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9日清晨,杭城的阳光穿透星宁影视总部80层的落地窗,在沈知意的办公桌上投下一道金边。她将最后一份税务报表推给助理:“去把今年上半年的纳税凭证送到税务局,总额是……”话未说完,手机震动,弹出税务局的电子回执——星宁影视及其三家子公司,仅2007年上半年就缴纳税款128亿元,相当于杭城去年全年文化产业税收的总和。
奥迪车驶入市政府大院时,保安敬礼的姿势比往常更加标准。沈知意拎着印有星宁LoGo的文件袋,在秘书的带领下走向市长办公室。门推开的瞬间,堂叔沈明远从办公桌后起身,脸上带着罕见的激动:“丫头,你知道这笔税意味着什么吗?”他调出城市规划全息投影,钱塘江上的虚拟桥梁、地下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在光影中闪烁,“有了这笔钱,杭城的‘未来之城’计划能提前三年落地!”
沈知意将纳税凭证放在桌上,指尖划过全息投影中的科技园区:“堂叔,星宁正在筹备‘影视科技谷’,计划再投资200亿。这里不仅有拍摄基地,还会引入量子计算中心、AI研发实验室。”她放大模型中的教育板块,“我们要和杭城高校合作,每年培养10万名影视科技复合型人才。”沈明远的目光亮了:“这可是一举多得!人才留下来,税收也能持续增长。”
在税务局的会议室里,局长王卫国捧着报表反复核对。“沈总,你们的纳税数据太惊人了。”他调出行业对比图,传统影视公司平均税负率12%,而星宁影视达到23%,“更不可思议的是,你们的纳税额还在以每月15%的速度增长。”沈知意笑着解释:“这要归功于星宁的生态模式——从拍摄、制作到衍生开发,每个环节都在创造价值。”她展示手机里的星宁商城界面,《科技帝国》的虚拟房产、《超能学院》的数字周边,正在进行24小时不间断交易。
消息迅速传遍杭城官场。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财政局长激动地汇报:“有了星宁的税收支撑,我们能启动‘智慧城市3.0’项目!”大屏幕上,规划中的智能交通系统、量子通信基站、元宇宙政务大厅依次呈现。教育局长紧接着发言:“我们准备联合星宁,在全市中小学开设影视科技选修课,培养未来人才。”沈明远敲了敲会议桌:“重点扶持星宁的上下游企业,把杭城打造成全球影视科技之都!”
当天下午,沈知意受邀参观杭城新规划的科技园区。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工人们正在为星宁影视科技谷奠基。“这里将建成全球最大的虚拟制片基地。”项目负责人指着图纸介绍,“12个量子渲染棚、5000个动作捕捉仓,还有能容纳10万人的元宇宙影院。”沈知意注意到旁边预留的空地:“这块地可以建‘明星数字纪念馆’,把老艺术家的表演数据永久保存。”
回到星宁总部,沈知意立即召开战略会议。“杭城的政策红利来了,我们要加快布局。”她将市政府的扶持文件投影在墙上,税收减免、土地优惠、人才引进补贴等条款清晰可见,“通知三大子公司,把海外业务逐步向杭城迁移。”陈凯歌推了推眼镜:“正好,我们和好莱坞合作的元宇宙电影项目,可以放在新基地拍摄。”张艺谋点头补充:“数字古城的游客量已经突破千万,是时候开发影视主题文旅了。”
夜幕降临时,沈知意站在办公室俯瞰杭城。曾经的江南水乡,如今高楼林立,星宁影视的LoGo在建筑群中格外醒目。手机震动,收到堂叔的消息:“丫头,市议会全票通过了‘星火大道’命名提案,就从市政府直通你们总部!” 她回复:“这只是开始,等影视科技谷建成,杭城的税收会迎来更大爆发。” 此时,远处的钱塘江畔,施工灯光连成一片,宛如星河坠入人间,见证着一座城市因科技影视而崛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