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哀家,将俩人身份分的清清楚楚。
只有皇帝死后,皇太后才自称为哀家。
有哀家,自然有寡人。
朱由检就是个孤家寡人,此时也被请上了墙头。
大同城墙下乌泱泱百姓一眼望不到边。
而朱由检也许久没感受过这种万众瞩目的时刻。
朱由检激动问:“朕应当说些什么?”
大臣们齐齐看向周世显。
因为是他把皇帝请来主持这一次秋收大典。
周世显道:“陛下此时应当振臂一呼喊上一声开始秋收。”
“不妥,”李邦华站了出来,“陛下亲自主持秋收大典怎能如此草率。”
周世显问:“那应该如何做?”
这点李邦华还真知道一些道:“应先祭祀天地,然后亲自割下第一粒粮食,再举行庆祝活动。”
周世显略有所思道:“来人,去抓只羊来,然后给陛下准备一束新割下来的麦子,通知所有人今晚庆祝。”
钱大海急匆匆下去准备。
不多时一只羊被放在木柴堆上。
一束小麦也到了朱由检手中。
周世显道:“陛下,这次准备的简陋了一些,还请陛下开始吧。”
众臣也道:“请陛下主持秋收!”
朱由检心潮澎湃面向百姓,这是他在京城时所没体验过的事,也头一次见到这么多人等着收割粮食。
激动中,朱由检开口道:“朕,受命于天,今日主持秋收大典,以手中麦子敬拜天地,现在秋收开始!”
朱由检的声音非常洪亮,仿佛吐尽了这半年所受的委屈。
百姓们跟着齐齐呐喊:“陛下万岁!”
这就是君王统治下的民心。
一把火烧起,百姓们纷纷拿起工具走向田亩中开始收割。
而朱由检却猛然回头问:“今晚的宴会银子谁出?”
周世显半边眉毛一挑道:“自然是周家出。”
朱由检若有所思问:“既然周家出银子庆祝,那么是不是朕的人可以随意用度?”
周世显一下明白皇帝是想坑自己银子,而他此时却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心思急转道:“庆祝宴会里的东西可以随意用度。”
这就是给加了个限制。
然而朱由检很满意道:“不错,此次让你周家破费了。”
忽然间周世显似乎明白了什么,这是皇帝要把手底下人全找来吃席的节奏。
周世显咬了咬牙,虽然吃点亏但是咽下了这口气。
田间劳作慢慢展开。
人多自然有人多的好处,许多新来的流民为了工分也加入到收割粮食队伍中,成车的粮食被送入库房。
而人们则挥舞着镰刀,每个人都洋溢着笑,眼中也有光。
收割粮食,最关键的一环自然是称重。
所以周世显得下去亲自督查。
走在田亩道路间,一个人影出现在众人面前,昂首挺胸拿着账本在量斗面前指挥有度,颇有一副文人风采。
朱由检问道:“此人是谁?”
周世显定睛一看被吓一跳,正是黄宗羲,化成灰他都认得。
可是黄宗羲不是在挖土豆吗?
怎么混上收粮代表了?
周世显慌得一批,急忙撒谎道:“是位教书的先生罢了。”
可不能让皇帝知道这位的言论,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出个东林党来,周世显心中想想头都大。
然而黄宗羲只是瞟了一眼众人的方向,根本没搭理周世显和皇帝。
何等的自傲。
周世显道:“陛下,咱们看过就可以回去了,今晚宴会臣会将库存的好酒全都搬出来,陛下应当准备一下与民同乐。”
朱由检琢磨一下道:“没错,朕今晚应当与诸位一醉方休。”
一旁方岳贡问道:“这些百姓如何安排?”
周世显解释道:“秋收是个体力活,所以今晚百姓会一起吃大锅饭,厨子在杀羊煮肉,而食物在秋收结束前都由周家提供。”
众大臣咂舌。
这么多人得吃掉多少粮食。
恐怕得是个天文数字。
魏藻德好奇问:“如此大开销周家负担的起吗?”
周世显笑道:“周家的管理方法与大明不同,因为有工分的作用,所以粮食也好,羊肉也好,都是比较低的价格,完全负担的起。”
主要是大锅饭生产队的模式。
或者说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就是便宜。
朱由检问:“为何要选出人来称重粮食,而不是直接指派你周家的人,万一有人中饱私囊怎么办?”
倒是问到了点子上。
周世显解释:“周家人手不够,没那么多懂管理的人才,甚至这些流民识字的也不多,所以让百姓自发选出一个代表,收上来的粮食会与周家进行对账,确保足斤足两双方都没有贪墨。”
“而百姓自己选的人,要是有人藏粮不上交,影响着一起收割的人工分,自然互相有约束,除非这一亩地收割粮食的百姓集体贪墨。”
朱由检又问:“若真有人法不责众怎么办?”
周世显笑道:“无妨,比如十人或二十人收一亩田,他们都是小集体管理自己的田亩,从种到收,产量多的话就可以多得工分,同样粮少的话工分也少,被发现还容易挨处分。”
“而他们自己之间则有选出的代表记录谁的劳动多,劳动多的人自然多分工分,也就轻易不会出现法不责众的现象。”
“若真的出现法不责众,肯定也有其他原因,应当调查清楚。”
朱由检点了点头:“你的办法非常好。”
周世显虚心笑了笑,有些话藏在了心底。
反倒是方岳贡又看出些端倪问道:“若按照此法,地方收粮岂不是不需要指派官员?”
周世显点头道:“没错,确实不需要官员,不过人少还好管理,一旦多起来恐怕真容易出现些问题。”
“就比如有人私自开垦了荒地没上报,所以还是需要有人去重新丈量田亩。”
朱由检赞叹道:“不错,如此一来减少了官员系统繁复臃肿效率低的问题,我大明应当好好学习。”
周世显不语,因为学到最后会发现皇帝才是无用的人。
然而此时又出现些问题。
远处记账的黄宗羲骂起了人。
“你就是这样搬土豆的吗?”
“瞧瞧这一筐土豆,磕坏了多少!”
搬土豆的流民是个妇女,连忙弯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扛不动这么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