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20日,杭城的蝉鸣裹挟着热浪扑进沈宅别墅的雕花窗棂。沈知意瘫坐在卧室的藤椅上,高考结束后的疲惫与释然交织在心头。她缓缓打开二叔寄来的雕花木箱,檀木香气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箱底躺着四本烫金封面的商业着作,最上方是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银灰色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阿姐!我要那台旧电脑!”9岁的沈舒风风火火撞开门,发梢还沾着林姨给扎的粉色丝带。小姑娘踮脚够到桌上的老式台式机,眼睛亮晶晶的,“我要用它设计全世界最厉害的肉饼配方!”一旁的沈宁扶了扶圆框眼镜,13岁的少女褪去了稚气,举手投足间已有了职业经理人的沉稳:“姐,小姑的邮件说她的地产公司想和星辰肉饼合作开发美食街区。”
沈知意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蓝光映亮她专注的面庞。家族群里,二叔的消息正在刷屏:“知意,这台电脑预装了最新的数据分析软件,记得试试!” 紧接着是小姑沈雅婷的语音:“丫头,两本书重点看《城市更新与商业生态》,说不定能给你新灵感。”她点开附件,125.3亿资产的财务报表在眼前展开,小姑公司旗下的食品厂与星辰肉饼的供应链竟有多处潜在交集。
bb机突然震动,是王思博发来的贺电:“沈姐!清北招生组刚联系我,说你的录取通知书下周就到!” 几乎同时,苏睛的电话打了进来,少女清亮的笑声穿透听筒:“知意!我们真的考上了!说好的大学要一起搞创业项目!”沈知意望向窗外,记忆突然闪回高三备考时,两人躲在图书馆角落讨论商业计划的场景。
湘西的喜讯几乎在同一时刻传来。宿华站在村寨的老槐树下,手中的录取通知书被山风吹得簌簌作响。17岁的少年褪去了青涩,眼神却依然如初见时坚定。全村人举着火把围在他家小楼前,寨老颤抖着抚摸通知书上的“清华”二字:“咱们寨子飞出金凤凰了!”宿华的父母抹着眼泪,将珍藏的腊肉和米酒分给乡亲,火光映照着少年身后的数字展厅——那是他用三年时间搭建的非遗数据库,如今已成为省级文化保护项目。
深夜,沈知意的电脑屏幕亮起视频通话请求。宿华的脸出现在画面里,背景是他用奖学金购置的服务器机房。“沈姐,我想在大学成立乡村振兴实验室。”少年举起一叠图纸,“用区块链技术溯源湘西农产品,再结合你的商业网络……”两人越聊越兴奋,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
晨光初现时,沈舒抱着旧电脑冲进姐姐房间:“阿姐!我写了个‘超级肉饼2000’程序!”小姑娘展示着满屏歪歪扭扭的代码,“输入不同材料,就能生成最佳配方!”沈知意笑着将妹妹搂进怀里,转头看见沈宁正在客厅用二叔寄来的软件分析市场数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与小姑合作的细节。
这一天,星辰肉饼的官方bb机号被贺电刷屏。顾客们自发在门店张贴“庆祝沈总考上清北”的海报,李强的“星火·新生食品厂”推出了限量款“状元饼”。沈知意站在工作室顶楼,望着杭城的灯火渐次亮起,突然意识到:那些在肉夹馍香气里、在键盘敲击声中、在高考题海里种下的种子,终于在这个盛夏绽放成了璀璨的花。而属于少年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