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将军,这金胖子虽说是个没有气节又贪生怕死的小人,可是我们就是要用到这种人。朝鲜虽然自古以来都是我汉人王朝的附属国,可是却从来没有被我们汉人统治过。你看满清鞑子就算打败了朝鲜,也还是让李棕继续当国王。也就找了一些像金胖子这样卖国求荣的人帮他们管理朝鲜。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如果直接去占领朝鲜反而不利。不如学学鞑子,利用这些代理人,这样反而能更好的从朝鲜得到利益。\"
\"还是首领高瞻远瞩。想想大明从万历年间就开始数次帮助朝鲜抵御外敌。他们非但不感激,连军饷都没出过。现在更是脱离了大明跟着满清鞑子走。像这样的国家,根本不值得同情。\"
\"接下来你们准备好。清廷的反击马上就要来了。\"
大战一触即发。而整个天宝军却兴奋异常。经过半年的战斗,众人都重拾信心。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现在人人一杆枪。一枪打中管你是什么真鞑子还是假鞑子。照样是一个死。这半年战斗的接连胜利让大家都不再害怕清军。对于接下来的战斗都信心十足,热情高涨。
最近一个月加入的新兵却有些郁闷。他们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后,自认为也能上战场杀鞑子。然而他们接到的命令却是去朝鲜。
这半年天宝让张大彪跟在曹变彪的身边。半年的学习,也让张大彪对于行军打仗学会了很多。这时天宝让张大彪带领三千老兵和一万新兵跟着金胖子去了朝鲜也是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毕竟身边可信又能用的将领太少了,自己还是的多多培养将领。
上次攻占朝鲜王城顺便将那里的满清鞑子都杀光了。现在就是在清廷反应过来,派兵前往朝鲜之前。率先控制朝鲜,将清军抵挡在朝鲜之外。同时也是给金胖子撑腰,让他控制朝鲜的朝堂。
汉城,朝鲜王宫。
\"王上,不好了!\"
只见一个内侍慌慌张张的跑来。
混账,你这该死的狗东西,本王好的很,你才不好了。
朝鲜王李棕一脸怒气的骂道,本来就郁闷,这些奴才还这么不长眼。想想他好不容易才抢来了王位,这还没做几天大王就被满清鞑子攻破王城,刚安抚好鞑子。
现在就连一群大明海寇都来攻破本王的王城,这拿朝鲜当什么了,朝鲜局势如此,以后让本王下去如何面对李家的列祖列宗。
正在李棕一脸颓败,生无所望时,那名被踹翻在地的内侍连忙着急的说到
\"王上,出大事了,前几天的那伙海寇又来了!\"
一听到这话,李棕就像被触电似得,一下弹跳起来站好,又突然腿软跪下。
\"你你你说什么?他们又回来了?\"
\"是的,王上,不止他们回来了,金阁老也回来了。\"
李棕心想,这姓金的老东西怎么也回来了,要知道这群海寇可是非常痛恨鞑子的,当初进入汉城,将所有俘虏的鞑子全杀了,这姓金的可是鞑子的头号奴才,怎么没被杀死。
还没等李棕想明白,殿外一阵嘈杂声传来。很快,这又小又寒酸的王宫大殿就挤满了士兵。
金城从后面走来连忙跪下,不过看向张大彪等人,一个个都站的笔直如松。好吧,上国之民不拜下国之君。虽然朝鲜人认为他们是海寇,可张大彪等人还是有自己的傲气的。
\"王上,误会,都是误会。这些都是大明的义士,他们都是来帮我们朝鲜的,自从咱们朝鲜被鞑子侵占,百姓被奴役,上国从来没有放弃解救朝鲜,大人就是来解救我们的。\"
李棕听后,心里不以为然,这些话鬼一个字都不信,但面上还是强颜欢笑,一脸诚恳的对张大彪说道,\"谢谢将军救我朝鲜百姓于水火,将军的大恩大德,我李棕代表朝鲜千万百姓感激不尽。不过将军的人上次不是将朝鲜国内的鞑子都杀了吗?这是?\"
\"本将是我们首领亲封的朝鲜将军,本将张大彪,虽然上次的确是杀了朝鲜国内的鞑子,不过我们得到确切消息,鞑子派大军来了,而且对外宣称二十万大军,领头的据说是多尔衮。我们首领担心朝鲜王的安全,也担心朝鲜再次遭到鞑子的荼毒,这不,派我个和金大人一起来帮助朝鲜王守卫朝鲜。\"
李棕听后简直气的要死,简直是欺人太甚。鞑子是他们海寇杀得,多铎也是他们抓得,凭什么来找朝鲜麻烦,现在这伙海寇还说来帮他,这不也是觊觎朝鲜吗!
可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现在还有个金城帮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不知张将领接下来打算如何抗敌。\"
\"现在你马上签发旨意,全国兵马由金大人节制,同时各地也要征召青壮入伍,朝鲜现在各地兵力也就二十万,起码也要有五十万的兵。\"
\"五十万?朝鲜国小民弱,可养不起五十万大军,鞑子年年征粮,朝鲜现在也是到处闹灾。这五十万实在太多了。\"
\"粮食的事你不用管,这个我们天宝军可以承担,不过你们朝鲜以后可以种植我们天宝军的新粮种,很快你们就不会缺粮了。\"
\"什么新粮种,还不缺粮。李棕是一个字都不信,可是他也不敢反抗,自己的小命还在对方手里呢。\"
\"金大人,现在给你十天时间,将朝鲜现有军队整顿,那些老弱病残和混日子的都不要,至少给我十万人马。我会给你三千火枪队配合你行动,在此期间,有谁敢作乱,格杀勿论。\"
\"张将军,下官一定完成任务。\"
谁都不再理会一旁的李棕,只不过从现在开始,王宫的守卫都换成天宝军的人,李棕也彻底成为了一个傀儡。
在山间树林里,一支队伍正在行军。他们身着白色棉甲,骑着战马,腰间挂着大弓,英姿飒爽。扛着的旗子在林间飘扬,旗子顶端的枪头冒着寒芒。
马蹄声在山间回荡,与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军士们的面色严肃,他们深知此次行军紧急,不敢有丝毫懈怠。
山间的道路崎岖不平,队伍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没有一个人掉队。
在这寂静的山林中,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马蹄声,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这就是多尔衮的两白旗,与孔有德的人相比不知道要强多少,为了加速行军,早已将孔有德等人丢在后面了。
不过在靠近朝鲜后就开始进入山区了,行军速度也慢了下来。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山腰上有一群人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