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文微微皱起眉头,目光落在眼前这个哭得梨花带雨、抽抽搭搭的小姑娘身上。
他缓缓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小姑娘那毛茸茸的小脑袋,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
小姑娘身子不停地颤抖着,声音也跟着哆哆嗦嗦起来:“官……官家,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您饶了我吧!”
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哀求,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
看到小姑娘如此害怕的模样,宋锦文心中原本的怒气不知何时竟然渐渐消散了。
此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语气温柔地问道:“小姑娘啊,别害怕。告诉余一人,你为什么要进宫来呢?
要知道这宫里当宫女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哦,瞧你这年纪,怕是只有十三四岁吧?”
虽说在安木王朝,人们普遍都希望早早就成家立业,但朝廷可是明文规定女子年满十七、男子年满十八方可成婚。
像眼前这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按常理来说还只是个孩子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安木王朝在当时算得上是少有的平均结婚年龄高于法定年龄的朝代。
究其原因,与那时日趋完善的科举制度不无关系。
众多寒窗苦读的书生们生怕沉溺于女色会影响自己在科场上的发挥,故而大多选择年岁稍长之后才娶妻成家。
正所谓“两袖清风岂敢误佳人”,他们这种行为或多或少对民间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当时社会的结婚年龄整体偏大,且基本无人敢于公然违背律法。
至于宋锦文当初和汪恭贤少年成婚,是因为当时还是他兄长哲宗皇帝管理天下,哲宗想要攻打西华国,但是担心万一打的艰苦损兵折将造成人口不足。
于是哲宗下令压低了结婚年龄,并且全面备战,这种临时政策并不能代表安木王朝的律法。
韦怡慎怯生生地抬眸,望着眼前这位如大哥哥一般俊朗的美男子,不知为何,心中那股原本强烈的恐惧感竟渐渐消散了一些。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如实说道:“家中实在难以养活我,无奈之下便只能送我入宫来了。”
对于这样的回答,宋锦文并未感到丝毫惊讶。
因为他对宫外的情况再清楚不过,只需从繁华热闹的都城汴京踏出城门,不必行得太远,大约走上八九十里路程,便能瞧见那些破旧不堪的农家小院以及过着紧巴巴日子、生活拮据的普通百姓们。
宋锦文时常思索,自己究竟为何要执意推行变法呢?
不正是为了能够亲手打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道乐土,一个人人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盛世么!
想到此处,他看向眼前这个娇小可人的小宫女,轻声问道:“那么,你叫什么名字呀?”
听到问话,韦怡慎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忆起了在家时父母所教导的应答之辞。只见她略作迟疑后开口答道:“小女子,哦不对。臣妾,韦氏怡慎。”
宋锦文嘴角微扬,将这个名字默默地记在了心底。而后,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来,轻轻捏了捏韦怡慎那粉扑扑的小脸蛋,随后便转身迈步离开了。
这时,一旁的一个小黄门见状,忙不迭地凑上前去,满脸谄媚地阿谀奉承道:“官家您似乎颇为喜欢此女,好这口的话要不今晚就安排她前往寝宫侍奉吧......”
谁知这话刚一出口,宋锦文脸色骤然一变,怒喝道:“休要胡言乱语!她还只是个孩子呀!”说完,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不过可能也算是两个人的不解之缘吧!很多年后,她还是给宋锦文侍寝了,并且生下来了本文女主,九帝姬宋婉章。
不过这和现在的她没关系,毕竟现如今宋锦文的第一个孩子还没有出生呢!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和普通宫女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