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陛下,紧急军情!”一名探子神色慌张地冲进大殿,跪地禀报:“吴三桂的军队原本距京城仅一百五十里之遥,但不知为何,他们竟在中途突然调转方向,急速后撤,朝着山海关方向奔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自成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满脸惊愕,瞪大双眼问道:“什么?此消息当真可靠?这吴三桂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撤军逃跑呢?”
一旁的牛金星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地看向李自成,拱手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恐怕与吴三桂得知其父亲的死讯有关啊。”
李自成听后更是疑惑不解,追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给朕细细说来!”
牛金星深吸一口气,缓声道:“回禀陛下,微臣也是刚刚才收到确切消息。原来,那汝侯刘宗敏在拷饷时,竟然带人将吴三桂的府邸给抄了个底朝天。不仅抢掠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还将他的父亲吴襄打入大牢,并最终将其活活打死在了狱中。想来正是因为此事,吴三桂才会怒不可遏,率军撤离。”
李自成听罢,气得脸色发青,怒拍龙案道:“这汝侯怎能如此鲁莽行事!这下可好,吴三桂定然与我大顺军势不两立、不死不休了!军师,事已至此,你觉得眼下咱们应当如何应对?”
牛金星想了想还是觉得当下应该整顿朝局。至于吴三桂,不足为虑。当下便说道,
“陛下,微臣斗胆进谏,依臣之见,当下应在京城再度操办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至于那吴三桂,大可不必予以理睬。如此一来,反倒能借他之手协助我方抵御满清鞑子。待我方筹备妥当之后,再行出兵将其一举剿灭也为时不晚啊!”说话之人言辞恳切,满脸尽是对当前局势的深思熟虑之色。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之中又走出一名面容俊朗、气质儒雅的白衣书生。只见他微微躬身行礼后,缓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行啊!那吴三桂麾下拥有关宁军整整五万之众,且如今他已与我大顺政权结下深仇大恨,绝无可能会站在我方阵营。眼下他已然成为一支孤军,如果其选择投降满清鞑子,并引领清军入关的话,届时咱们可就要面临巨大的麻烦啦!”这位名叫李岩的书生,神情凝重地分析着其中利害关系。
“哼!李岩,你休要在此危言耸听!现今举行登基大典乃是重中之重之事,再者说了,我大顺军坐拥雄师百万,此时此刻更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又何须惧怕那吴三桂以及满清呢?”先前发言之人闻言不禁冷哼一声,显然对于李岩的观点颇不以为然。
李岩不理牛金星继续谏言
\"陛下,自从大军进城后,不到三天都乱了,各军部曲随意进去百姓家中,抢夺百姓财物,更有人光天化日贱淫妇女。陛下不可不察,此时如果将大军带出京城去攻打吴三桂,既可以解决吴三桂,同时也可以安定京城。\"
牛金星正准备说话,李自成阻止了他。想了想认为李岩说的有道理,于是安排人通知各将领上朝。
时间悄然流逝,整整三个时辰过去了,此时的大殿内人群熙熙攘攘、乱作一团。李自成缓缓地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目光向下一扫视,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望和恼怒——眼前所见之人竟然连大殿人数的一半都未达到。而来者之中,更有许多人满脸通红、步履蹒跚,身上散发着浓烈的酒气,显然是刚从酒桌之上匆匆赶来。
尚未待李自成开口训话,下方的将领们便已按捺不住,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陛下啊,如今这天下已然被咱们打下来啦,天下太平无事,您到底有何事要吩咐?快快讲完吧,弟兄们可还急着回去继续喝酒享乐呢!”
“是啊!闯王,那怡红院里的小翠姑娘正眼巴巴地盼着我回去呢。”另一名将领嬉笑着附和道。
紧接着,又有人大声喊道:“闯王啊,再过三日,我就要迎娶一房新婆娘进门啦,届时您可一定得赏光前来喝杯喜酒啊!”
