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如怒龙般咆哮着席卷而来,掀起漫天的沙石,形成一道道昏黄的沙幕。此地乃是山海关内、距山海关五十里处的一片石,其地势开阔平坦,广袤无垠,实乃天然的绝佳战场。
李自成稳坐于他那匹神骏非凡的战马上,身姿挺拔,威风凛凛。他目光炯炯地凝视着前方,脸上洋溢着自信与豪迈之情。眼前,便是那关宁军,李自成眼中露出轻蔑之色。
对于即将到来的这场生死之战,李自成胸有成竹,信心满满。要知道,此次出征,他亲率十万精锐之师,这可都是身经百战、勇冠三军的虎狼之士!反观吴三桂一方,不过区区五千关宁铁骑,再加上两三万刚刚收拢的大明溃败之兵罢了。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李自成坚信胜利必将属于自己,此战胜券在握,毋庸置疑!
可是现在李自成还是想进行最后一次劝降。
\"吴三桂,朕几次招降与你,然汝不知好歹,现在我大顺天军已到。汝还有何话可说,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现在立刻投降于我,朕可以饶你不死。\"
吴三桂站在城墙上,远远地眺望着对面那支兵马整齐、军纪严明的大顺军。只见他们旌旗飘扬,刀枪林立,一股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吴三桂心中不禁一阵发虚,暗自思忖道:“仅凭着我手中这点人马,又如何能与如此强大的敌军抗衡呢?”
他转头看了看身后的山海关,这座雄关一直以来都是用于抵御外敌入侵的屏障,但对于内部的防御却显得有些薄弱。如今面对大顺军的进攻,根本无法依靠城墙来坚守。无奈之下,吴三桂只得率领士兵出城,与敌人展开野战。
其实早在昨晚,吴三桂便已派出副将郭云龙、杨坤和孙文焕三人,快马加鞭地去向多尔衮求援。只是此刻,多尔衮所率大军距山海关尚有足足三百里之遥。吴三桂深知时间紧迫,自己必须咬牙坚持下去,直到援军赶来。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城下的大顺军高声喊道:“李自成啊李自成,你这个乱臣贼子!我吴三桂一生忠心耿耿,誓死效忠于大明王朝。怎会像你这般背信弃义,做出卖主求荣之事?即便我的父亲背叛了朝廷,可我吴三桂绝不是那种不忠不义之人!今日,我定当拼尽全力将你斩杀于此,以报崇祯皇帝的血海深仇!”
李自成眼看着说不通。也就不必多言。回去之后分多路进攻,吴三桂的人马也边打边退,分守各个要地。
眼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不好对付。李自成的大军也是刚刚赶到山海关。还需要休整。也就暂时停战,让各部围困山海关。与吴三桂的人马形成对峙。
晚上吴三桂大营里,众人对当前局势都感到悲观。吴三桂只能想办法提振士气,可不能在多尔衮还没来之前。就被李自成的人打败了。
吴三桂坐在营帐内,眉头紧皱地思考着当前的局势。与其坐以待毙,等待李自成的大军前来攻打,倒不如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这样或许还能占据主动地位。
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仔细观察着敌我双方各部队的对峙情况。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了他的眼帘——“唐通”。这个名字让吴三桂不禁想起了一些往事。
原来,唐通不久前才刚刚投靠了李自成。尽管在此之前,唐通身为大明的将领,但实际上却毫无才能可言,是个名副其实的逃跑将军。在吴三桂这位长年累月在边关与凶悍的鞑靼人浴血奋战、久经沙场的铁血将领眼中,像唐通这样胆小怯懦、贪生怕死之人根本不值得一提,更别提会瞧得起他了。
然而此刻,唐通竟然成了自己的敌人。但对于吴三桂而言,这反倒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他深知唐通的为人和作战风格,要突破他所率领的部队应该并非难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吴三桂迅速做出了决定:就从唐通所部那里打开突破口!
