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林尘在南疆所经历之事暂且按下不表,此刻,让我们将目光重新聚焦回繁华热闹、一片盛世景象的汴梁城。
这一日清晨,晨曦初露,温暖的阳光透过层层云层,轻柔地洒向大地,给整个汴梁城都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金色纱衣。
城中百姓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街道上车水马龙,叫卖声此起彼伏。
宋锦文,这位身着华丽朝服的天子,如往常一样,迈着沉稳而威严的步伐前往朝堂参加早朝。
朝会上,大臣们依照惯例,纷纷上奏禀报各地事务。宋锦文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专注,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陈词,并迅速做出相应决策,展现出一位君主的睿智与果断。
待朝会结束之后,他并未像往日那样径直返回寝宫休憩,而是突发兴致,决定在皇宫内悠闲地漫步一番,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他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缓缓前行,路旁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争奇斗艳,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
不知不觉间,他便来到了景色宜人、宛若人间仙境的御花园。
只见御花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
宋锦文信步走向一座精致的亭子,正欲入内稍作歇息,感受这片刻的宁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他不禁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小黄门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飞奔而至。还未等靠近亭子,小黄门便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官家,不好了,出大事了!”
待到小黄门跑到跟前,宋锦文定睛一看,发现他手中紧紧握着一个木制匣子。
那匣子上面不仅贴着封条,而且还粘着三根醒目的鸡毛。
在宫廷之中,众人皆知,三根鸡毛可是代表着十万火急之意!
再看这封信乃是来自西府元帅董志道之手,想必定是有万分紧急的军情传递而来。
宋锦文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从小黄门手中接过木匣子,毫不犹豫地撕下封条,而后轻轻打开盖子。
果不其然,里面静静躺着一封书信。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信件,动作轻柔得生怕稍有不慎便损坏了其中重要的信息。
接着,他又迅速撕开信封,展开信纸,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宋锦文原本平静的面容渐渐变得凝重起来,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当读完最后一行字时,他的脸色已然变得煞白,仿佛遭遇了晴天霹雳一般。
他深知,这绝非一般的军情,而是关乎社稷安危的重大变故。
紧接着,他来不及多想,立刻对身旁仍在大口喘气的小黄门下旨道:“速速召集诸位大臣,朝会继续召开,不得有误!
务必让他们尽快赶回朝堂。”
说罢,他转身急匆匆地朝着朝堂方向走去,脚步急促而沉重。
此时,不少官员刚刚在官署坐下,正准备看看邸报,询问手下押官和房科的工作进展,为新一天的公务做准备。
还有一些今天不负责当值的大臣,正在府里面琢磨着一会弄点什么娱乐项目,是去勾栏听曲,感受那婉转悠扬的曲调;
还是到酒楼吃点好的,品尝一些平常舍不得吃的特色美食。
但是,这些人的思绪很快就被打破了。他们或是被小黄门,或是被皇宫的侍卫匆匆叫走。
官员们自然是一脸懵,心中暗自疑惑,不是刚刚上完早朝吗?怎么又突然开朝会了?
这还算好的。有一位官员下朝后,换下朝服放进轿子,便迫不及待地前往青楼,与一位相好的姑娘寻欢作乐,白日宣淫。
由于通知的时候人手不够用,一些皇城的守卫亲兵也被派去通知大臣。
到了这位官员府邸一问,得知人不在,便询问府里的仆人他有可能在什么地方。
看到几位顶盔掼甲的军爷,仆人不敢怠慢,只得如实相告,老爷他可能去青楼了。
结果,这位官员正搂着小美人厮混得忘乎所以时,几个士兵突然破门而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他差点晕过去,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把这段时间干的亏心事想了一遍,以为自己的丑事败露,吓得浑身颤抖,面如土色。
这几个兵,也是作风粗鲁,给他披上衣服,架起来这个官员就走了,旁边的窑姐已经傻了。
看着架着人扬长而去的几个士兵,青楼的老鸨惊呼:“坏了,这位恩客还没有付钱呢!”但是她实在是没胆子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