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童德高的详细汇报之后,宋锦文不禁喜笑颜开,他立刻提起御笔,亲自撰写起一道圣旨来。只见那圣旨之上龙飞凤舞地写道:“朕之安木王朝与吐蕃向来友好,互为友邦。
然而,如今竟有奸佞之徒谋逆犯上,弑杀兄长并篡夺王位,竟敢自封为佛子,如此狂妄之举实乃大不敬!
此等乱臣贼子贸然与我朝为敌,罪不可赦!若有人能将这佛子伪王之头颅取下献于朝廷,朕将赏赐白银一千两;
而那些愿意接受本朝册封,并同意设立乌斯藏监司以维护地方秩序、促进双方交流之人,朕定当全力支持,鼎力相助!”
这道圣旨一经颁布,便迅速由童德高和董志道派出使者传遍了整个乌斯藏地区。
一时间,这消息如野火燎原般扩散开来,当地各方势力几乎无人不知晓此事。
没过多久,那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吐蕃宗王们纷纷转变立场,表示无意与强大的安木王朝决裂,反而殷切期望着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实现双方和解。
于是乎,一轮又一轮紧张激烈的谈判随之展开,期间书信往来不绝于耳。
最终,经过数番艰苦卓绝的博弈,那位自称佛子的篡位者终究没能逃脱正义的审判。
其首级被无情斩下,尸首也被送往安木王朝,以昭示天下其罪行得到应有的惩处。
紧接着,乌斯藏监司得以顺利建立,同时新的吐蕃王也在众人的推举之下登上宝座。
至此,这场风波总算尘埃落定,圆满收场。
经此一役,安木王朝可谓收获颇丰。要知道,如今的吐蕃已然仅剩下乌斯藏这片土地,且王朝对于这个藩属国的掌控力度更是大大增强。
正因如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宋锦文心情愉悦至极,每每想到此事,脸上总是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不得不说,此番处理着实精妙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与宋锦文满心欢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华的国君李玄顺此刻正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原因无他,如今吐蕃已然示弱求和,而一直在暗中挑拨两国关系的西华无疑将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受来自各方的报复。
在西华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内,李玄顺心绪不宁地来回踱步,时而停下脚步长吁短叹一番。
尽管身为一国之君,但他看上去丝毫没有藩国君主的凶悍。
相反,他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绣金龙长袍,头顶乌纱帽,面容儒雅清秀,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文人墨客般的气质。
若不仔细分辨,还真以为他是从中原而来的翩翩公子,而非蛮夷之地的首领。
说起这西华的李家,其实与中原渊源颇深,可以算得上是中原的老朋友了。
虽说他们身上流淌着胡人的血液,但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
西华的百姓们不以放牧为生,而是勤勤恳恳地耕种土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虽然养牲口的数量大于安木,但是基本上都是圈养,种大麦喂羊。
不仅如此,就连这李家也对中原文化推崇备至,家中子弟皆熟读四书五经等经典着作。
虽说所用文字与中原略有不同,但大体意思相差无几。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似之处,使得西华的李家自视甚高,甚至以正统自居。
从政治制度到社会风俗,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西华处处都透着一股浓郁的中原气息,宛如一座位于西方的小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