听着这些将领们的胡言乱语,李自成气得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他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扶手,怒吼道:“全都给老子闭上嘴巴!额把你们召集过来,乃是有极其重要的大事相商,岂是让你们在此胡闹撒野的!”
\"陛下,什么大事,现在天下都安定了,还有什么大事\"
“唉!此次招降吴三桂竟然以失败告终,他已然知晓额们已经抄没了他家产,并将其父亲杀害。如今,他竟连夜率领军队赶回山海关去了,依额看呐,此刻他极有可能会投靠满清鞑子那帮人。若真如此,待到他引领清军入关之时,势必会同他们一道对额们大顺发起猛烈攻击啊!”
“这个可恶至极的吴三桂!大明王朝已然覆灭,他却还要与我们大顺政权针锋相对、处处作对,实在是罪大恶极!”另一名将领愤愤不平地叫嚷道,“陛下,请您下令出兵,一举将此贼歼灭吧!”
听到这话,李自成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将官,然后缓缓开口问道:“既然如此,那么诸位爱卿当中,可有谁敢挺身而出,率领大军前去征讨吴三桂呢?”
然而,就在李自成话音刚落之际,原本嘈杂喧闹的营帐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起来。只见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皆低下了头,选择了保持缄默。原来,这些将士们自从进入京城之后,方才真正见识到了那些权贵们纸醉金迷般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短短数日内,他们每天都是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尽情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荣华富贵。此时此刻,又有谁愿意放弃眼前的安逸舒适,重新踏上充满艰险与未知的战场呢?更何况,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之事,上阵杀敌必然伴随着伤亡风险。好不容易才过上这般好日子的他们,自然是谁都不愿意再去冒险犯难了。
即便是一向勇猛无畏的李自成头号大将——汝侯刘宗敏,此时也不禁打起了退堂鼓。要知道,近些日子以来,他一直沉迷于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的温柔乡中无法自拔,夜夜逍遥快活,早已经把征战沙场抛诸脑后了。眼下让他离开美人怀抱,奔赴前线去吃苦受累,那简直比登天还难呐!于是说道,
\"陛下,这吴三桂不还没投降清军吗?您也知道,兄弟们跟着您从陕西老家一路打来,也都累了,也需要休整。再说如今天下初定,将士们也需要军饷,没有军饷,怎么去打吴三桂。额这些天还在对官员拷饷,已经初见成效,再给额些日子,等将士们休息好,军饷发了就去剿灭吴三桂。\"
听到刘宗敏都这么说,李自成也只能无奈的点点头。大军进城后如同脱缰的野马,现在就算是他也指挥不动了。
李岩看到这般结果气愤不已,然而并没有不等他开口,李自成就宣布退朝。而一旁的牛金星更是不满,不过他不是对李自成或是诸将领不满,而是针对李岩。本来他的计策都得到李自成的肯定,结果李岩非要跟他对着干。他知道,李岩的才能比自己高,难不成以后在朝堂上自己一直要被李岩压制吗?他不服。
牛金星看着李岩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着。他知道,李岩才华比自己高,如今新朝初立,正是他一展宏图的好时机。他不能让任何人阻碍他的前进,即使是李岩也不行。
牛金星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李岩的愧疚,又有对自己未来的憧憬。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艰辛和努力,为了今天的地位,他付出了太多。而李岩,虽然是他的恩人,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成了他实现抱负的绊脚石。
他告诉自己,不能心软,不能被情感所左右。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他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然而,在内心深处,牛金星还是无法完全摆脱对李岩的愧疚。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到李岩,但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李岩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转身立刻去追李自成,在李自成那一顿输出,给李岩扣帽子。
李自成本就不太喜欢李岩,李岩太过于正直。而且他的娘子,红娘子手上还有一支人马。李自成从没将李岩当做自己人。此时经过牛金星的挑拨,杀心四起,决定除掉李岩和红娘子。
只是李自成和牛金星不知道的是,他们虽然在房间密谋,可是他们的谈话全被房外一个侍卫听到了。今晚的行动成功与否可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