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人搬了快两天,才把避难所的东西都搬到了一楼和二楼。
柴油占的位置太多,就直接用板车拉走,从院子里推到大门外,抬上货车。
她当初买的柴油是85升一桶的,一共200多桶,一桶差不多150斤。
匡千里自告奋勇,想要一个人把一桶柴油放车上。
“看我的!”他伸出双手去提了柴油桶的提手。看样子是打算自己一个人将柴油弄上货车。
旁边的王涓风都吓住了,连忙上前想要帮忙:“匡神,这个150斤,你一个人抬不了,会拉伤肌肉,我和你一起……”
匡千里一个人霸占着油桶的两只耳朵,根本不让她插手。
王涓风都没出下手帮忙。
乔雪君也上前想要搭把手:“你别闪了腰,先等等,车上有……”
匡千里低喝一声,脖子上青筋凸起,一个旱地拔葱就把柴油桶整个都提起来了。
力气之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他抱起油桶,放倒在火车厢里,一脚将油桶踹滚进里面进去。
匡千里脸都憋红了,但还是得意地问她们:“怎么样,我,大力士匡神!”
王涓风和小木匠都鼓掌,情绪价值给足:“厉害厉害。”
乔雪君露出一言难尽的神色,走到货车前面,从上面推下来一个专门运货的叉车,走到板车前,轻松操作搬起了一桶柴油:“大力士,你真厉害。但真不用那么费劲。”
这种车是专门给货车上下货设计的,不用搬来抬去。
匡千里目瞪口呆:“有车你怎么不早说?”
乔雪君笑笑:“谁有你快啊。大力士。”
她倒是想说,没来得及。
现在应该是他们物资最丰富的时候,方圆两三公里的空屋子都被他们搜光了。缺什么工具直接从避难所里就能拿出来。
有叉车虽然不用将柴油桶搬上车,但是柴油桶在货车中还是需要人为的去挪动,尽量让他们排列整齐,这样可以不浪费位置,尽量把这些柴油一车或者两车装完。
当初她买的时候就是一货车装过来的,当时是叠了两层,不过那是一辆大车。比这大两倍。
乔雪君试了试在车厢里把两桶油叠起来,但发现太费劲了,果然不是谁都像匡大力士那样,150斤,说抬就抬。
最后,柴油桶都紧紧凑在一起,一车也只能装得下八十桶,怎么也还得再装两次。
匡千里擦了擦汗水,站在车下面点了点:“八十桶,还可以。现在就搬去山上的避难所?”
“不,”乔雪君从火车厢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又累,戴着口罩又呼吸不畅,她大口喘气,缓了一下才道,“山上的避难所开了之后,地下避难所就会永久关闭。”
“得把地下的东西全都搬出来,才能搬过去。”
匡千里点点头:“哦,所以你之前说,地里的东西也得收了。”
乔雪君把货车的车厢门关上,上锁。
避难所的东西都收出来了,只剩下那十五亩地。
三个人在地里忙碌,王涓风上楼去看了外面的天气,她们现在比较担心没来得及搬走,雨就会把房子淹没。
乔雪君掰掉手上的玉米,看了看旁边的温湿度计。
78%,这个湿度很高。这几天她都把地膜收起来了,泥土摸上去也很湿润,捏成团不散,不像之前捏一下就变成黄尘土了。
没一会儿,王涓风回来了,她快步走过来,朝着三个人,面色严肃道:“雨还没停,这场雨已经四个小时了。路面上的水哗啦啦地淌下来,但是还没有洪涝的迹象。”
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会出去看看,之前下雨都没有超过四个小时的。
匡千里哀嚎:“一场比一场久,不会下不停了吧。”
乔雪君没说话,但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其他三人见此,也不再闲聊,都赶紧进行收获。
“系统,你有具体的时间吗?”
“宿主放心,这场大雨断断续续下半个月才会出现洪涝灾害,现在还有八天左右,你们算是很早准备的了。很多人都躲在家里不愿意出来,直到被水淹没。”
半个月。乔雪君算了算,他们搬那些工具和杂物到一楼用了两天,把柴火和土豆搬上楼也用了两天,现在收获已经是第4天,加起来八天,那确实还剩七八天的样子。
但还好今天已经收尾了。
把农作物全部收走,看着地里的三棵树,这个也得移植。挺麻烦的,但是还好,这小树才长了小半年,小小的。
她把桃树挖起来,用了一块从别人家捡来的地膜,裁下一块来把根带着泥土一起包住,递给了匡千里:“拿着,等会儿把这三棵树都放到车上去,第一批运上山。”
四个人配合利落,很快,他们用滑轮将最后一批东西——玉米秸秆也从避难所拉上来后,关上了通往避难所的地砖。
“叽叽叽。”
因为外面下着雨,一楼的桌上,被关在纸箱中的芦丁鸡们也不安地啼叫着。
乔雪君也忧虑,好不容易繁育出这五六十只出来,可别给她一个晚上就弄死了。她为了减轻芦丁鸡的惊恐,还在里面铺满了从它们鸡舍里面拿出来的干草窝。
兔子和野鸡也一样。
风也大,乔雪君想了想,从捡来的大衣中扯出几件来,将几个装着家禽的纸箱都裹紧了,减少外界的噪音,只留下一个呼吸换气孔。
黑暗也给了它们一些安全感,终于不那么惊慌尖叫了。
小木匠牵着刨子,拍了拍避难所的地板入口:“它会关闭了吗?”
