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总部的技术评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在芬兰工程师严谨而内敛的世界里扩散开来。最初的审慎和怀疑,在亲眼见证了“蜂鸟一号”Soc展现出的、近乎“不讲道理”的性能和功耗表现后,正悄然转变为一种难以掩饰的惊讶、兴趣,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兴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启明芯的技术团队按照诺基亚方面的要求,继续留在埃斯波,配合对方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专项测试。而这些测试的结果,如同不断被揭开的宝藏,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诺基亚工程师们固有的认知。
场景一:续航能力的“魔法”
在一间专门的电池性能测试实验室里,诺基亚的工程师们将搭载了“蜂鸟一号”的启明芯参考设计板,与他们目前正在使用的、基于tI omAp平台(或其他主流供应商方案)的同级别功能机开发板,进行了严格的、同等条件下的续航对比测试。
测试模拟了多种典型的用户使用场景:连续GSm通话、GpRS背景数据连接下的待机、连续播放mp3音乐、以及运行J2mE图形游戏的混合负载。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pekka!Antti!快来看这个!”负责测试的工程师指着实时监控屏幕上的电池电量曲线,声音都有些变调,“启明芯的板子……在连续通话测试中,功耗比我们的参考平台低了将近30%!这意味着通话时间能延长至少三分之一!”
“mp3播放测试更夸张!”另一位工程师补充道,“它的功耗几乎只有我们平台的一半!这怎么可能?他们的音频解码效率这么高吗?”
“待机功耗更是……离谱!”最初那位工程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模拟GpRS网络连接的待机模式下,它的平均电流只有我们平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待机时间可能是我们的三倍!”
佩卡·萨洛宁和安蒂·科尔霍宁快步走到屏幕前,仔细核对着各项数据。他们知道这些测试都是在极其严格和标准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数据绝对可靠。但眼前呈现出的结果,依然让他们感到了强烈的震撼。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什么是最直观、最能感知的痛点?电池续航绝对排在第一位!而启明芯的“蜂鸟”,竟然能在所有关键场景下,都展现出如此巨大的功耗优势!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容量的电池,搭载“蜂鸟”的诺基亚手机可以比竞争对手拥有显着更长的使用时间! 意味着诺基亚可以在保证续航的前提下,设计出更轻薄、电池容量更小的手机! 意味着在未来的市场宣传中,“超长待机”、“持久续航”将成为诺基亚手机一个极具杀伤力的卖点!
“必须搞清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科尔霍宁这位技术狂人,立刻来了兴趣,他转向启明芯的工程师,“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在低功耗设计方面的主要技术吗?比如电源管理架构、时钟门控策略、以及那个…自适应电压调节(AVS)的具体实现?”
启明芯的工程师们(在得到陈家俊的授权后)也乐于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他们详细介绍了“蜂鸟”采用的多电压域设计、精细化时钟\/电源门控、以及由顾维钧团队主导开发的、具有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特点的集成pmU(电源管理单元)的架构。这些领先的设计理念和实现细节,让诺基亚的工程师们听得连连点头,暗自佩服。
场景二:“灵猴”的GUI加速魅力
在软件平台实验室,诺基亚的UI\/Ux(用户界面\/用户体验)工程师们,正在评估“蜂鸟”参考平台上运行的、启明芯提供的demo版手机操作系统(可能是一个基于Linux或RtoS定制的、带有流畅图形界面的原型系统)。
他们尝试着快速滚动长长的联系人列表,打开包含多个图标和文字的主菜单,切换不同的应用程序界面,甚至运行了一个启明芯工程师“附赠”的、基于J2mE开发的简单3d赛车游戏demo。
结果同样令人惊喜!
“太流畅了!就像在高端智能手机上一样!”一位负责UI设计的女工程师忍不住赞叹道,“菜单切换几乎没有延迟,列表滚动带有自然的惯性效果,连这个3d游戏的帧率都相当稳定!”
“这真的是纯粹靠那颗ARm9内核跑出来的吗?”另一位负责系统性能优化的工程师表示怀疑,“我们用同样的ARm9核,在软件渲染下,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
“这就是我们集成的‘灵猴’Gen 1 GpU核心的功劳。”启明芯的软件负责人小张微笑着解释道,“它接管了所有的2d图形绘制、图像合成、以及部分3d加速任务,将cpU彻底解放出来,专注于应用逻辑本身。我们还优化了图形驱动程序和GUI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硬件加速的潜力。”
科尔霍宁也饶有兴趣地体验着。他知道,用户界面的流畅度和美观度,对于提升手机的“高级感”和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而启明芯的方案,显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甚至超出了他们对一颗功能手机芯片的预期。
“这个GpU加速方案,很有潜力。”科尔霍宁对身边的同事低语道,“如果能稳定可靠,并且对整体成本增加不多的话,对于我们未来开发更具吸引力的用户界面,将是巨大的帮助。”
场景三:无惧“烂碟”的基带“神话”再现?
虽然这次测试的重点是数字部分的性能和功耗,但诺基亚的基带专家们还是忍不住想亲自验证一下传说中启明芯芯片那近乎“变态”的信号处理能力。他们要求启明芯团队,在网络模拟器上设置极其恶劣的、混合了强干扰、深衰落和高多普勒频移的“极限”信道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现有的平台通常会直接失去服务(No Service)。”一位诺基亚的资深基带工程师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
张建华沉着应战,启动了测试。
屏幕上,代表信道质量的指示瞬间跌入谷底。但“蜂鸟”芯片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立刻“投降”。它内部的“双模自适应接收”算法被瞬间激活,接收机增益、同步环路带宽、均衡器模式都进行了快速调整。虽然语音通话质量变得有些模糊不清(如同隔着厚厚的墙壁说话),GpRS数据速率也几乎降为零,但至关重要的是——信号没有中断!手机依然顽强地保持着与网络的连接!
当模拟的信道条件稍微好转时,芯片又能够迅速地恢复到正常的通信状态!
“……竟然…真的扛住了?”那位之前提出考验的诺基亚工程师,看着屏幕上顽强保持连接的信号指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个结果,再次验证了林轩当初坚持要针对复杂恶劣环境进行特殊优化的正确性!这种超强的鲁棒性,对于需要在全球各种复杂网络环境下稳定工作的诺基亚手机来说,价值巨大!
为期数天的技术深潜结束了。启明芯团队带着一身疲惫,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和自信,离开了诺基亚总部。他们知道,他们带来的“蜂鸟”,以其在功耗、性能、用户体验和稳定性上的全面惊艳表现,已经成功地打动了这些来自芬兰的、以严谨和挑剔着称的工程师们。
虽然最终的决策还需要经过诺基亚内部更复杂的流程和更高层级的拍板,但技术层面的认可,无疑是最坚实、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弗兰克·穆勒兴奋地向远在香港的林轩和赵晴鸢汇报:“Lin!Grace!好消息!诺基亚的技术团队对我们的‘蜂鸟’评价极高!科尔霍宁私下跟我说,这是他近年来见过的最具潜力的手机芯片方案!他们已经决定,将我们的方案纳入下一代中端平台(可能是内部某个重要的项目代号)的重点评估对象!并且要求我们尽快提供更详细的报价和量产计划!”
“太好了!”林轩的声音也带着一丝喜悦,“告诉他们,启明芯已经做好了全面合作的准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诺基亚最可靠、最强大的核心芯片伙伴!”
芬兰的坚冰,正在被“蜂鸟”扇动的翅膀所融化。启明芯征服功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场关键战役,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