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清晨,京城的街道还笼罩在薄雾中,沈知意已经发动了那辆黑色奥迪A7。车载导航显示,距离杭城沈宅别墅1200余公里,预计耗时18小时。她轻触方向盘上的按钮,车载系统自动规划出最优路线,沿途三个加油站的信息同步弹出。望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星宁集团大楼,她的思绪飘向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奥迪车驶入京台高速,沈知意打开车窗,初春的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手机在中控台上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阿意,你爸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你最爱吃的西湖醋鱼了,爷爷奶奶也念叨着要给你包饺子。” 她嘴角扬起微笑,回复道:“妈,我带了郑州园区的特产,等会儿让你们尝尝智能农业种出来的草莓。”
行车途中,沈知意的商业头脑也未曾停歇。她打开车载电脑,调出影视行业的调研报告。2007年的中国影视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士兵突击》《奋斗》等剧热播,票房市场也在逐步升温。“是时候在杭城布局影视产业了。”她喃喃自语,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分析着行业痛点,“传统影视公司效率低、风险高,星火的智能系统或许能带来变革。”
经过三次加油、十八个小时的奔波,沈知意终于抵达杭城沈宅别墅。这座隐匿在西湖畔的庄园在夜色中灯火辉煌,雕花铁门缓缓打开,母亲早已站在门口张望。“阿意!”母亲快步上前,紧紧抱住女儿,“瘦了,在外面是不是太辛苦了?”沈知意笑着回抱:“妈,我现在可是能‘呼风唤雨’的企业家,哪能亏待自己?”
走进客厅,父亲正摆弄着星达电脑,试图安装最新的炒股软件。“爸,我来帮您。”沈知意接过鼠标,熟练地操作起来,“这台电脑是我们园区生产的,专门针对中老年用户优化了界面。”父亲看着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连连点头:“还是我女儿厉害,做什么成什么!”
楼梯间传来轻快的脚步声,17岁的沈舒蹦蹦跳跳地跑下来,手里举着平板电脑:“姐!你快看,我写的小说在晋江文学城签约了!”沈知意接过平板,看着妹妹充满灵气的文字,心中一动:“舒舒,有没有兴趣把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姐在杭城注册一家影视公司,你来当编剧!”沈舒眼睛发亮:“真的吗?那我要当最厉害的编剧!”
第二天,沈知意带着全家来到杭城的商业中心,敲定了影视公司的选址。在一间能俯瞰西湖的写字楼里,她向家人描绘着未来蓝图:“我们的影视公司不仅要拍电影电视剧,还要用星火的大数据分析观众喜好,用AI写剧本、选演员,甚至搭建虚拟拍摄基地。”爷爷摸着胡子笑道:“阿意,你这想法比我们当年做生意大胆多了!”
注册手续出奇地顺利,得益于星火在杭城的影响力,当地政府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沈总,我们期待星火影视能为杭城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招商局局长握着沈知意的手说道。当天下午,“星火星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招牌正式挂起,沈知意站在门口,按下了无人机航拍的启动键。
夜幕再次降临,沈知意坐在沈宅的露台上,望着西湖的波光粼粼。手机震动,陈默发来消息:“沈总,影视公司的首批团队已经组建,我们挖来了华谊的技术总监和光线的制片人。” 她回复:“告诉他们,准备一场发布会,我要让整个影视圈知道,星火来了。” 此时,远处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是妹妹沈舒在和父母分享影视公司的创意,而属于星火的影视传奇,正如同西湖的春水,在杭城这片土地上悄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