由于赶了几天的路,好不容易到达山海关附近。这些投降的明军一个个都睡得很沉。白天跟关宁军对峙之后,一个个都不把关宁军放在眼里。这会唐通所部连个守夜的人都没几个。
半夜趁所有人都熟睡之时,吴三桂亲自带了一伙人来到唐通军营外,看到敌人如此松散。很快吴三桂就发起了偷袭。没一会军营四处起火。
唐通也是被自己的亲兵在迷迷糊糊中带走。看到军营大乱,很快唐通就安排自己手下的人去组织反击,好在吴三桂的人都被分散开,现在他手下可用的人也不多。而唐通这边现在可是有两万多人。虽然损失了一些人,但也很快稳定下来。
从半夜打到清晨。唐通眼看自己这边不但没有解决战斗,而且人员损失还在扩大。而敌人那边也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过来。加上对方人马太过于凶悍。而自己这边都是由一些溃兵和老兵油子组成。能稳住战线就不错了,更别提什么反击。
眼看情况越来越糟赶紧安排白广恩去向李自成求援。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的兵马源源不断的向唐通所部聚集。他知道唐通肯定打不过吴三桂。然而由于他的决策犹豫不决,一直到当天下午才决定让刘宗敏率领六万大军前去支援。
也正是由于李自成贻误战机,才使得吴三桂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
吴三桂的五千关宁铁骑在战场上左突右冲,避实就虚。一直打了一天一夜。然而还是因为人数太少。眼看吴三桂的关宁军就要被刘宗敏的人剿灭。
就在这时,多尔衮的八旗军赶到。很快,八旗铁骑就加入了战场。经过一阵厮杀,刘宗敏眼看事不可为,就暂时鸣金收兵。
回到大帐,吴三桂看着自己所剩不多的人马,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之感。很快他便整理好了自己的心情。将多尔衮请上主座。纳头便拜。
\"多谢睿亲王前来相救。还请王爷帮我。\"
\"你打算让本王如何帮你?\"多尔衮笑着看向吴三桂。
\"这些流寇攻入京城。杀害了大明皇帝。奴才愿意投靠大清,效忠睿亲王,只愿王爷能怜悯奴才对旧主的一片赤子之心。率领八旗天兵,入关驱除流寇,杀死李自成,为了我旧主人,大明崇祯皇帝报仇。\"
多尔衮这下笑的更开心了。\"好,本王答应你。\"
就在多尔衮与吴三桂这两个家伙狼狈为奸之时,此时的大顺军营内,一众将领眉头紧皱。因为满清鞑子来了,吴三桂必定会投靠满清。到时候双方兵力差距基本持平。而且清兵的战斗力可不低。特别是那些满清骑兵。说到这众人都看向了大将军刘宗敏。
\"满清骑兵的确很强。不过我们的骑兵也不弱。今天这群鞑子是突然加入战场。让我们措手不及。下次等我准备好。我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众人看到大将军如此有信心,也都自信了起来。
第二日双方人马重新在一片石对峙起来。此时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只剩下两千多人了。然而他依然率先打头阵。很快,刘宗敏就率领着大顺铁骑冲击而去。就在双方交手之际,多尔衮也率领着他的骑兵加入战场。
一刻钟之后,眼看刘宗敏率领的大顺铁骑逐渐被清军所压制。李自成看着这些清军一个个弓马娴熟。而自己的大顺铁骑时不时就有人中箭倒地,然后很快就被双方的马匹踩踏而死。他是既心疼又着急。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马上派遣重步兵向前推进。弓箭手和长枪兵紧跟其后。在不远处的山丘上。耿精忠收起来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让旁边的士兵挥动旗帜发出命令。
轰轰轰,砰砰砰
很快,大顺军的步兵军阵中就响起了一阵阵轰鸣。紧接着就传来了凄厉的惨叫。两里之外,耿精忠的近百门大炮发出怒吼。
大顺军这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很快就有人受不了,不断的向后逃离。李自成眼见军心都快要崩溃了。立刻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