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九。
半夜,盛京城皇宫突然响起钟声。城内各个官员府邸纷纷亮起灯。一个个都赶紧穿好朝服向皇宫赶去。听这钟声,想必是皇上驾崩了。这下大清朝堂要变天了。
此时,肃亲王府灯火通明,豪格立刻让人去通知鳌拜,让其接管盛京城的城防。同时让人通知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谭泰、塔瞻等大臣宫门口相见。然后赶紧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而那些忠心于多尔衮的人此时却急躁不安。至于那些投降满清的明朝将领更是对未来感到迷茫。
皇宫内,布木布泰也是焦躁不安。傍晚的时候皇上还好好的,谁知道半夜突然死去。皇上的突然离世让她感到彷徨。她的儿子福临才六岁,今后不知道怎么办好。她想到了那个小叔子-多尔衮,他对自己一直有想法,如今皇上驾崩,如果他能照顾我们娘俩就好了。只是又想到了他出征几个月。现在又不在盛京城。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也没有办法了。
不到一会,各个皇室宗亲,文武百官都来到了皇太极的寝宫殿外跪着。
豪格等皇子进到寝宫内看到皇太极已驾崩一个个哭泣不止。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皇太极死前并未立遗诏,虽说之前身体的确一日不如一日,可谁也不敢提立储的事。现在走的这么突然,各个皇子心中都有了想法。不过很快其他皇子的想法都被熄灭。
皇太极统治清廷多年。经过他的一系列改革,国力日益强大。同时在一些文化和制度上也学习了很多儒家思想。
就比如说这个皇位继承人方面,就是讲究一个立嫡立长,说到这方面,那豪格无疑就是最合适人选。哪怕是按照满清的老习俗,用实力说话。豪格也拥有镶黄旗和镶蓝旗两旗的兵力。
其他皇子没有一个能比得过豪格,一众满清官员也支持豪格。
见此,支持多尔衮的人就急了。有人提出请睿亲王回来共同商议。还没等此人说完,鳌拜就将此人一刀斩首。众人谁都没说话,此时明显是豪格掌握大局。
再说你多尔衮,只不过是皇上的弟弟,又不是皇上的儿子。皇位再怎么也轮不到你。刚刚这一出,众人也发现了,多尔衮肯定是对皇位有所觊觎。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几名正黄旗的大臣站出来说道,继承人必须是皇太极的子嗣。
代善此时也表明两红旗支持豪格,代善是皇太极的二哥,在皇室宗亲里面地位很高。而他自己也年事已高,对皇位也没什么欲望。现在皇太极刚死,正是朝局不稳的时候。如果不能快速确定好下一任皇帝,任由他们争夺下去,恐会有损国运。
还好多尔衮不在,不然此事还真不好解决。就这样众大臣纷纷请求豪格继任大清皇上,而豪格也学着汉人那一套三次推辞才答应。
半个月后,当多尔衮得到盛京的消息之时,豪格早已当上了皇上,一切已成定局。
多尔衮看完信后,拔出腰刀对着帐篷里面的一切物品乱砍。阿济格看到后连忙过来阻止。过了好一会儿,多尔衮的气才消去。阿济格也知道了盛京的消息,他也是又气愤又无奈。可如今也改变不了什么,还是顾好眼前。
想到半个月前他们刚刚准备攻城时,那个自称曹变蛟的弟弟,叫曹变彪的家伙就在城楼上,当着他们十万人的面亲手一刀将他的弟弟多铎的人头砍下,事后还挂在城楼上。
事后他们疯狂进攻了两天两夜,死伤近万人依然没有攻下。
兄弟俩现在也只有手中的兵马可以依靠,如果损兵折将,豪格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然而在这汉城城墙下打了半个月,依然没有什么进展。虽然抢了这附近不少豪绅地主家,也就勉强保持军中粮草的供应。本以为孔有德的火器来了之后能够快速攻入城内。没想到敌人的枪炮更加厉害。
敌人所拥有的武器装备中并没有能够射击数公里之远的红衣大炮,但他们却配备了一种威力惊人、能在瞬间引发爆炸的火炮。当孔有德指挥着他那强大的炮兵部队发动一轮又一轮猛烈炮击之后,他麾下的庞大军队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朝着城楼发起了疯狂进攻。
然而,就在这支大军逐渐逼近城墙仅仅只有一两百米距离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城墙的各个角落突然间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炮声!这些火炮虽然射程并不甚远,但它们却有着一个极其可怕的特点:每当炮弹着地的那一刹那,便会毫无征兆地猛然爆炸开来。
