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9日上午,春日的阳光斜斜照进星宁集团办公室,沈知意滑动星达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屏幕上跳动着数十个互联网创业项目资料。泛黄的新闻报道里,年轻创业者们挤在狭小的办公室敲代码的画面,与她14岁在地下室创业的记忆重叠——彼时的她为了几千元资金四处奔走,而此刻,一场由科技金融掀起的创业革命即将拉开帷幕。
“沈总,美团外卖与拼多多的融资申请已提交。”助理递来平板,上面标注着两个项目的核心数据,“徐先生团队研发的拼团电商模式极具潜力,但目前仅靠天使投资,资金缺口达500万;美团外卖在七座城市试点,急需资金扩张骑手网络。”沈知意放大徐峥(化名)团队的商业计划书,其中“让五环外用户享受平价好物”的理念让她眼前一亮。
“通知星达金融,启动‘星火计划’。”沈知意调出集团金融板块的智能风控系统,“开放线上App贷款通道,最高额度提升至800万,利率对标央行基准利率。”她顿了顿,补充道:“对80后创业者增设‘青春担保’方案——无需抵押物,凭个人信用和项目潜力即可申请。”
消息一经发布,星达金融App的下载量在24小时内突破百万。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年轻人们举着手机奔走相告:“零抵押800万贷款!星宁这是在给我们送东风!”美团外卖创始人王兴(化名)在接到审批通过的短信时,正蹲在路边啃着冷掉的煎饼,他立刻拨通团队电话:“兄弟们,咱们可以把业务拓展到二十个城市了!”
在星宁集团的风控中心,AI系统正以每秒处理百万级数据的速度运转。人脸识别、社交数据、创业项目的代码活跃度……数百个维度的信息被整合分析。“这个大学生团队开发的校园社交App,虽然没有营收,但代码更新频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建议通过。”算法给出的评估报告让审核员眼前一亮。最终,连尚未注册公司的90后创业小组都拿到了启动资金。
然而,质疑声随之而来。某财经评论员在节目中直言:“无抵押、低利率的贷款,星宁这是在做慈善还是赌博?”沈知意没有回应,而是在内部会议上展示数据:“星火计划接入的区块链征信系统,能实时追踪创业者的资金流向;AI预测模型对项目成功率的判断准确率达92%。我们赌的不是运气,是科技。”
三个月后,第一批受助项目迎来爆发。拼多多用户量突破千万,“百亿补贴”模式初现雏形;美团外卖日均订单量翻了十倍,骑手制服成为城市街头的新风景。更令人惊喜的是,那些获得资金的初创公司自发形成“星宁创业者联盟”,共享技术、渠道,甚至联合开发新业务。
“沈总,徐先生想邀请您担任拼多多的战略顾问。”助理递来邀请函。沈知意翻开联盟成员提交的季度报告,其中一段话让她停下了笔——“曾经我们以为,创业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现在才明白,是星宁让我们知道,时代的浪潮可以托举每一个敢做梦的人。”
当夜幕降临,星宁集团总部的灯光与京城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沈知意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手机里不断弹出的创业者感谢信息。她打开星达笔记本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在标题栏敲下“星火燎原计划2.0”——下一轮对科技创新与青年创业的扶持,已然在她的筹谋中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