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仿佛眨眼间便已迈入了秋的门槛。素有“菊城”美誉的汴梁,每至秋日,道路两旁皆是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菊花。
它们或金黄似阳,或洁白如雪,或嫣红如霞,争奇斗艳地绽放着,将这座古老的城池装点得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遥想往昔,每逢此时,那风度翩翩的宋锦文必定会欣然出游,尽情欣赏这满城的秋色与芬芳。然而如今时过境迁,一切已然不同。
曾经那个自由自在的端王,现已登上皇位,肩负起整个国家的重任。政务繁忙的他,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随心所欲地漫步街头巷尾了。
但尽管如此,这位心怀天下的新帝仍计划着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些许闲暇时光,于汴梁城中畅游一番。
毕竟,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里不仅承载着他儿时的欢乐回忆,更是他治理国家的核心所在。
说来有趣,安木王朝的皇帝或许称得上是历朝历代最为热衷于微服私访之人。
只不过,他们的私访范围大多局限于都城汴梁罢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恐怕要归咎于安木王朝的皇宫规模着实较小,甚至可以说是略显寒酸。
想当年,太祖皇帝宋昂接管大周老郭家的皇宫之时,这座宫殿本就是由节度使的衙门改建而成。
除了巍峨庄严的大殿恰好正对汴梁的中轴线外,其余部分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其布局杂乱无章,连基本的方方正正都无法做到。
更有甚者,一些宫殿之间并未紧密相连,而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见缝插针地修建了些园林和小巧精致的院落。
原本太祖皇帝宋昂早已有意强行拆除皇宫周边的各类建筑物,以此来拓展宫殿规模,好使自身居住得更为舒适惬意。
然而就在此时,时任皇太弟且兼任京兆尹一职的宋逸,也就是日后的太宗皇帝站了出来,并向其进言道:“兄长啊,依小弟之见,这皇宫维持原状或许才是上策。
况且当下刚刚平定天下不久,实在不宜大规模地兴修各种工程呀!”
宋昂听闻此言后略作思索,深感所言甚是有理,遂打消了扩充皇宫的念头。
时光荏苒,待到宋逸执掌政权之时,尽管天下已然趋于安定,但他更是绝无可能去扩建皇宫了。
要知道,这位皇帝可是亲口说出过要与士大夫们共同治理天下这般话语之人呐!
更何况,居于汴梁城中的人们,即便是普通百姓,其中绝大多数皆与士大夫或多或少有些关联。如此一来,又怎能轻易施行强拆之举呢?
面对此种情形,别无他法之下,只能选择退而求其次之计。
于是乎,将皇宫内部的部分后宫职能部门安置在了那些于城市之中见缝插针所修筑起来的狭小院落之内。
例如那负责洗衣物的浣衣局、管理衣帽事务的衣帽办,还有掌管营帐陈设的帐设司以及主管宫廷女工制作的尚工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