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科技的摊子越铺越大。
“智学星”和“未来课堂”在AI教育领域高歌猛进,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趣拍”短视频席卷全国,成为新的流量黑洞;智慧交通项目在东海市试点成功,开始吸引其他城市的关注;AI安防技术(人脸识别)小试牛刀,展现了惊人潜力;甚至连弟弟林雨那个“无心插柳”的AI电竞训练,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新的风口……
林风站在未来智能科技宽敞明亮的总部办公室里,俯瞰着脚下的城市,脑海中的AI帝国蓝图,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庞大。
教育、娱乐、交通、安防、游戏……AI的应用场景似乎无穷无尽。
但林风并未满足于此。他在思考,下一个能够将AI技术深度渗透、并且拥有万亿级市场潜力的领域,会是什么?
答案,悄然指向了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家。
“我们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是哪里?是家。”林风在一次小范围的核心战略研讨会(参与者只有他、苏晚晴、陈斌、陈薇、梁博等少数几人)上说道。
“现在的家居,电器是割裂的,操作是繁琐的,体验是冰冷的。我们能不能用AI,将家里的所有设备连接起来,让它们变得‘智能’,甚至拥有‘智慧’,主动为我们服务?”
他开始描绘一幅未来智能家居的图景:
“想象一下,当你下班回家,在你踏入家门的前一刻,AI已经根据你的习惯和天气情况,自动调节好了空调温度、灯光亮度和窗帘开合度;你喜欢的背景音乐缓缓响起;厨房里的智能冰箱,已经根据现有的食材,为你推荐好了今晚的健康食谱,甚至将菜谱发送到了智能烤箱……”
“深夜,AI检测到你已经入睡,会自动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调整卧室环境到最舒适的状态;清晨,它会在你最适宜醒来的时间,用柔和的光线和音乐将你唤醒,同时自动煮好咖啡……”
“它还能学习你的生活习惯,管理你的日程,提醒你缴费,监控家里的安全,甚至在你情绪低落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讲个笑话……”
“我们要打造的,不是简单的遥控器或者联网电器,而是一个以AI为核心的、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服务、无缝连接所有家居设备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林风的描述,让在场的几位技术大牛都听得心驰神往!
在2009年底、2010年初,虽然有一些简单的“智能家居”概念产品(如定时开关、远程控制插座),但林风提出的这种以AI为核心、具备自主学习和主动服务能力的生态系统构想,无疑是极其超前和颠覆性的!
“理论上……可行!”陈薇博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依托我们正在研发的更强大的AI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未来一号’数据中心的算力,构建一个能够理解用户意图、学习用户习惯的‘家庭AI大脑’是完全可能的!”
梁博也补充道:“架构上,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开放的协议标准和云平台,让不同的家电设备都能接入进来,实现互联互通!”
“最大的难点,可能在于硬件本身。”苏晚晴理性地指出了问题,“我们不可能自己去做冰箱、空调、电视、灯具……我们需要找到实力强大的硬件合作伙伴。”
“没错。”林风点点头,这正是他早已考虑到的,“我们未来智能,提供的是‘大脑’和‘灵魂’,也就是AI平台、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如果需要的话)。而‘身体’,也就是各种智能家电硬件,需要联合国内最顶尖的家电制造企业来共同打造!”
他看向负责战略拓展的苏晚晴:“晚晴,你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去接触、筛选国内一线家电巨头,比如海尔、美的、格力、长虹……”
“向他们阐述我们关于‘AI智能家居生态’的构想,探讨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提供AI技术赋能,帮助他们的产品实现智能化升级,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家电,抢占未来市场!”
“这……恐怕不容易。”苏晚晴微微蹙眉,“这些传统家电巨头,体量庞大,可能对我们这种新兴的互联网(AI)公司并不感冒,也未必愿意采用我们的平台和标准。”
“事在人为。”林风眼中闪过一丝自信,“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要么主动拥抱变化,要么被动淘汰。我相信,总会有目光长远、愿意抓住未来趋势的合作者。”
“我们可以先从一两家相对开放、或者在新技术领域有探索意愿的企业开始接触。告诉他们,与未来智能合作,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张通往未来智能家居万亿市场的门票!”
林风知道,说服这些传统巨头拥抱一个全新的、由他主导的生态系统,难度极大。但这步棋,他必须下!
因为智能家居生态链,是他构想中,AI帝国版图上,极其重要的一块拼图!
会议结束后,苏晚晴立刻开始着手准备资料,准备去叩响那些家电巨头的大门。
而林风,则将一部分研发资源,悄然投入到了这个名为“盘古”(取开天辟地之意)的智能家居AI平台的前期架构设计和核心算法预研之中。
一个新的、充满想象空间的战场,正在悄然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