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又叫忘忧草。
在巡查完几处田亩后三人停在一片黄花菜前。
钱大海道:“老奴询问过当地农户,此菜是采摘的最后时节,再过一段时间无法再吃到。”
刚好再过一段时间陆续开始秋收。
周世显道:“那还等什么,咱们采收一些。”
三人开始忙碌起来。
李邦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变成帮忙干活的人,他明明是来学算计的,可知道关于粮食的真相后,他是急的站不住脚。
所以使劲干活,只希望早些回去告诉皇帝陛下。
周家与皇帝,表面和谐,实际上背地里全是算计,皇帝算计反贼与建奴银子,周家也算计银子,并且双方还能不撕破脸皮。
李邦华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周家这么做的目地究竟为何。
收完黄花菜。
周世拍了拍手道:“李御史也许好奇为何要吃这黄花菜。”
李邦华道:“我不好奇,咱们抓紧回去。”
周世显笑道:“不急,就像反贼与建奴,要么在餐桌上,要么在菜单上,陛下想要菜单,我也想要菜单,所以现在没人点菜。”
李邦华疑惑问:“驸马爷想做些什么?”
周世显道:“正如这黄花菜,采摘是有时间规律的,一旦错过开了花,那么口感就会变老,所以有些事情时不可待,一旦错过再想挽救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邦华顿时心慌,若是皇帝陛下也没有粮食,岂不是也要向周家买?
再一结合这位驸马的做事风格,恐怕粮价会飙升到一个谁也吃不起的价格!
李邦华问道:“驸马难道铁了心要囤积居奇?”
周世显笑着说:“我若是你,就会抓紧时间让陛下去撮合反贼与建奴打仗,一个月时间刚刚好,在粮荒到来之前尽可能多卖些炮弹。”
完了,为什么这种事要让他知道,李邦华此时已经乱了心神,一把扔掉黄花菜就往回跑,至于周家的马超,他是不敢再乘坐。
人就一言不说就跑回去了。
周世显摇了摇头。
钱大海问:“少爷,这些菜回去怎么吃?”
“黄花菜炒了吧,土豆炸着吃,”周世显坐上马车,“回去后可以准备收银子了。”
等到李邦华跑回城内。
天色已晚。
朱由检忧心忡忡看着线报。
反贼与建奴没有一点开战的意思,并且建奴并没有来买炮弹。
现在火器营里炮弹越造越多,已经堆积成山,光是每天成本就已经让朱由检有些负担不起。
战争机器不运转,就产生不了利益,全都变成赔钱买卖。
他愁,愁的头发白了几根。
正不知如何好,李邦华喘着粗气跑进来。
“陛下大事不好,周家要发粮荒财!”
见李邦华满身泥土样子,朱由检一点也不慌道:“朕知道了,你是不是又被驸马给算计了?”
李邦华使劲喘气,他跑的有些缺氧,但意志力十分坚强道:“陛下,是驸马算计了陛下您,周家准备卖给反贼与建奴粮食,不久后将会有一场粮荒,反贼与建奴将会没银子买大炮。”
一口气说完,李邦华累的坐在地上。
可朱由检仍然一副淡定模样。
朱由检缓缓开口道:“朕早就知道,但朕已经错过收集陈粮的机会,秋收之前也是粮价最便宜时候,各地兵荒马乱产粮又不高。”
“你可知朕为何不着急?”
李邦华迟疑片刻问:“难道陛下已有良策?”
朱由检冷笑:“朕哪有什么良策,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撮合反贼与建奴打仗,然后赚银子买周家粮食平天下粮荒。”
一场人为可预见的粮荒,朱由检觉得比起天灾,他还是有机会给百姓做些实事。
新粮一旦下来,各方势力将会进入抢夺粮食的乱战中。
也同样是他朱由检发财的一种机会。
虽然用不到火炮,但火铳生意不得不提早去做。
朱由检问:“驸马是如何和你说的?”
李邦华有些难以开口道:“驸马说陛下和他都在餐桌上抢菜单,而反贼与建奴都在菜单上。”
话说的一点都不假,朱由检发现他暂时开真无法应对周家的算计,转而问:“你又是怎么回来的?”
李邦华道:“臣得到消息立马跑了回来。”
朱由检有些头痛道:“周世显早就回来了,人家饭都吃完了,你为何不跟着马车一起回来。”
李邦华猛然抬起头问:“驸马爷不是还在巡视田亩吗?”
朱由检气道:“你又被算计了,你前脚往回跑,他周世显后脚就上了马车,不光提前回来,还把黄花菜与那高产土豆送给朕一些!”
朱由检难受,他不明白自己为何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哪怕是一个有周世显这样能算计的头脑。
他也不至于成为亡国皇帝。
朱由检挥了挥手道:“你下去吧,去尝尝后厨的黄花菜,听说这玩意吃多了养脑。”
李邦华迷迷糊糊又离开。
夜深。
王承恩再次摇起灯泡。
自从抢了这灯泡,他每晚上都得摇起来,只因为朱由检喜欢看着这半壁江山思考问题。
朱由检盯着灯泡问:“周家肯定大量存粮,但只要新粮一下了,也不一定会有粮荒,此事中定然有朕不知道的情报。”
王承恩摇灯泡摇到顺手,连臂力都大了几分,“陛下,兵荒马乱粮食有所减产很正常,再有地方豪强贵族垄断,百姓自然粮荒。”
朱由检琢磨了一会儿道:“不对,像李自成那样的人不会放任粮荒发生,他会去抢富人土地主的粮食,然后分发给百姓,以证明他闯王的仁德,此中必然有别的蹊跷。”
周家明明已经准备好发粮荒财。
所以粮荒的发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事情。
可朱由检想不通。
朱由检问道:“白干兵有消息吗?为何朕这么多时日都未见到人回来?”
王承恩一边摇一边回答:“陛下,秦良玉上一次来信说行军缓慢,并且称各地守军不愿意给开城门,他们只能绕路。”
朱由检纳闷问:“各地守军为何不愿意给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