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强攻由安木王朝精心建造而成的坚固堡垒,结果反倒让自己陷入几乎全军覆没绝境的状况,实在是多不胜数、频频发生。
要知道,一旦安木人成功地修筑起坞堡,并占据某个区域,那么这片土地基本上就算是归属安木所有了,这句话绝非戏言。
身处青唐一带的吐蕃酋长们此时真是苦不堪言啊!那位刚刚走马上任的吐蕃王,居然还自称为“佛子”,简直像个神棍一般。
这个神棍他不知为何,突然毫无征兆地对强大的安木王朝悍然宣战。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没过多久他竟然又撒手不管此事了,只是随意派遣了一名诸侯前来,责令这些酋长率领部众去对抗安木人。
如今回想起来,这一连串事件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稀里糊涂地就和安木王朝打起仗来了呢?
吐蕃的王廷远在那神秘而遥远的乌斯藏地区,或许这位所谓的吐蕃王正是看准了中原人士难以适应乌斯藏恶劣的高原环境以及稀薄的氧气条件,所以才胆敢如此肆意妄为地下达这样荒唐的命令吧。
毫无疑问,他这一系列的举动纯粹就是将这些无辜的酋长当作手中的棋子和炮灰来使用罢了。
尽管这些酋长们可能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但他们绝不是愚蠢之辈。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大家纷纷意识到:我们在这里拼死拼活地抵抗安木人究竟图个什么呢?
原本安木王朝根本就没有打算主动进攻吐蕃啊!
虽说过去双方在边境地带也曾偶尔发生一些小摩擦,但那也仅仅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冲突而已。
可是现如今呢,局势却发展到这般田地,现在天天龟缩在城堡里面吃没吃喝没喝。
想明白这个问题,这些吐蕃酋长决定喜迎王师,什么吐蕃人,我是安木王朝的附属势力。
于是很多吐蕃酋长直接投降了,毕竟那个不把他们当人看的吐蕃王不值得效忠。
有没有负隅顽抗的死硬派?当然有。
只是大部分都很惨,有的感觉打堡垒打不下来,就准备劫掠安木王朝的运输队。
但是好看就发现行不通。
因为安木王朝居然趁着这些人在城堡据守,在好多地方修了望所,而且在交通要道设了关卡,大路肯定不能走。
不过这些土生土长的酋长合计着,要不走小路偷袭?
于是说干就干,翻山越岭的准备来一波偷袭。
话说这其中有一位酋长,那可是身手矫健、行动如风啊!行动能力和指挥才能嘎嘎猛。
就在某一天,一队安木运粮兵正小心翼翼地经过一个幽深险峻的峡谷时,这位酋长率领着手下早已埋伏在此处多时。
只见他们占据着高处的有利地形,先是一阵密如雨点般的乱箭齐发,紧接着又扔下无数块大石头,砸得下面的运粮兵们抱头鼠窜。
待运粮兵们被打得晕头转向之时,酋长一声令下,放下事先准备好的腾梯,如猛虎下山一般冲杀下去。
而此时,那群可怜的士兵才如梦初醒,高喊着“敌袭”,但为时已晚,一个个都手忙脚乱起来。
酋长和他的手下则趁着这个绝佳时机,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很快便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酋长满心欢喜地命令人带上抢来的粮食,准备凯旋而归。
他抹了抹脸上的血:“这安木人也不过如此,儿郎们,这些粮食估计够吃一阵子了。”
然而,正所谓乐极生悲,当他们走到半道时,不幸还是发生了——他们竟然被远处的了望塔给发现了!
只见了望塔上的人又是拼命挥舞旗帜,又是急急忙忙地点燃狼烟向四周示警。
没过多久,四面八方就涌现出大批安木士兵,将酋长一行人团团围住。
面对如此困境,酋长等人虽然拼死抵抗,但最终也难以逃脱厄运。
至于他们的下场嘛,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被密密麻麻的弩箭射成了一个个“漏勺”。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既然知道有了望塔存在,为何不在一开始就把它端掉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座所谓的了望塔可并非只是一座单纯的高塔那么简单,而是由十几个人组成的一处小型防御工事。
即便你决定能够成功将其攻克,对方一旦遭受攻击,里面的人百分之百会立刻点燃狼烟请求增援。
到那时,被敌人重重包围的可能性反而会大大增加。
所以说,酋长没有选择去攻打了望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举啊!不然的话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