每一次剧烈的爆炸,其产生的冲击波和弹片就如同恶魔张开的血盆大口,无情地吞噬着周围数十米范围内的人马。刹那间,原本整齐有序的冲锋队伍被搅得天翻地覆,士兵们被炸得人仰马翻,有的甚至直接被炸飞到半空之中;战马受惊嘶鸣,四处狂奔乱撞,使得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与血腥之中。
城楼上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他们手持燧发枪,紧张地注视着城下的清军,手指紧扣扳机,不断射击。
城下,清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喊杀声震天,气势汹汹。然而,城墙上的火枪兵们毫不畏惧,他们有条不紊地装填弹药,然后瞄准,射击。一颗颗子弹呼啸着飞向清军,中弹的清军士兵惨叫着倒地,鲜血染红了大地。
清军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地受阻,他们无法突破城墙的防线。每当他们快要攻上城墙时,城墙上就会抛下大量的震天雷。这些震天雷爆炸时发出巨大的声响,掀起一片烟尘和火光,无数清军士兵被卷入其中,被炸得血肉模糊。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枪声、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火枪兵们的英勇抵抗和清军的顽强进攻,使得这场战斗异常激烈。
经过半个月的战斗,面对如此火力,每次除了在城外丢下几千具尸体没有任何效果。现在底下人都怕了,就算有督战队也不敢向前冲。
多尔衮,阿济格和孔友德和一众将领商议之后决定还是按兵不动,他们打算先向朝廷说明情况,再找到可以抑制对方枪炮之前还是先和对方停战。大家也都同意了这个方案。都不想将自己的兵马折损在这里。
第二日,海东青就带着多尔衮的书信飞到了盛京皇宫。
豪格将多尔衮的书信给代善等人查阅之后,众人的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次遇到的天宝军可不是一般的敌人。
代善心里暗自思忖:“这几年后方经营得如此顺利,如今却冒出这么个天宝军,实在是让人头疼。”他不禁想起了济尔哈朗征讨失败的情景,心中对这次战争的前景感到担忧。
而豪格则在心中暗暗嘀咕:“多尔衮这家伙,难道真的是故意不想打?还是他有什么其他的打算?”他对多尔衮的动机产生了怀疑,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其他众人也各自在心中盘算着。有的人担心战争会给后方带来更大的压力,有的人则对天宝军的实力感到恐惧。他们都知道,这场战争可能会对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一片沉默中,众人的心里都充满了矛盾和不安。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天宝军。
众人想到此处,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豪格,纷纷开口道:“启禀皇上,如今皇上刚刚荣登大宝,那明廷眼见咱们新君即位,定然是按捺不住,蠢蠢欲动起来。想我大清之劲敌,始终乃是大明无疑。至于那天宝军嘛,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实难成气候。皇上理应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如何征讨大明之上啊!据我方探子回报,现今李自成率领的大军正与孙传庭所率之人马展开决战呢!倘若这农民军能够一举获胜,那大明王朝恐怕便会如大厦倾颓一般,随时都有可能覆灭。如此一来,岂不是我大清入主中原的绝佳时机?至于那天宝军以及朝鲜王国,咱们大可以先暂且不去理会他们。待到我等成功入驻中原之后,再回首收拾他们,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豪格听完这番话后,心中暗自思忖一番,亦觉甚有道理。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众人所言,随即便下达旨意,命多尔衮、阿济格以及孔有德等诸位将领统率大军速速赶往锦州,静候出征之机。
多尔衮等人接到圣旨后也是松了一口气,一时间,军令如山,众将士得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整备行装,浩浩荡荡地向着锦州方向进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