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都呆住了。
这状况如此凶险吗?可他是怎么从城墙上摔下来还活下来的?
还没理清头绪,那人又催促起来。
“老悠你快点啊!你小子可别忘恩负义啊!上次我还替你挡了一箭呢!”
众人皆愣住,面面相觑,老悠是谁?
这喧哗已经吸引了不少将士,他们都急切地想知道南城战况如何。
然而,军令当前,又怎可能真的放他进来。
有个机灵地喊道。
“老悠不在,你先说说南城墙现在啥样了,要是说得属实我们就扔绳子!”
章邯气得大吼。
“**!救命的时候说命都是我的!真要用了,连人都找不到!”
“你们别以为我笨!说完你们肯定也不会让我进去。”
“你们去找老悠,他过来我就说!”
城上的将士皱眉对视。
这些守城的人每三天轮换一次,谁知道谁是老悠,旁边的一些人甚至也不熟。
就在这个时候,章邯再次喊道。
“罢了!管不了那么多了!等他来了我都快死了!你们谁拉我一把!我把所有东西都给你们!”
有两个将士再次探头向下看,惊呼一声。
“这么多?”
只见火光映照下,十几块金灿灿的金饼熠熠生辉。
这一声惊动了其他人,也都纷纷探头望去。
章邯抬头看到这么多人头,果断地左手一挥。
“嗖!嗖!嗖!”
瞄准许久的弩箭怒吼着飞向目标。
除了少数几人侥幸躲过,大多惨叫着坠落城垣。
紧接其后的难民部队突然不再掩饰,如潮水般涌来,瞬间逼近城墙之下。
城墙上呼喊着警告声响起的同时,数十根铁钩抛掷而上。
这些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攀爬。
有甲胄之士试图挥刀斩断绳索。
而远处的射手则精准射击,几乎每击必中。
等到敌人爬上墙头,转瞬之间便已肃清。
章邯此时也成功攀上墙头。
身旁一名士兵好奇地问道:
“那位‘老悠’究竟是谁?”
章邯连看都不看他,直接回答:
“这我哪知道!”
众人闻言无不面露尴尬。
但章邯毫不在意,继续指挥道:
“二百名难民布防北面!一百名甲士守住南城!”
“其他人随我下去,开门迎敌!”
他转头对那些难民说道,语气坚定: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若你们想救家人,哪怕拼到最后一人,也必须坚持到援军赶到!”
“你们的亲人一定会有救!”
常林明白,章邯已经尽力将最轻松的任务留给了他们。
“请放心!当我们让北边的人见到援军时,就是我们彻底覆灭之时!”
说完便率两百难民换上装备,朝北面冲去。
章邯目送常林离开,脸上浮现出满意之色,随即高声喝令:
“跟我走!第一个打开城门者,赏金十两,封为千将!”
章邯一马当先,身后五十步距离内皆是精锐禁军与众多难民,气势磅礴。
那名身材魁梧的壮汉甚至扔掉长剑,抬起附近的一把巨斧,紧跟章邯步伐。
进入楼梯后低头前行,刚一出现便用肩膀将赶来支援的敌人撞飞。
随后挥动巨斧横扫,宛如一人可挡千军万马。
禁军将士见状,纷纷退后避让,给他腾出施展空间。
章邯安排人解决城门后的守军,并派人开启城门,回头准备布防时,看到此景也不禁瞠目结舌。
“真是位勇猛无双的壮士!”
……
城南。
郡守双眼布满血丝,看着损失过半的军队,一言不发。
郡尉双手发抖,低声说道:
“子时已过,御史应当已经进城!”
“接下来,可以稍微放缓攻势了。”
“十二支队伍,如今折损过半,仅剩不足三千人。”
“照此下去,我们的将士恐怕将全部战亡。”
没有人回答,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太守双目通红,声音颤抖:“无论如何,我们都已经尽了全力。”
“拿下寿春已是无望,现在只求能支撑多久便支撑多久,让统领撤回部队吧。”
郡尉攥紧拳头,长叹一声:“也只能寄希望于御史他们了。”
在场众人无不点头。
御史带着区区二百人,即便顺利潜入,又怎能在这拥有近十万兵力的巨城中寻得敌方首脑?
大家心里都没底。
正当郡尉准备下令撤回东南方向的几支部队时,西北方向突然出现了一**光,忽明忽暗,正缓缓靠近军阵。
所有人立刻警觉起来,气氛骤然紧张。
难道是其他城池的叛军来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众人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那团火光。
当火光靠近时,纯黑的铠甲在火焰映衬下显现出来。
禁军嘹亮的号令清晰传来:
“西城已被攻破!”
“御史大人有令!淮阳军即刻分兵,改攻西城!切勿延误!”
整个军阵瞬间陷入死寂。
太守僵立当场,难以置信。
郡尉瞪大双眼,不敢相信。
丞此时已经冲到传信的禁军面前,激动地大喊:
“你所说可是属实?”
禁军瞪了他一眼,此刻章邯等人正在城门口殊死抵抗,哪怕耽误片刻,都可能造成全军覆没。
“淮阳太守与郡尉何在?”
军阵中的两人迅速回应,同时追问:
“你所言是否真实?”
禁军不耐烦地从怀中取出章邯交给他的令牌。
“淮阳军听令!立即分兵,随我前往西城!违抗者斩!”
看到熟悉的令牌,太守终于醒悟过来,激动地站起身来。
“淮阳军遵命!”
一旁的郡尉也高声应答。
“丞相!速率五支军队助御史!今日咱们便拿下这座连王翦都棘手的巨城,让天下人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