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6日,大年初五的杭城还沉浸在春节的热闹氛围中,星辰传统肉饼工作室的玻璃门挂着红绸装饰,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新春特惠广告。沈知意抱着一摞商业计划书匆匆走向门店,羽绒服口袋里的bb机不时震动,传来各分店的新春营业数据。
转角处,一个穿着深色夹克、背着旧帆布包的男人正驻足凝视工作室的宣传海报,镜片后的目光透着思索。“您好,需要帮忙吗?”沈知意礼貌询问,却在看清对方面容时愣了神——眼前清瘦的中年男人,竟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马云老师。
“沈同学?”马云转身露出标志性的爽朗笑容,“早听说杭城出了个少年企业家,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指了指海报上星辰肉饼的全球版图,“把中式快餐做到这个规模,连我都要叫一声佩服。”
沈知意有些局促地整理了下围巾,望着眼前这位未来的商业巨擘,心中涌起莫名的激动:“马老师,您不是在学校任教吗?怎么……”话未说完便戛然而止,她突然注意到马云手中攥着的几张皱巴巴的英文报纸,头条印着“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标题。
马云叹了口气,倚着工作室的玻璃墙:“知意,你觉得老师该守着铁饭碗,还是去拥抱这个变革的时代?”他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我刚从美国考察回来,见识了互联网的力量。中国需要一个连接世界的平台,而我想成为搭建桥梁的人。”
沈知意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想起二叔信件里提到的“信息高速公路”,想起宿华在湘西用代码搭建的虚拟展馆,突然意识到眼前的人正站在时代的风口。“马老师,我支持您创业!”她不假思索地从包里掏出支票本,笔尖在纸面快速划过,“这50万您收下,虽然不多,但星火燎原,总能起点作用!”
马云愣住了,看着眼前稚气未脱却眼神坚定的少女,喉咙发紧:“知意,你可知这50万对我意味着什么?很多人觉得我是疯子,但你……”他郑重地接过支票,小心翼翼折好放进内袋,“这份信任,我马云记下了。”
此时,工作室的玻璃门突然被撞开,沈舒举着糖葫芦冲出来:“阿姐!林姨做了新口味的……”小姑娘突然停住,好奇地打量着马云,“这位叔叔也是来吃肉饼的吗?”马云被逗笑,蹲下身捏了捏她的小脸:“对,叔叔不仅要吃,还要和你阿姐一起,做出能改变世界的‘肉饼’。”
临别时,马云从帆布包掏出一本泛黄的《未来之路》,扉页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这本书送你。记住,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而互联网能让问题的答案跨越山海。”沈知意双手接过,感受到纸张传递的温度——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两代创业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当晚,沈知意坐在工作室顶楼,望着杭城灯火。bb机突然震动,是马云发来的消息:“已注册公司,暂名‘海博网络’。等网站建成,第一个链接给星辰肉饼。”她嘴角上扬,在日记本上写下:“今日遇见的不仅是马老师,更是未来的自己。当互联网的星火遇上传统商业的火种,或许真能照亮整个时代。”
窗外,新年的烟花再次腾空,将“星辰传统肉饼”的霓虹招牌映照得愈发璀璨。沈知意知道,这场意外的相遇,将成为中国商业史上最温暖的伏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