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贾大妈回来啦!吃挺好?”
何雨弦是何许人也,一进贾家就闻到了若有若无的肘子酱香味。
天福号的水晶酱肘,错不了!
秦淮茹只顾着抱棒梗回家,把竹子车落何家了。
小车子一米多不多长,也挺占地方的,想着也不远,三两步的事,于是何雨弦就给推着送回来了。
自打那年易中海说推广夜不闭户,贾家第一个响应,乃至于现在也依旧保持着这个“优良传统”。
门没锁,何雨弦很自然的推门进来了。
一进门也是怪了,就前后脚的事,秦淮茹居然不在家,也不知道抱着棒梗去哪了。
何雨弦自来熟的里外屋转了一圈,屋里也不是说没人。
只见外屋的小床上正躺着只大黑猪。
仔细一看,原来是贾张氏呀。
跟个地主老爷似的,侧躺在小床上,身上还搭着个小被子。
被子是深色的,再加上屋里光线暗,猛的一看,和村里养的本地土猪一模一样!
看架势,这是吃饱了,回来养膘来了。
“我说贾大妈,有点钱您别老想着买肘子吃,您也买几十斤煤球烧烧,瞧您家这冷的,跟外边没什么两样了!”
贾张氏冷吗?
肯定冷,不冷能一进家就躺床上盖被子?
她也想“买”煤球,可今年各家各户跟着了魔一样,煤球看的死的不行,有的甚至都把煤球堆屋里去了。
她没地儿“买”呀!
今日不同往昔,以前虽然也是煤少,但并不限制购买。
能买到多少,可凭本事。
打去年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后,不止粮食,棉布、煤炭等重要物资也逐步开始实行计划供应。
如今受限于产能和计划调配,老百姓们需通过指定渠道提前储备,而且能买到的都是有数的。
烧一个少一个,大家都数着数烧呢,哪有多余的让贾张氏顺。
事实上,贾张氏回来的有一会儿了。
就去吃半个肘子,能用多长时间?拉泡屎的功夫就解决了。
贾张氏回来后,也没去找何雨弦接回自己大孙子,而是钻进家里躲清闲。
经常给儿女看孩子的都知道,这看孩子可比上班干活累多了,也糟心的多。
贾张氏虽然独宠大孙子,但大孙子可不惯着她,该闹就闹,想闹就闹。
有时候闹起来,吵的贾张氏烦的不行,恨不得直接抱街上扔了去!
难得有人帮忙看孩子,可得好好清闲一下。
刚睡没一会,才捂上点热乎气就被吵醒,贾张氏也是有脾气的,睁眼就要开骂。
“吵什么吵,小贱……”
之前何雨弦打趣的话,贾张氏压根没听见,满以为是秦淮茹吵醒她的呢。
骂人的话堵在嘴边,又咽了下去,毕竟是她理亏在先。
“呵呵,原来是小弦子呀,棒梗在你家玩挺好哈,对了,我大孙子呐?”
秦淮茹刚才不是跟何雨弦蛐蛐了婆婆半天吗?口渴就自己倒了杯水。
这一喝,就一发不可收拾!
要知道,何雨弦家里可都是灵泉水,好喝的不行!
其效果,对第一次喝的人尤为明显。
甜过初恋,一点不夸张。
不自觉的,一整壶水,被秦淮茹喝了得有大半壶。
刚才急匆匆的走,完全是因为憋不住了!
出了何家门,一路小跑,直奔胡同厕所。
自然,棒梗也一并跟着进了女厕所。
何雨弦是推着空竹子车过来送车的,车子里肯定没人呀。
之前贾婆子算计何雨弦,扔下孩子就跑,让不想帮着看孩子也得被迫看孩子。
此时趁着秦淮茹抱着棒梗出去,便借机说道。
“棒梗?贾大妈,棒梗不是你让他爷爷接回来了吗?他们没回家?”
贾张氏也就随口问问,这个院里,她最放心的就何家老二,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棒梗有何雨弦帮忙看着,她放心。
听到何雨弦的话,便顺嘴应付了一句, “哦,原来是他爷爷接走了啊。”
而后又躺了下来,似乎是要接着补觉。
刚躺下,贾张氏便乍然惊起。
“什么!”
“让他爷爷接走了?”
“棒梗他哪有什么爷爷?”
“他爷爷早死多少年了!”
……
看着一副怕怕模样的贾张氏,何雨弦眼神上抬,嘴角疯狂下压,脑子里疯狂回想能想到的所有伤心事,尽最大可能不让自己笑出来。
接着,又装出一副疑惑的样子,沉声说道。
“就是一个小老头,岁数也不是很大,看着比一大爷老点。”
“中分头,八字胡,背有一点点岣嵝,精瘦精瘦的,说起话来眉毛一挑一挑的。”
“我见棒梗跟他挺亲的,也就没怀疑,直接让他把棒梗抱走了。”
何雨弦这边说着,贾张氏越听越不对劲。
这模样……是老贾?
只听妈呀一声,贾张氏竟缩到床上,被子捂头,哭喊起来。
“老贾啊,你可别吓我!有什么事儿你摆明了说,可千万别为难咱们大孙子!”
“我以后再也不喊你上来了,你赶紧把棒梗送回来吧……”
这年头医疗条件不好,孩子夭折的事常有发生。
老年间人们迷信,谁家若是梦见家里去世的老人要带走孩子,这孩子八成是养不活。
棒梗是贾家大孙子,可以说是除了自己以外,贾张氏最关心之人。
此时听何雨弦这么一说,由不得她不多想。
贾张氏现在是又惊又怕,但对于大孙子的关心还是战胜了心中的恐惧。
只见她一把撩开被子,跪在床上朝着西墙磕了三头。
而且毅然决然的起身从床上下来,径直走到衣架处。
衣架旁边的墙上挂着一些照片,有贾东旭的结婚证,还有他们一家前不久抱着满月的棒梗一起拍的全家福。
其中有一块大概一尺长半尺多宽的地方用布遮挡了起来,也不知后边藏的什么宝贝。
贾张氏一边走,一边解下裤腰带。
想不到这老婆子玩的挺花,还是条大红腰带呢!
难道今年是她本命年?
就见贾张氏走到墙边,一把揭开那层灰布,原来后边藏着的是老贾的遗照。
这时候不兴封建迷信,怪不得要用布罩起来呢。
贾张氏对着老贾的遗照挥动手里的大红腰带。
啪!
竟传出一道脆然鞭响声。
“老贾!把棒梗还回来,要不然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