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3日,北京的阳光裹着寒气透过星火未来实验室的落地窗。沈知意系着深蓝色围裙,站在厨房灶台前,锅里的红烧肉咕嘟作响,香气顺着通风口飘满整个300平的空间。她翻看着手机里母亲发来的菜谱,右手熟练地撒上最后一把冰糖,琥珀色的汤汁在文火中渐渐浓稠。
“沈姐!需要帮忙吗?”林婉清抱着刚切好的配菜探进头,案板上整齐码着翠绿的西兰花、金黄的玉米粒和新鲜的虾仁。沈知意指了指角落的蒸锅:“帮我把八宝饭蒸上,记得垫上荷叶。”说话间,陈默端着洗好的碗筷路过,被红烧肉的香味勾得直咽口水:“这色泽,比我写的代码还漂亮!”
厨房外的客厅早已布置一新。苏睛带着几个女生用彩带和灯笼装饰出喜庆的拱门,投影仪循环播放着历年春晚的经典小品。王思博从杭城寄来的星辰肉饼礼盒堆在茶几上,包装上印着“星火特制”的烫金字样。不知谁将二叔留下的笔记本电脑连上音响,《春节序曲》的旋律欢快地流淌在空气中。
“开饭啦!”沈知意一声吆喝,二十几个年轻人立刻围拢过来。餐桌上,十二道精心准备的菜肴错落有致——除了色泽诱人的红烧肉,还有寓意年年有余的糖醋鱼、象征步步高升的粉蒸肉,以及用3d打印机模具制作的兔子形状糕点。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的火锅,沸腾的红油汤底里翻滚着毛肚、黄喉,白雾袅袅间满是烟火气。
“先别急着动筷!”沈知意举起酒杯,清澈的花雕酒在杯中泛起涟漪,“过去一年,我们从宿舍走到这里,从bb机换到诺基亚,从单一项目做到跨领域合作……”她的目光扫过每张年轻的脸庞,林婉清眼中闪烁的自信、陈默镜片后藏不住的骄傲、周雨薇洋溢着活力的笑容,“这杯酒,敬我们共同创造的奇迹!”
众人举杯相碰,清脆的声响中,陈默突然站起身:“我先说!去年我给家里汇了钱,老爹终于把漏风的老房子翻新了!”他的声音有些发颤,“要不是沈姐和大家,我这辈子都不敢想……”话未说完,林婉清已经红了眼眶:“我弟弟妹妹的学费不愁了,下学期我还想资助两个山区孩子!”
饭桌上的气氛愈发热烈。学建筑的张磊展示着手机里老家新房的照片,艺术系女生分享着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被企业看中的喜讯,就连平日里最内向的编织女生,也鼓起勇气说起正在筹备的非遗线上展厅。沈知意安静地听着,不时为大家夹菜,心中涌起阵阵暖意。
酒过三巡,沈知意放下碗筷,从书房抱出一个红色纸箱。“春节嘛,红包自然不能少。”她笑着将一个个鼓囊囊的红包分发到每个人手中,“这里面除了两万元奖金,还有新一年的项目期权。”众人拆开红包,看到烫金的股权证书时,房间里爆发出惊呼。
“沈姐,这太贵重了!”周雨薇捧着证书,手指微微发抖。沈知意摆了摆手:“你们每个人都是星火的主人。还记得刚创业时,我们挤在宿舍吃泡面的日子吗?”她望向墙上贴满便签的白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人的梦想与目标,“现在,我们有能力让更多梦想开花结果。”
此时,bb机和手机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宿华从湘西发来视频,寨子里的孩子们举着写有“感谢星火”的横幅;远在阿深市的小姑发来消息,附上科技园区地块的最新规划图;就连沈舒也从杭城打来电话,兴奋地说用编程做出了会唱歌的肉夹馍动画。
饭后,大家自发收拾餐桌。陈默和林婉清留在厨房洗碗,水声与笑声交织;苏睛带着几个人在客厅调试新开发的家庭娱乐系统;沈知意则坐在露台,望着京城的灯火,给家人和合作伙伴一一发送祝福。手机屏幕的冷光中,她打开日记本,写道:“财富的意义,不在于数字的增长,而在于让奋斗者有底气,让同行者有希望。这个春节的红包,是回馈,更是期许——愿我们继续携手,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更多传奇。”
夜色渐深,星火未来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屋内传来阵阵欢笑与歌声,混合着饭菜的余香,飘向远方。这个充满代码与温情的春节,注定会成为每个人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