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之后还是得接着为食堂采购肉食,
不过除了需要到采购科报道之外,
实际上跟现在并没什么差别,
易卫东对眼前的工作状态还挺满意。
这份活计毫无拘束,
想到时候上班就上班,
不想上班就可以到处游荡,
偶尔弄回来一头肥猪就可以了。
说完,易卫东从办公室离开,连菜也不切了,
直接骑着三轮车到了红星公社的邮局里,
然后拿出随身挎包里的钢笔与信纸,
写了一封信寄给王志国,
要求王志国先送上600斤的钢条,
收到回信后再派送过去。
寄平常信才8分钱,
只是不仅慢而且容易丢掉,
所以易卫东花了两毛钱发了挂号信,
挂号信比较稳妥,需要当事人亲自签字才能收件,
不像平信,送到农村后直接放在大队里,
压根没人提醒当事人来取的。
发完信后易卫东又返回食堂继续切菜,
还得在中午混顿饭菜呢!
下午重新上岗的时候,易卫东问旁边的傻柱:
“哥,七号库房在哪儿?”
傻柱一听是打听7号仓库,好奇地反问:
“你打听说这仓库干嘛?”
易卫东从怀中掏出范主任给的单子递给傻柱,
说道:“我去领那600斤的钢条。”
傻柱接过一看确实是7号仓库的提货单,
便提议:“出去再聊。”
出了后厨,易卫东一边推着三轮车一边问道:
“怎么了,7号仓库有什么隐情么?”
傻柱呵呵一笑说:
“其实谈不上什么秘密, 7号仓库里装的都是计划外物资,所以没有标明名字,刚来的你不了解很正常。”
不得不说,轧钢厂家大业大,
计划外物资都需要专门占用一个仓库存放。
傻柱领着易卫东走到一个较为偏僻的仓库前,这座建筑外墙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严禁烟火”
等字样悬挂其上。傻柱开口道:“这儿就是存放计划外物资的地方,也就是你提到的7号仓库。进去叫张大叔。”
说罢,傻柱敲开了旁边的单扇小门,随后带着易卫东走了进去。他们将手中的条子递给了仓库管理员——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大叔。张大叔接过纸条,疑惑地问:“你是新来的采购员?可我没听说采购科最近有新人啊?”
易卫东回答:“我是食堂那边负责采购的,暂时还不算采购科的人。”
听罢,张大叔点头说道:“那你要加油干,要是能把这里的东西换成更多的物资带回去,说不定以后就能进采购科了。”
从这话里,易卫东捕捉到了一丝羡慕的情绪——采购科真的就这么让人向往吗?
为了拉近关系,他从兜里掏出一包三毛五的大前门拆开,递给张大叔一支,再把剩下的一支交给傻柱。接着,他顺手把香烟放在桌上,并替两位点燃后,问道:“张大叔,这采购科的待遇真有那么好吗?”
“你这想哪去了!咱们工资不过三十多块一个月,但好处多啊!”
张大叔瞄了一眼桌上的香烟,心中暗自感叹:这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处事倒是很老练,确实挺适合当采购员。
他又继续解释道:“最重要的便利就在于没人每天查你是否迟到早退,出门联系采购的各种花销也都能报销,哪里像其他坐办公室的工作。”
说到这里,张大叔补充了一句:“还有,现在打电话很不方便,信号还常常断,大部分时候得亲自上门跑业务,所以要是做采购每天都规规矩矩待在办公室才是天大的笑话。”
他停顿了一下,“还有出差补助呢,每趟都有固定数额,参加一些展销会还有各种赠品之类,总体福利还是很不错的。”
讲完这些好处后,张大叔拉开仓库的大门,易卫东推着他的三轮车走进去,眼前景象立刻令人震撼——仓库内堆放着各式规格的钢板、钢管、铸铁部件,甚至还有几台奇怪的机器摆在角落,最深处竟然还能看见拖拉机和一辆由单缸柴油机驱动改造的手扶三轮车。
这个手扶三轮与后世流行的样式完全不同,后者的发动机往往安装在底部位置,而这辆却是手工焊接,发动机被设计成侧向前摆放。
易卫东好奇发问:“张大叔,咱们厂是不是也造这种手扶拖拉机?”
“你还真不清楚啊?”
张大叔笑道,“我们厂下面其实还有好几个分厂,包括专门制造柴油机的。”
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机械产品,易卫东心生向往。毕竟成天骑普通三轮送货确实太累人了,汽车虽好,却难以申请使用,更别说私人挂牌上路的问题。相比之下,这三轮和四轮拖拉机就隐蔽多了,既能解决问题,也不会显得突兀。
他忽然心里有了主意:等这次关于楼板的事务谈妥后,要不要找范主任说一下情况,把自己的那辆三轮车借几天,回去按照这个模板复制一辆?
