案,要牵扯他们进来,自然也不是难事!”高护说道。
谢若雪道:“这个案子并不是什么大案子,但却可以看到如今我们的处境!”
“这样吧,我去找王伯礼谈谈!”谢端砚道。
谢若雪点头,“如今也只有这法子了!”
王家乃是四大门阀世家之首,朝野内外,门生遍布。
但是,他们的府邸,却不是这帝都最豪华的。
相比之下,却是多了几分古韵。
谢端砚的马车在胡国公府停了下来,王伯礼亲自出来迎接。
厅堂上,二人分主客而坐。
“许久没有同胡国公坐下来好好喝杯茶了,今日登门叨扰,还请胡国公海涵!”谢端砚淡然一笑。
如今四大门阀世家的家主,谢端砚是最年轻的,但其手段本领,却是没人敢小觑。
“云国公哪里的话?”王伯礼淡然一笑。
在这时候,府上的下人已经端茶上来。
“云国公请!”王伯礼端起茶壶。
“请!”谢端砚也礼貌地回了一句,抿了一口茶水,道:“摄政王当真是好手段,曾经先帝都被他给骗了!”
王伯礼闻言,却是故意露出疑惑之色,“云国公何出此言?”
谢端砚眼底之处有凌厉光芒,“先帝断然是不知道,摄政王会有这等手段的!”
“我倒是觉得,先帝眼光很准,当初大家都以为摄政王做不了事,可是如今证明,摄政王在关键的时候,总能做出让文武大臣信服的正确判断!”
王伯礼顿了一下,叹息一声,道:“还是先帝眼光厉害啊!”
闻言,谢端砚嘴巴微微抽动了几下。
谁不清楚,楚玉渊能成为摄政王,完全是因为谢若雪。
先帝眼光?那简直是扯淡。
当然,谢若雪做梦也不会想到,她选定的摄政王不是传说中的废物。
相比,其精明之处,不见得比宁王楚梁和镇南王楚江差。
谢端砚本是想借机打探一下王伯礼的立场,却不曾想王伯礼滴水不漏。
这下子可是将他给难住了。
难道自己要开门见山,问王伯礼如何站队?
还是说,楚玉渊这个摄政王该是废物才是,如今他太聪明了,不符合摄政王该有的能力气度?
可是,要谢端砚就此放弃,他如何甘心?
当即又继续试探王伯礼,可是王伯礼的精明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的试探,终究无疾而终。
楚玉渊回到府上,秦轩已经回来。
得知三法司联合办案,京兆府协助时,秦轩也愣了一下。
同时,他也明白过来,楚玉渊就是要闹大,如此一来,京兆府才能参与进来,而高阳等世家门阀子弟想搞事,也要掂量一下了。
“陆冲找到了何以明他们?”楚玉渊问。
秦轩点头,“沈毅也被叫过去了!”
楚玉渊道:“三法司联合办案,终究还是会把他们牵扯进来,但不管如何,人多了,事情公开了,总归是好的!”
“是啊,寒门学子的处境,向来就是如此,要不是王爷暗中推动,那些寒门学子早就寒了心,除却刚刚从书院出来的学生,其他的人,也很少回来参与春闱了!”秦轩说道。
楚玉渊也只是暗暗叹息一声,如今世家门阀已经成了气候,尾大不掉,要扭转过来,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帝国已然岌岌可危。
他楚玉渊帮这些寒门学子,何尝不是自己早已没有了可用之人。
寒门学子,是他立足朝堂的一个缺口。
若是不能扭转当今的局势,那他这个摄政王,最后肯定也会被世家门阀蚕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