乔雪君:“是。”、
她对话系统:“搬走吧,地点就是我之前选的那个,青梨山南坡。”
系统:“好的宿主,已经启动重新选址功能,目前正在将避难所移动至您指定的位置,预计消耗时间10分钟。”
那座山是乔雪君选的综合条件最好的一座山。是一座大山,山算是高的,但不是最高的,所以坡也很缓和,路也好走。
地质也不是那种松散砂泥或是被侵蚀过的,它很坚固,乔雪君的地理知识和农业知识都做出了判断,这座山几乎不会发生泥石流或者是塌方滑坡之类的事故。
这里离水源也很近。
这片区域还存在的水源只有一处,就是那座之前被烧的小山。原本沈星棠就打算在那座山上建造基地,但是都被烧秃了,漆黑一片,周围也光秃秃的没有遮蔽物,所以沈星棠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秃秃山旁边的一座高山。
那座山几乎是这里最高的山了,叫尖顶山。沈星棠就是看中了这座山高,不会被水淹。
乔雪君选择的青梨山,就和沈星棠隔着一座秃秃山,两两对望。
第一车货,乔雪君和王涓风一起上山,留了小木匠和匡千里在家看货。家里武力值最高的两个人就是匡千里和乔雪君,所以都是分开行动。
开着货车到了山脚下,货车无法再前行,乔雪君披着她自制的雨衣下了车,现在的雨不算特别大,淅沥沥地打到雨衣上,汇聚成小水流落到地上。
王涓风也下了车,和乔雪君一起把车上的第一批东西先抬出来,是那三棵宝贝的树。它们要第一个进避难所,免得离开土壤太久,会死。
鸡和兔子没在这一批,要等雨停或者雨小一点再接过来,否则淋了雨受了凉很容易生病,再传染一下,这一窝鸡就都没了。
乔雪君只能在心里祈祷,这批芦丁鸡都是野生繁育的,说不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不会有问题。
乔雪君和王涓风一个人扛着三棵树,拿着铲子,一个人推着叉车上的柴油桶上了山。
王涓风抬头往山上看,但是这座山有不少树木,虽然都枯死了,但依旧林立,看不到太深处。
“是这里吗?”她问道。
乔雪君:“没错,上山,二十分钟。”
两人从泥泞的山路埋头加速往上走,果然,很快前面就出现了一座十分漂亮的建筑物。
两人抬头看去,它是一座长方形的房子,整体是银白色,就像是钢铁搭建而成,在雨中反射出一种冰冷锐利的金属光芒。
它的层高有四米,宽度看上去十米左右,但它后面特别长,一眼看不到尾巴,王涓风有些目瞪口呆:“这么大吗?”
其实是和之前一模一样的,但是之前都在地下,看不到这座避难所的外貌。
而且大小也没变,之所以那么长,也是那十五亩地占了绝大部分。
她最初换的避难所就只是中小型,只能10人住的。
卧室上下双层设计,五间,住十人。他们四个人住合适,一人能分一间屋子,就挺不错的。
乔雪君和王涓风走到避难所的钢铁大门前,门上的扫描系统起作用,绿灯亮起,门打开了。
王涓风道:“和之前的避难所一样,身份信息识别才开门的。”
乔雪君:“对,是一模一样的。”
乔雪君也是第一次从这个视角进避难所,还挺新奇,但进去之后一切都很熟悉了。
王涓风道:“真的是一模一样哎。”
毕竟就是同一座房子,肯定一模一样。
乔雪君扛着三棵树就直接去到了种植区,将三棵树栽在它们之前的坑里,用铲子培了培土。
这很快了,应该不会受太大影响。
王涓风在仓库里下货,乔雪君栽完树就去帮忙一起。
卸完一叉车的柴油桶,立刻推车出去,要运下一车。
出了避难所,乔雪君开始叫系统:“现在我们到避难所了,山下到山上,对你来说不耗费什么能量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