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被龙父母送到一家刚没了孩子的家庭门口。
那家的男人出门时看到胖嘟嘟、面色红润的婴儿和天空中龙形的云彩,顿时欣喜若狂。
“龙子,婆娘,龙神送来了龙子!”男人小心翼翼地提起竹篮,迫不及待地要和悲痛的妻分享喜悦。
龙子被取名“笼”,这家人姓辛。
辛笼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但他早慧,父母又努力供他读书,便早早地接触了天下事。
他过目不忘,对时政有着一针见血的见解。夫子对他
永昌三年,辛笼七岁。永昌皇帝大兴土木,建造皇陵、避暑行宫。
同年夏,北旱南涝,遭此凶年,百姓民不聊生。同年冬,北方大旱,外邦来犯,为抵御外敌,永昌帝下令强制征兵,一户一兵。
辛家一无长子,二无兄弟,三无钱财,辛父此去,再也没回来。
辛母变卖了书本纸张,带着辛笼回了娘家,从此与书再无缘分,每日起早贪黑、捡柴烧火、摸鱼种地。
这里没有散兵知道的元素之力,没有神明,人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双脚,用自己“贱命”为后代踏出一条活路。
而这活路最后将通向何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辛笼是幸运的,娘舅家团结一心,没有排挤母亲,辛笼也有胆识和力气。
上山采药打猎,学得比谁都快。慢慢地也攒起了一点小钱。
但这点钱根本不够读书,也不够他们摆脱田地住到镇上。
直到有一天,辛笼遇到了打斗中的老虎和野猪。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但野猪和老虎也不傻,真到力竭时也会想着逃跑,辛笼拼尽全力留下一虎一猪,自己却重伤于虎口,不治而亡。
辛母悲痛万分,娘舅为表感恩,将与辛笼关系甚笃的幼子过继给辛母。
改姓辛的辛勇没有辜负一家的期盼,利用一猪一虎,费尽心力将一家带到了镇上。
·
辛溪就是在镇上出生的。
再次回到人世,散兵有了不同的感悟和想法。
外寇在两年前被大将军赶出大夏,如今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候。
虽各地因征兵征税闹得民不聊生,但没了外患,百姓们便觉得有了希望。
辛希在一家人的支持下,再次开始了读书之路。
其实散兵更想走武举,但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师傅,比找到愿收普通孩子的举人还要少见。他也不可能说自己有不知哪辈子的记忆,容易被当做妖怪烧死。
好在他学得快,脑子又灵活,很快便被夫子相中,悉心教导。
上一世散兵对时政有着一针见血的见解,说是字字诛心也不为过,为夫子所忧,怎么都不肯让他参加县试。
如今散兵明白了,也想通了,他得先爬上高处,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做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他只写上头想看的,又结合在提瓦特的知识又提出些新颖的尝试,很快便得到了夫子和县令的赏识。
夫子曾与辛溪说过科举,算是穷苦书生进入官场的唯一途径。科举制从[县试][府试]成“秀才”、[院试]成“秀才”,[乡试]成“举人”,[会试]成“贡士”,[殿试]成“进士”。
若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皆得第一,即为“三元及第”。
有此名号,准能入朝廷命官和皇帝的眼。但风头过盛,压了哪位官家子弟的名头,也易惹来杀身之祸。
散兵当然不怕,他甚至打算每次考试都考第一。
他是注定要登上高位,改变百姓现状的人。
如果将来乱起来,他不介意走武举,或是自己造反自己当皇帝。
当然这话他谁也没告诉。
科举进行地很顺利,看着学生次次高中,夫子很是欣慰,但也为辛溪的未来感到担忧。
永昌帝是有大抱负的皇帝,但他识人不清,宦官当道。
大皇子和二皇子对储君之位那可是虎视眈眈。一旦牵扯其中,恐生事端。
但比储君之争先到来的却是战乱。
又打起仗来了,驻守边关的副将居然投靠了外邦,他们一路南下,连占三城。
辛溪看准机会,干脆入了兵营。
他被家人养得很健康,平时是注重身体,再加上每天夜里他会偷偷打拳练功,在战场上很快脱颖而出。
大将军派人查探辛溪的档案,发现此等人才后果断向皇帝举荐。
辛溪就这样,慢慢接触到了顶层权力。
但永昌帝重文轻武,哪怕北方战乱,也不甚看重武将,边关将士短衣少食,战事连绵不断。
两年后大皇子篡位,囚禁永昌帝,二皇子在南方自立为王,三方战乱。
大将军忠于皇室,但对大皇子篡位、二皇子独立之事极其不满。
散兵便趁此机会带着军中四成将士叛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除鞑虏后自立门户,与两位皇子三足鼎立。
大皇子名不正言不顺,但二皇子和辛溪两人的名声也差得不遑多让。
天下战火纷飞,苦的却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散兵和小龙融合后,第一次听到小龙的教导。
这样的大智慧是当前人们还未听说过的,但也就是这样的话,让辛溪的势力迅速得到百姓的认可。
大将军也因这两句话,臣服于辛溪麾下。
再加上辛溪对军队的纪律约束,让他和他的军队迅速在民间积累起口碑。
武宁九年,辛王之美名传遍天下。
武宁帝即大皇子,以重金美侣招揽辛王,许其亲王爵位和摄政之权。辛王不应。
嘉王即二皇子,也以重金美侣邀辛王杀僭越者,许诺事成后予其亲王爵位和摄政之权。
辛王不应。
在越了解人间一些后,散兵就越明白拥有私|欲之人执掌大权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他散兵虽然只当了一日神明,但与此方世界的任何人都没有什么联系或瓜葛,他能分清那些人到底是隐瞒欺骗,还是忠诚拥护。
在拒绝两位皇子的邀请后,散兵用法术显化龙形云彩,以告天下他才是受命于天之人。
此间虽没有什么神人异事,但都相信仙神的存在。
辛溪每赢一场,便有金棕色的云霞挂于天边,舆论和战况一边倒,很快他便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
当他打到皇城之时,守城的军队在开城门和抵抗中犹豫不决。
但散兵不想耽误时间,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大权,将那些不利于平民百姓的制度全部删掉。
金色的云霞再次在天边显现,就在辛王军队的上方。
政|变来得快,结束得也快。毕竟武宁帝的大臣们也有屈服于其淫威的忠义之人,和只认天命的迷信之人。
武宁帝没有反抗,他篡位篡得果断迅速,成功后却并没有苛待其父,对于反对他的朝臣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是强迫他们告老还乡。
他只是没能生在一个好的时代。
如今既然上天认为有更适合的人能担大任,对方的军队也确实能体现其风范。
武宁帝赢得起,自然也输得起。
天下三分之二归于辛溪之手,只剩嘉王在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