而且仓库里的柴油发动机崭新完好,未来如果能够批量仿制出来卖些到各个合作社或农村地区,应该也有销路吧!
片刻之后,三人来到一堆钢条旁边。张大叔说道:“这就是用于3.3米长楼板制作的特殊钢材,每捆一百斤。”
随后,三人合力抬起六捆放到三轮车上。易卫东忍不住追问道:“张大叔,您刚说这些都可以拿去换物资对吧?”
张大叔点了点头,答道:“当然可以,这些都是超出生产计划的部分。直接出售的话不好看,大多数还是用来换资源了。”
听此解答,易卫东依旧有些不明白。“什么是超计划生产呀?”
他不禁追问起来。
傻柱讲道:“你不清楚呢,要是上面规定要加工一百个铸铁零件,可不能仅做一百个哦。万一其中有两个不合格,难道再另外生产两个吗?”
这么一说就懂了,后来华夏的工厂常常把多余产品便宜处理掉,这些多出来的东西其实就是所谓的尾货,不过换个称呼罢了。养猪的道理也相似,通常都会多养几头,如果有个别生病死了还有替换的猪。
但是张大叔表示这是超计划生产,这个新词一时让张大叔有些困惑不解。
易卫东和傻柱离开了七号仓库,与张大叔道别后,傻柱问:“你今天是不是又要下农村了?”
易卫东摇头答道:“不是今天,先把这三轮车推进家属院就行,等那边给我信儿我再去。”
“那挺好的,你先送过去吧。”
易卫东骑着三轮出了红星轧钢厂,找到一处安静的小树林躲了进去。他把六捆钢条收起来,然后拿出了板栗、一只野鸡、三斤狗肉以及家里还有的香菇。晚上的餐单便是:香菇炖野鸡,红烧狗肉,再搭配傻柱准备的两样素菜。
回到四合院后,易卫东首先洗了些板栗放在锅上开始煮,并调成小火,随后取了满满一盘狗肉端着出门去了。
易卫东敲响了一大爷家的房门,“谁呀?”
一大妈招呼道。
“是我,大妈。”
易卫东进屋将装满狗肉的盘子放到桌上说:“大妈,我打到些狗肉,给您送一盘过来。”
一大妈停止手中的针线活儿说:“哎呀,是卫东啊!你看你弄点肉那么不容易,怎么能给我送这么多?”
易卫东坐下笑着回答:“大妈,您之前已经为我做了好几双鞋了,给您送些狗肉也是应该的嘛。”
易卫东一直没法回绝大妈的好意,于是大妈隔段时间都会给他一双手工做的鞋子。
大妈笑着把狗肉全部倒入自家的小盆中,接着把空盘递给易卫东,看对方越发满意地点头。只比棒梗大两岁,却已经很懂事,懂得礼貌及礼尚往来,不像傻柱一样冒失莽撞。因此大妈很满意地说道:“卫东啊,你有这份心就好,留着钱将来自己用,以后不要特意给我们买了。”
易卫东回应道:“没花钱呢,这只狗是自己打来的野狗。”
其实这是以前打死的一只黄狗,因为平时吃的不多,所以在空间中还剩余一些。
见易卫东要离开,大妈喊住了他说:“卫东,等等。”
随即她进了里屋拿出一件灰色呢子大衣递过来,说道:“这是我买给你大爷的大衣,结果大爷穿着不合身。你试试,能穿不?”
当下易卫东跟一大爷身材差距较大,他身形瘦得多,而大爷长期营养良好较为健壮。因此,即使是大爷稍微合身一点的衣服对易卫东来讲依旧会显大。易卫东忙说:“大妈,我肯定穿着会太大,咱们差太多呢。”
大妈直接坚持让他试一试:“你就先试试呗。”
易卫东只好接过来说:“我说过会不适合啦,还得试...”
然而当他穿上时,便再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件灰色呢子大衣只是略大一点点在易卫东身上,目前因为他还缺少一定的肌肉锻炼,所以显得稍微宽松。
此刻,易卫东心里明镜似的,明白这是大妈为他挑选购置的大衣!
说到底,一大爷穿不上这呢子大衣不过是个借口。一大妈带着温和的目光望向易卫东,轻声说道:“没想到这衣服穿在卫东身上正好合适,这样一来我也就放心了,那我就把它留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