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日,东京金融区的阴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松本正雄盯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催款函,冷汗浸透了衬衫后背。窗外,岛国半导体企业总部大楼的LEd屏还在播放着曾经辉煌的宣传片,而现实中,银行的电话已将他的私人号码轰炸成了“死亡热线”。
“松本社长,三菱银行要求立即偿还2000亿日元贷款。”秘书小心翼翼推开门,声音发颤,“三井住友银行也……”话音未落,办公桌上的专线电话再次炸响。松本颤抖着接起,星火控股派驻的财务总监冰冷的声音传来:“贵公司违反契约的违约金即将产生复利,若本周内无法支付,我们将启动资产清算程序。”
同一时刻,京城星宁集团的战略指挥中心却一片沸腾。沈知意站在全息投影前,看着岛国企业的财务数据如雪崩般坠落。“他们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现金流的5倍。”陈默兴奋地指着屏幕,“只要再收紧信贷,这些企业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沈知意转动着翡翠扳指,目光扫过岛国企业名单:“通知星宁金融,冻结对他们的所有授信额度,让银行加大催收力度。”
岛国企业的困境迅速蔓延至整个产业链。依赖其芯片的家电厂商被迫停工,下游组装厂开始裁员,就连曾经高傲的供应商也放下身段,跪求星火恢复合作。某电视机生产商的社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老泪纵横:“我们已经停工17天,2000名员工面临失业,星火能不能网开一面……”
沈知意的回应简洁而残酷。星辰文媒制作的专题片在全球播放,画面中,星火代工厂的机械臂精准运转,而岛国企业的车间里,锈迹斑斑的设备早已停止轰鸣。“商业没有仁慈,只有规则。”她的声音响彻视频,“当你们选择违背契约时,就该想到今天的下场。”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资本市场。星火安全联盟释放出岛国企业的财务造假证据,评级机构连夜下调其信用等级。国际投资者疯狂抛售股票,短短三天内,岛国半导体指数暴跌42%。某财经评论员在节目中痛心疾首:“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纠纷,而是中国科技资本对旧秩序的彻底绞杀!”
面对绝境,岛国政府不得不再次出面斡旋。首相特使秘密飞往京城,却在星宁集团的会客厅吃了闭门羹。“沈总正在开会。”助理递上一份文件,“这是星火的最新条件——岛国企业必须将核心专利全部质押,接受星火的全面托管。”特使颤抖着翻开文件,看到“债务重组期间,企业决策权归星火所有”的条款时,脸色瞬间煞白。
在债务和舆论的双重重压下,岛国企业接连崩溃。曾经的行业龙头xx半导体宣布破产,上万名员工聚集在总部大楼前抗议;xx电子被迫出售百年品牌,收购方正是星火旗下的子公司。而星火则趁势出手,以白菜价收购了这些企业的优质资产——尖端实验室、全球专利、核心技术团队,统统收入囊中。
这场资本绞杀战中,星火展现出了令人胆寒的手腕。星宁金融联合国际投行,将岛国企业的债务打包成金融产品抛售,进一步加剧其融资困境;星辰文媒持续输出舆论压力,用数据和证据坐实对方“背信弃义”的罪名;而星达科技则悄然接手其全球订单,在市场上彻底取代了岛国企业的地位。
2006年4月的最后一周,岛国企业集体服软。松本正雄代表23家企业签署协议,同意将企业控制权移交星火三年,期间所有重大决策需经星火批准。签字仪式上,他对着镜头哽咽:“我们为傲慢付出了惨痛代价,希望年轻一代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消息传回国内,网民们沸腾了。社交媒体上,#星火教做人#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网友们制作的“契约精神”表情包火遍全网。而在星火科技城,沈知意召集核心团队庆功。“这场胜利不是终点。”她指着世界地图上闪烁的红点,“我们要让全球企业知道,与星火合作,是机遇;背叛星火,就是自掘坟墓。”
深夜,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的观景台上,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手机震动,收到小姑的消息:“阿深市的企业都在学习咱们的资本打法!” 她回复:“告诉他们,真正的王者,永远让对手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此时,远处的星火科技城依然灯火通明,新的商业传奇,正在债务的废墟上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