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芳回到桌前,丢了个白眼,才重新坐下。
“臭小子,几个月不在,刚回来就知道阴阳怪气。”
说着,笑着解释。
“自打你爸带头,给你装修房子,然后又是亮子,现在他们团队,也算是小有名气,这不是又接了新活,趁着上班前,去见见房主么。”
秦青川不禁挑眉。
“我爸厉害啊,这是成了包工头了。”
杨桂芳啧吧着嘴,叹着气。
“什么工不工头,厂里不景气,一家子吃吃喝喝,不得挣钱么?”
秦青川站在铁炉旁,暖和片刻,准备去桌前。
一回身,瞥见小业子,正直勾勾盯着自己,心中一动,瞬间了然。
从兜里摸出五毛钱,递了过去。
“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拿着去玩吧,放炮小心点,要是被崩着,看我不揍你。”
“得嘞,三叔,你还不知道我么,奶奶都说,我跟你小时候一个样儿。”
小业子接过钱,那个美滋滋,丢下一句话,蹦蹦跳跳一溜烟跑没影了。
秦青川摇着头,忍不住轻笑。
“什么啊,就跟我小时候一样。”
嘀咕一声,来到桌前落座。
“妈,按理说,装修的变多,添置家具也会多,咋能效益不好呢?”
唐瑶瑶撇撇嘴,接过了话茬。
“款式不咋滴呗,别说大家瞧不上,就连咱爸都说,还不如你画的草图呢,四四方方,跟个古董似的。”
说着,想起什么,抬手抓住秦青川手腕,煞有其事接着道。
“三哥,你说说,他们厂长咋就不知道变通呢,咱爸拿着修改后的图纸去汇报,别的不说,工作积极吧,得,没被采纳,还被熊了一顿,把咱爸气得啊。”
杨桂芳冷哼一声。
“可就说么,厂里效益不好,职工给出主意,反倒落了埋怨,哪有这样的道理?”
……
三人闲聊着天,中午,又和秦满仓、秦青山、秦青泉,详细沟通。
除了秦青泉,有心思辞职单干,秦满仓和秦青山,坚决反对。
每月几十块工资,旱涝保收,不要太稳定。
谁知道单干后,有没有活,万一没有呢,全家喝西北风么?
“二哥,不要急嘛,再等等,不差一年半载,现在情况不明朗,买房装房的人太少,而且街上太乱。”
秦青川简单一句话,稳住秦青泉,转而换了话题。
“这边住不开,我和瑶瑶准备回三里河住,我要上班,留瑶瑶在家也不放心,妈,您老受点累,跟着过去住段时间吧。”
杨桂芳立马应下。
“成,我跟着过去,这边交给春萍和熙凤。”
下午,秦青川、唐瑶瑶,杨桂芳,连同李春萍,王熙凤,以及两个小家伙,一同前往三里河,打扫卫生,简单收拾。
有些人闹得越发厉害,秦青川不放心,又跟着跑一趟,把两位嫂子,给送回南锣鼓巷。
折腾一下午,晚上,早早在书房睡下。
……
次日,清晨。
秦青川哼着小调,悠悠哒哒,前往计委,逢人打个招呼,心情相当不错,就连收发室老王,也散了根烟。
走进办公室,屋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就连暖壶也有热水,很明显有人收拾,还帮忙打了水。
慢悠悠沏了杯茶,来到桌前,刚刚落座,准备点根烟,房门被敲响。
抬头,顺嘴一声,“请进。”
只见王爱军,领着孙立军,和李卫东,搬来半米多高文件,秦青川眼珠差点瞪出来。
“老王,这是什么情况?”
王爱军抿了抿嘴,耷拉着脸。
“秦科,您可算回来了,我是天天挨骂,整个人都快疯了。并轨完全按照您留下的时间表,一丁点差错都没有。谁知道,即便这样,还是四处起火,我又不敢拿主意,上面也不给决断……”
耐心听完,秦青川蹙眉询问。
“都有什么问题?”
说完,又摆了摆手。
“算了,我自己看吧,随后再坐下聊。”
……
待王爱军三人离开,秦青川把向苏老、张思敬汇报工作延后,认真翻阅着资料。
还没看几份,电话铃响起。
顺手放下铅笔,拿起话筒。
“您好,秦青川。”
孟德笑骂声悠悠传来。
“小秦,你啊,先别忙,过来给苏老汇报工作。”
秦青川笑了笑。
“这可不赖我,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半米多文件,我都快傻了,想着看完再过去呢。”
“行了,别扯了,先过来再说,苏老特别交代,上午除了你谁都不见。”
“那成,我这就过去。”
简单整理仪容,离开办公室,径直上楼。
来到秘书间,孟德没有废话,一挥手。
“先去见领导,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好。”
办公室。
苏老戴着老花镜,看着桌上几份文件,怔怔出神。
秦青川进来后,缓步上前,温声问好。
“苏老,完成任务,借调归来,向您报到。”
苏老缓缓抬头,扶了扶老花镜,凝视几秒,摇着头,连连感慨。
“好小子,天差点被你捅破,知道么?”
说着,起身,抬手示意。
“过来,沙发坐,给我好好说说。”
二人落座,孟德上好茶,便快速离开。
苏老翘着二郎腿,抽着烟,脸上笑意甚浓。
“说说吧,一个正科级干部,能让院里吵翻天,也是孙猴子闹天宫了。”
闻听此言,秦青川一怔,抓住‘院里’两个字,脱口而出。
“苏老,您可别吓唬我,咋还能惊动院里呢。”
“你说呢?”
苏老没好气一声,嘴角根本抑制不住,眸中满是赞许。
“小徐也真能沉得住气,昨天上午,工作汇报才传回,先是商务部,经委,再是院里,那个热闹啊,详细说说吧,到底干啥了?”
秦青川心生疑惑,狐疑反问。
“徐司长天天守着电话,之前就应该汇报过吧?”
苏老没忍住,轻哼一声。
“汇报个屁,老楚昨天骂了一天娘。
工作汇报谨慎、保守,情有可原,一直说进度良好,绝对能完成任务,突然吓唬人,谁能受得了?”
徐松江除了云老,谁也没细说,总感觉钱来得太快,生怕再吐回去。
电话以及电报,只说了个大概。
比如伦敦金收益良好,有十亿美刀进账;
比如和爱国企业家合作,准备抄底资产;
……
正如苏老所说,一惊一乍,忽高忽低,容易给领导留下浮躁印象,为官多年,徐松江清楚,尘埃落定再报喜,才是可堪大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