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界如潮水般的纷纷议论,祁同伟表现得镇定自若,这些声音并未干扰到他对汉东农村发展的规划布局。他深知,与其在意外界的评价,不如脚踏实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于是,祁同伟叫来秘书,沉稳地吩咐道:“通知主管农业、林业的主管,还有农业厅和林业厅的几位厅长,尽快安排开会。”
没过多久,相关人员便齐聚会议室。众人入座后,祁同伟目光严肃地扫视一圈,缓缓开口:“最近外界对咱们的农村改革议论纷纷,但我们不能被这些声音打乱节奏。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要在种植果树和发展经济林业上做文章。”
他微微停顿,加重语气说道:“这件事至关重要,关乎汉东农村未来的经济走向。但我强调一点,一定要实地调查才能出报告,绝不能纸上谈兵,瞎折腾老百姓。咱们要深入了解各个乡村的实际情况,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劳动力状况等等,这些都要摸得清清楚楚。”
农业厅的一位厅长微微点头,认真记录下来。祁同伟接着说道:“比如说,不同的果树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差异很大。有些地方适合种苹果,有些地方可能更适合柑橘。如果我们不做实地调查,盲目规划,不仅浪费资源,还会让老百姓遭受损失。”
林业厅的一位厅长忍不住发言:“祁书记,您说得太对了。发展经济林业也是如此,不同的树木生长周期不同,对市场的需求也得把握精准,不然种出来卖不出去,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受挫。”
祁同伟肯定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所以,接下来你们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到各个乡村去。和农民聊,和当地的技术人员聊,掌握最真实的情况。然后根据这些一手资料,制定出合理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要考虑到种植和培育,还要涉及到后期的销售和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真正让农民增收致富。”
众人纷纷表示明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祁同伟最后总结道:“我们的目标是让汉东的农村不仅土地不再撂荒,还要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大家务必重视起来,脚踏实地去干,我期待看到切实可行的报告。”会议结束后,各位厅长带着任务迅速行动起来,一场关乎汉东农村经济新发展的调研与规划工作就此拉开序幕。会议结束后,农业厅和林业厅迅速贯彻祁同伟的指示,两单位紧密联手,积极筹备相关事宜。他们第一时间与汉东农业大学取得联系,说明来意后,汉东农业大学高度重视,立即选派了一批在果树种植、经济林业等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教授,组成了多个专业研究小组。
这些研究小组阵容强大,涵盖了土壤学、植物栽培学、农业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确保调研的全面性与专业性。每个小组都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调研工具,准备深入汉东省的各个乡村,展开细致入微的实地调研。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各个研究小组分别乘坐车辆,向着不同方向的乡村进发。一路上,专家们热烈讨论着即将开展的调研工作,对每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初步分析。
到达第一个调研村庄时,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候,对这些前来帮助他们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微笑着向村民们挥手致意,说道:“老乡们,我们这次来,就是想了解咱村的实际情况,看看能怎么帮大家把果树种好,把经济林发展起来,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随后,专家们兵分几路展开工作。土壤研究小组拿着专业的土壤采样工具,在村里的农田和山地里选取多个点位,采集土壤样本。他们仔细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位置、土壤外观等信息,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成分分析,以确定适合种植的果树和林木品种。
植物栽培学专家则穿梭在田间地头,观察现有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与正在劳作的农民交流。“老乡,你家这地之前种过啥?平时灌溉情况咋样?”专家一边询问,一边记录着农民的回答。同时,他们还向农民普及一些基本的种植知识和新技术,让农民对即将开展的种植计划有更清晰的认识。
农业经济学专家们则与村两委成员围坐在一起,详细了解村里的经济状况、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及劳动力分布等情况。“咱们村目前农产品主要卖到哪里?价格波动大不大?”一位专家认真地问道。通过这些交流,他们试图从经济层面规划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种植的果树和经济林能够为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
在另一个山区的调研点,研究小组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但专家们毫不退缩,他们背着沉重的设备,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爬,对每一片山林进行细致勘查。一位年轻的教授在勘查过程中不慎滑倒,但他迅速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笑着说:“没事,这点困难不算啥,咱们得把情况摸清楚,才能给乡亲们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研究小组在不同的乡村忙碌着。他们的足迹遍布汉东省的平原、山区和丘陵,每到一处,都与当地农民和基层干部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资料。这些第一手信息,将成为制定推动汉东农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也为汉东农村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充满希望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