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小姑娘还是决定叫姑姑,毕竟突然一下改口,谁都受不了。
而初九也是悄悄松了口气。
等将她脸上的伤处理好之后,她便让小姑娘待在屋子里,好好休息休息,也不用担心会被大堂嫂欺负,如果实在害怕,就去老太太那屋也行,自己地去剩下几家村民那儿问问报名意向。
而招男拉着她的手,要跟着一起。
初九犹豫地扫过她的脸,有些担忧地问:“出去的话,可能会被人知道你挨了打,没事吗?”
招男摇摇头,她现在只想跟在姑姑身边。
了解到她的想法后,初九还是妥协,给人带着一起去了。
方家院子又恢复宁静,老太太已经回了地里,大堂嫂两口子依旧躺回了炕上,至于家里其他人,二大娘这时正出现在知青所,大着嗓门问赵知柏在哪屋。
“喂,赵知青,你丈母娘找你呢,干嘛躲着不出去?”跟赵知柏同屋的男知青指着外面打趣道。
当事人则是充耳不闻,根本不愿意搭理,只想着那泼妇找不到人就赶紧离开。
可不料,外面有忍受不了那噪音的知青已经给二大娘指了方向,“砰”的一声,房门被人踹开,赵知柏还没站起身,就被一把薅住了衣领。
“好你个混不吝的玩意儿,以为躲在里面不出声就没事儿了?”
二大娘刚说完这句话,目光就落在赵知柏面前的桌子上。
雪花膏、香皂、奶糖、饼干。
好家伙,这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二大娘用手指戳着赵知柏的脑门,“你这些好东西都是我闺女买给你的吧?”
赵知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道:“才……才不是,这些……这些都是我家里寄的……”
“婶子,他撒谎!”旁边那知青突然出声,指着赵知青炕上的箱子,“不止那些呢,方同志还给他送来了两块布、尼龙袜子、围巾,哦对了,前两天还送了水果罐头,只不过都被他吃掉了。”
三言两语,就把赵知柏收的东西全说了出来。
两人一个屋,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自然是一清二楚。
二大娘不疑有他,上前就把那箱子打开来,果然,东西都在这里,那都是钱啊,居然就花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
“赵知青,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没料到有人落井下石,赵知柏只好松口,说都是方盼儿自愿送他的。
“自愿个屁!”二大娘吼了回去,但其实心里门清,瞧昨天那不值钱的样子,肯定不会是被逼迫。
当真是养了个好闺女,居然偷自己的钱去讨好男人,看看这手笔,真是够大方的!
“赵知青,我也不跟你废话,我家盼儿这些日子送你的东西,你最好是都给我还回来,否则我就去公社告你哄骗妇女!”
赵知柏额头上沁出冷汗,“婶子,我都要跟盼儿结婚了,那她的东西不就是我的了吗?”
他不提婚事还好,一提这个,二大娘就更气了,直接一副没得商量的态度,“什么她的东西?那是老娘的!你好歹也是读书人,就没想过她哪儿来的这么多钱?都是从老娘这儿偷的!”
偷?
谁?
方盼儿?
意识到这个,赵知柏犹如被雷劈中,他的自视清高,因为一两句传言就连方初九都不屑接触,却没想到,逢场作戏的对象才是真的手脚不干净的人。
如今,自己还要被迫跟她结婚。
一想到两人昨天在一起睡过后,赵知柏就忍不住生理性呕吐。
可二大娘却不管他现在的狼狈模样,“你别跟我在这儿装生病,东西都还来,还不上的,就折现!”
“婶子,我哪儿有什么钱啊!”赵知柏声调都变了。
二大娘冷笑,“没钱?你收东西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我家盼儿也没钱呢!找你家里要!”
说罢,又看向屋外过来凑热闹的知青,丝毫不介意把家里的糗事闹得人尽皆知。
“大家评评理,这城里的知青哄骗农村姑娘的东西,还把人给睡了乱搞男女关系,这样的人,是不是该送去批斗?”
“是,婶子说得没错!”
几个早就看不过赵知柏的男知青跟着起哄。
女知青们则是在交头接耳,指指点点说着什么“小白脸”“吃软饭”之类的话,脸上写满鄙夷。
赵知柏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昨天之前他还是知青所最风光的人,麦乳精当白开水喝,饼干当家常便饭一样,吃穿用度啥都不缺,现在倒好,全成了攻击自己的利剑。
“我……我写信回家要钱……”赵知柏终于扛不住,声音跟蚊子哼似的。
二大娘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手上的灰:“五天之内,少一分钱我就去公社告你!”
眼见事情解决,便准备离开,临走时还不忘把桌上的雪花膏一类的东西带走。
等人走后,知青所的人才开始肆无忌惮地讨论。
听着周围阴阳怪气的声音,赵知柏瘫坐在椅子上,心里只想着该怎么跟家里解释,万一要不到钱,自己就要被抓走,以他犯的事儿,最差都是送去农场改造。
那可比干农活要苦一百倍!
与此同时,二大娘回到家,将带回来的东西重新找了个箱子装进去,脑中盘算着,等赵知柏那儿的钱一到手,自己就赶紧离开这个没事儿的家。
中午,初九带着招男回来,后面还跟着于玫玫。
小姑娘头上重新扎了好看的辫子,也是于玫玫的手艺,那头绳还是从她自个儿脑袋上取下来的。
对于初九养招男这件事,江淮倒是没什么意见。
反正一开始,他就看出,初九对这个小侄女过分的照顾,教她识字、豁出命救她、变着法儿地把人带出来消遣、甚至办学校这事儿,估计也跟这小丫头有关。
江淮也算是对这方招男有点了解,但愿是个懂得感恩的,也不枉初九这样为她谋划。
至于爸妈那儿,恐怕得说服一下。
否则这儿媳妇进门时,还带个九岁的小姑娘,这传出去,都得让村里人唠上两天。
中午吃饭时,方老太太把大堂嫂将招男过到初九名下的事儿说了一下,倒是没引起什么反响。
大爷大娘是看大堂嫂脸色的,不敢有什么怨言,更何况都在一个家里,孙女还是自己的孙女,而且说不好听的,这儿媳妇肚子里马上又要生了,这走了个半大丫头,还能减轻一点负担。
二大娘就更不用说了,她现在满脑子都是离开离开,这个家就算闹出什么笑话都跟她无关。
至于方盼儿,碍于昨天发生的那事儿,眼睛都没敢往那边瞟。
只是心里还是忍不住吐槽两句:装什么菩萨,这连个对象都没有呢,还捡个赔钱货当宝贝,到时候嫁不出去看你往哪儿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