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宫那庄严肃穆的殿堂之内,金色的阳光透过雕龙画凤的窗棂,如缕缕金丝般洒落在光洁的地面上,映照着众人凝重而专注的神情。李承乾身着一袭明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上绣工精美的金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欲腾空而起,彰显着皇家的无上威严。他面色凝重,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果断,静静地聆听着不良人传来的密报。
当听闻大食入侵吐蕃,两国在边境展开激烈交锋,最终吐蕃惨败并割地求和的消息后,李承乾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迅速思索着这一变故对大唐局势的影响。稍作沉吟,他即刻下令将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王孝杰四位将领召入大明宫。
不多时,四位将领身着华丽而威严的战甲,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踏入了大明宫。苏定方,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恰似镌刻着荣耀的勋章,深邃的眼眸中透着沉稳与坚毅;薛仁贵,身材魁梧壮硕,气势非凡,一袭银白战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彰显着他的英勇无畏;裴行俭,年轻英俊,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聪慧与果敢,身着的黑色战甲更添几分冷峻之气;王孝杰,一脸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对使命的忠诚,身上的褐色战甲质朴而厚重,显示出他的沉稳可靠。
众人齐聚一堂,开始展望未来的形势。李承乾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仿若洪钟在殿堂内回荡:“诸位爱卿,如今吐蕃局势突变,大食已然开始展露东进的苗头。吐蕃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此乃我大唐进兵解决吐蕃问题的绝佳时机,不容错过。”
苏定方向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若雷霆般坚定地说道:“陛下圣明,吐蕃如今内忧外患,正是我军出击的大好时机。末将愿为陛下分忧,万死不辞!”
李承乾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信任地说道:“苏将军,朕命你率安西军在波斯都督府驻军。此地乃战略要冲,你务必严密监测大食的一举一动,不可有丝毫懈怠。大食势力不容小觑,若其东进势头加剧,务必及时奏报朝廷,以保我大唐边境无忧。”
苏定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回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当恪尽职守,如同那忠诚的磐石,牢牢镇守波斯都督府,密切监视大食动向,绝不让其有可乘之机!”
李承乾转而看向薛仁贵、裴行俭和王孝杰,神色庄重地说道:“薛将军、裴将军、王将军,朕命你们三人分别从东、中、西三路进军吐蕃。此次行动,将由不良人三个小分队配合你们,里应外合,直捣逻些城。逻些城乃吐蕃都城,拿下此地,便可掌控吐蕃全局。你们务必精心策划,协同作战,不可有半点闪失。”
薛仁贵向前一步,单膝跪地,高声说道:“陛下放心,末将定率领东路军,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与诸位将军紧密配合,早日攻克逻些城,为陛下开疆拓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豪迈,仿佛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裴行俭紧接着出列,同样单膝跪地,言辞激昂地说道:“陛下,末将愿率中路军,凭借智谋与果敢,如利刃般直插吐蕃心脏。与不良人小分队默契配合,扰乱敌军部署,为大军推进创造有利条件!”他紧握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王孝杰也大步向前,单膝跪地,大声说道:“陛下,末将定不负圣恩,率西路军稳扎稳打,与诸路大军遥相呼应。定将全力以赴,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他的脸上写满了忠诚与担当,让人倍感安心。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又说道:“与此同时,朕会让密探送信给不良人。如今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将败给大食的原因归咎于佛教的仁弱教义和僧侣过多,认为此举削弱了吐蕃的财力和军事实力,故而借此展开改革,发动了那臭名昭着的灭佛运动。此运动已激化了吐蕃内部的教派矛盾。你们可借着此事,让不良人在吐蕃内部煽动起义,与我军里应外合,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薛仁贵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吐蕃内部教派矛盾已然尖锐,不良人若能巧妙利用,定能掀起不小的波澜。但我们也需谨慎行事,防止局势失控,影响我军作战计划。”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与谨慎。
裴行俭点头附和道:“薛将军所言极是,我们既要借助起义的力量扰乱吐蕃防线,又要确保自身行动的机密性与协调性。不良人熟悉吐蕃民情,此次里应外合,定要做到万无一失。”他目光坚定,神情专注地分析着局势。
王孝杰也说道:“陛下,末将以为,在进军途中,我们可派遣小股精锐部队,暗中与起义队伍联络,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与引导,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我军行动。”他微微抬头,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李承乾听着将领们的分析,心中甚是欣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甚是。此次行动,关乎大唐的兴衰荣辱,你们务必相互配合,谨慎行事。朕期待着你们凯旋而归,为大唐铸就不朽功勋!”
众人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声音响彻大明宫,气势磅礴,仿佛要冲破云霄,彰显着他们对大唐的忠诚与必胜的信念。
随后,四位将领告别李承乾,匆匆赶回军营,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此次军事行动。苏定方回到安西军营地,立刻召集众将,传达了陛下的旨意,并迅速制定了在波斯都督府的驻军防御计划。他亲自巡视营地,鼓舞士兵们的士气,说道:“弟兄们,陛下将监视大食的重任交予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像那警惕的雄鹰,时刻关注大食的动向,绝不让他们踏入我大唐边境一步!”士兵们听闻,纷纷振臂高呼,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