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些城,这座饱经吐蕃兴衰荣辱的古老都城,在大唐军队如雷霆万钧之势的攻伐下,末代赞普朗达玛束手就擒。然而,此时的它,却如暴风雨后的残枝败叶,被一层浓郁的紧张与惶惑所紧紧裹挟。城中的大街小巷,一片死寂沉沉,往昔的繁华喧嚣,仿若被一场梦魇无情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
吐蕃民众,恰似受惊的鸟兽,瑟缩于家中。他们紧闭门窗,只敢透过那窄小的缝隙,偷偷窥视着街道上往来巡逻的大唐士兵。士兵们身着精良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铠甲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他们步伐齐整,神情庄严肃穆,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无形却又令人胆寒的威慑力。在吐蕃民众眼中,这些士兵宛如来自异域的神秘存在,令他们心生恐惧与不安,眼神中满是惊惶与警惕。
此刻,在大唐都城长安那宏伟壮丽的宫殿之内,李承乾端坐在巍峨的龙椅之上。龙椅由精雕细琢的紫檀木打造而成,其上镶嵌着璀璨宝石,熠熠生辉,尽显无上皇权的尊贵威严。李承乾神色凝重,深邃眼眸中透露出对吐蕃局势的深切忧虑。他深知,吐蕃虽已被武力征服,但要真正稳固这片新纳入版图的土地,安抚民众之心才是重中之重,犹如夯实大厦根基,容不得丝毫马虎。
李承乾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一众身着华服、神色各异的大臣,这些人均为大唐的中流砥柱,肩负着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重任。李承乾微微皱眉,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吐蕃已破,然其民众如今心生畏惧,惶惶不可终日。朕意即刻着手安抚,以稳局势,使这片土地重归安宁。众爱卿饱读诗书,深谙治国理政之道,可有良策以献?”
话音刚落,于志宁神色沉稳,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出列。他身着一袭深青色朝服,衣袂飘飘,头戴乌纱帽,帽翅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尽显儒雅之风。于志宁恭敬地躬身行礼,姿态优雅而庄重,缓缓说道:“陛下圣明,洞察秋毫。依臣之见,当务之急,可速命人张贴告示,以晓谕吐蕃民众。告示之上,需用吐蕃文字清晰阐明,我大唐此番举动,绝非意在屠戮生灵、涂炭百姓,实乃为终结吐蕃长久以来的纷争,还百姓以太平盛世。再者,战乱过后,民生凋敝,百姓困苦不堪,此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方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我大唐的仁德与关怀。”
李承乾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仿佛在黑暗中觅得一丝曙光。他目光坚定地说道:“于爱卿所言极是,正合朕意。即刻选派精干之人,在吐蕃各地广泛张贴告示,务必做到家喻户晓,让每一位百姓都能知晓朕之诚意。另着户部火速筹备粮草,派遣得力之人押送,日夜兼程运往吐蕃,以解民众燃眉之急,不可有丝毫懈怠。”
圣旨如疾风骤雨般迅速传至吐蕃。在逻些城内,大唐士兵们如同勤劳的工蚁,穿梭于大街小巷,将一张张告示张贴在城门、集市、寺庙等醒目之处。告示上,用吐蕃文字工工整整地写着大唐皇帝的旨意,言辞恳切,表明大唐对吐蕃民众并无恶意,只盼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与大唐百姓一同共享太平盛世。
百姓们起初还心存疑虑,躲在远处观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围拢过去,告示上温暖人心的文字如同春风化雨,渐渐消融着他们心中的恐惧。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阿妈,在儿孙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告示前。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告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疑惑,有惊喜,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良久,她轻轻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或许,这真的是个转机……”
与此同时,一队队满载粮草的马车,在扬起的尘土中缓缓驶入逻些城。马车由膘肥体壮的骏马牵拉,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辆马车上都堆满了鼓鼓囊囊的粮袋,那是大唐给予吐蕃百姓的希望。在城中开阔的广场上,大唐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搭建起粥棚。他们动作娴熟,分工明确,有的搬运木材,有的支起炉灶,有的悬挂锅具。不一会儿,炉灶中便燃起了熊熊火焰,锅中的水开始翻滚,热气腾腾的米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广场上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被人群簇拥着,缓缓走到粥棚前。他身形佝偻,面容憔悴,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坚毅。当士兵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递到他手中时,老者的双手不禁颤抖起来,眼中满是感激的泪花。他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终于有饭吃了……大唐皇帝,真是仁慈啊……”说罢,他轻轻吹了吹米粥,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那香甜的味道仿佛瞬间滋润了他干涸已久的心田。
薛仁贵、裴行俭等将领亲自带领士兵维持秩序。薛仁贵身着银色战甲,威风凛凛,恰似战神下凡。他站在广场中央,声音洪亮地说道:“大家莫要惊慌,大唐以仁治国,定会保障你们的生活。只要你们安心度日,与大唐军民和睦相处,好日子还在后头!”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广场上回荡,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百姓们纷纷点头,原本充满恐惧的眼神中,渐渐多了一丝感激与信任。
在逻些城的其他角落,以及吐蕃的各个城镇与村落,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大唐的官员们身着朴素便服,深入民间。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慰问百姓,仔细倾听他们的诉求。对于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亲人、房屋被毁的家庭,官员们给予了特殊的照顾。他们组织工匠,帮助这些家庭重建家园;他们送来衣物、农具,给予生活上的支持。
在一个偏远的村落,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望着自家坍塌的房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这时,一位大唐官员带着几个工匠走了过来。官员微笑着安慰道:“妹子,莫要伤心。我们来帮你重建家园,很快你和孩子就能有个安稳的住处了。”年轻母亲抬起头,眼中满是感动,泣不成声地说道:“谢谢你们……谢谢大唐……”
吐蕃民众们看着大唐官员忙碌的身影,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曾经对大唐的恐惧与敌意,在这一刻被一种别样的情感所取代。他们开始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一丝期待,仿佛在黑暗的隧道尽头,看到了一缕曙光,那是和平与安宁的希望之光,正引领着他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随着大唐安抚举措的逐步推进,吐蕃大地仿佛迎来了一场春雨,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原本荒芜的农田,在百姓们的辛勤耕耘下,渐渐泛起了绿意,那是生命与希望的颜色。街头巷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再次响起,如同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往日的沉闷。集市上,摊位逐渐增多,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其间,人们开始交易,生活的气息愈发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