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3日,杭城星宁影视基地的量子摄影棚内,张颂文身着明朝官服,站在虚拟搭建的紫禁城太和殿前。脚下的智能地板模拟出汉白玉的冰凉触感,头顶的全息穹顶投射出蓝天白云,AI生成的宫女太监们在他身边穿梭,仿佛真的置身于百年前的宫廷。这是他签约星宁后拍摄的第一部古装剧《大明风华录》,也是他首次体验“足不出户”的未来式拍摄。
“张老师,情绪再收一点,AI检测到您的皱眉幅度偏大0.3毫米。”导演通过智能耳麦提醒。张颂文微微调整表情,眼前的虚拟场景立即响应——原本晴好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预示着角色即将面临的危机。这种实时互动的拍摄方式,让他惊叹不已:“以前拍戏要等搭景、转场,现在只要一个眼神,整个世界都能为角色服务。”
在隔壁的摄影棚,创业题材剧《商海逐梦》也在紧张拍摄中。杨幂饰演的科技创业者站在虚拟的纳斯达克交易所内,与AI生成的华尔街精英激烈谈判。量子摄像机从360度全方位捕捉她的每个动作,智能补光灯根据她的情绪变化自动调节亮度。“这种拍摄节奏太爽了!”杨幂在休息间隙兴奋地说,“AI还能根据我的即兴发挥修改台词,感觉自己在和机器共同创作。”
星宁影视基地的80层星际酒店,成为了演员们的“科技港湾”。张颂文入住的30层明星套房内,智能管家“小星”早已为他准备好了定制服务:浴室的水幕投影自动播放舒缓的古典音乐,智能衣柜根据他的行程推荐次日拍摄服装,甚至连枕头的软硬度都能通过脑波检测进行调整。“在这里,连休息都是一场科技盛宴。”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配图是房间内悬浮的全息剧本界面。
拍摄效率在科技的加持下达到惊人的高度。传统剧组需要数月完成的古装剧,在星宁的量子拍摄系统下,仅用20天就完成了主体拍摄。AI剪辑师同步工作,根据大数据分析观众喜好,自动生成多个版本的预告片。当《大明风华录》的首支预告片发布时,张颂文饰演的清官在雨中怒斥贪官的片段瞬间刷屏——他眼中迸发的愤怒与无奈,被量子摄像机放大到极致,配合AI生成的暴雨特效,震撼力堪比电影大片。
一个月后,张颂文的手机收到银行短信提醒:片酬150万,奖金50万,共计200万已到账。这个曾经在出租屋吃泡面的龙套演员,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他想起在星宁拍摄的最后一天,沈知意对他说的话:“在星宁,我们不制造明星,我们只是让真正的演员发光。”此刻,这句话在他心中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而在星际酒店的顶层宴会厅,星宁为这批新剧演员举办庆功宴。80层的高空全景落地窗将杭城夜景尽收眼底,量子灯光在窗外勾勒出星宁影视的LoGo。沈知意举起酒杯:“感谢各位用才华与科技碰撞出奇迹。”她身后的全息屏幕实时播放着新剧的收视数据——《商海逐梦》首播收视率破3,网络播放量24小时内突破5亿;《大明风华录》更是引发文化圈热议,被称为“古装剧的科技革命”。
庆功宴上,演员们分享着拍摄趣事。胡歌展示着他在科幻剧中使用的脑机接口设备:“戴上这个,情绪能直接转化为特效,有次我演悲伤戏,现场突然下起了‘量子雨’。”唐嫣则笑着说:“现在我和AI对戏比和真人还默契,它甚至能预判我的台词节奏。”
随着庆功宴接近尾声,沈知意宣布了下一轮计划:“星宁将开放‘全民创作基地’,让普通观众也能体验量子拍摄。”她的话引发热烈掌声,而张颂文站在人群中,望着窗外璀璨的城市灯火,心中充满感激与期待。曾经的他在出租屋中等待机会,如今却在科技的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而这,仅仅是星宁影视创造奇迹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