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魔’都。”下飞机后,秦风脱口而出,这句诗词,与他此刻的心情竟是出奇地贴合。
万物复苏的三月,春意盎然。但这句诗词所描绘的“皇都”长安,与秦风此刻所处的上海,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魔都”一词,最早见于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着作《魔都》,书中描绘了旧上海的繁华与神秘,从此,“魔都”便成为了上海的别称,流传至今,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作为行动科的二把手,秦风此次前来上海,是为了参加学院内部由科学技术部召开的一场至关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级别极高,出席者皆为学院高层,其中包括对外部三大部门——战略情报部、外交联络部和科学技术部的所有部长和主管。
顾文山作为战略情报部的部长,自然位列其中。与他们同机抵达的,还有谍报科的主管林芷乐。坊间传闻,这位容貌姣好,却年过三十二仍未婚的女子,行事作风雷厉风行,不近人情。虽然同属学院,但秦风与这位谍报科的话事人几乎从未谋面,对其印象也仅限于此。
秦风本想主动上前打个招呼,增进一下同事间的感情,却没想到林芷乐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便以一种极其冷淡的姿态结束了这次短暂而尴尬的寒暄。
抵达魔都的三人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出租车上,初次参加如此高规格学术会议的秦风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经验丰富的顾文山部长一眼就看出了秦风的紧张,笑着打趣道:
“秦小兄弟,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吧?是不是感觉压力山大?”
秦风尴尬地挠了挠头,脸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沉默成了他最好的回应。
“放轻松,不过就是一个会议而已,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顾文山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香烟,熟练地叼在嘴上,打火机刚要靠近,却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凉意。他下意识地通过后视镜望去,只见林芷乐正静静地注视着自己,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看穿人心一般。
顾文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点燃香烟。车厢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只有出租车行驶在上海繁华街道的声音,以及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声,在车厢内回荡。
抵达研究院后,三人依次将学院专属身份牌递向大楼入口处的识别器。冰冷的金属识别器发出轻微的“嘀”声,验证身份。只有通过验证,才能获得进入研究院的许可。
研究院的安保人员,几乎清一色是退伍军人,他们眼神锐利,动作敏捷,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有的军人气质。每一个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安保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背景调查和层层筛选,只有通过最严格的审核,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顾文山看着这些训练有素的安保人员,意味深长地感叹道:“看来,迪拜那次事件,确实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啊。”他的语气中,既有对安保措施的赞许,也隐含着对迪拜事件的反思和担忧。
通过验证后,放行的警卫会给每一位通过验证的访客发放独一无二的现场生成的识别牌,上面印有访客的姓名、年龄、职位等信息。这里的访客是指不在研究院工作但隶属于学院的人。研究院内所有人员都必须佩戴识别牌,这是最基本的规章制度。即使警卫一时疏忽,遍布研究院各个角落的监控系统,也会将所有违规行为记录在案。
一位警卫彬彬有礼地将识别牌递给秦风:“会议室在地下三层,请佩戴好您的识别牌,这边有电梯。”
秦风接过识别牌,仔细端详着上面的信息:“秦风,26岁,对外战略情报部行动科副主管……”照片上的他,穿着和现在一模一样的衣服。
“这照片居然是实时生成的,真够先进的!”秦风不禁赞叹道。
顾文山呵呵笑道,“好了,把识别牌挂上吧,”三人在警卫的指引下,走进了通往地下三层的电梯。
电梯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明亮的走廊,无数身穿白色实验服的科研人员在走廊里穿梭忙碌。有的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一边享用着咖啡和茶点,有的则脚步匆匆,时不时地看一眼腕表,还有的推着手推车,车上堆满了各种实验器材,在人群中穿梭,宛如熙熙攘攘的集市,充满了活力和紧张感。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以及一丝消毒水的味道。
在警卫的引导下,三人来到一间专属的高级别会议大厅。大厅入口处,临时搭建起一座严密的安检通道,任何进入会议室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安检,以确保不会携带任何窃听器或其他间谍设备。考虑到搜身工作的便利性,安保人员中特意安排了女性安检人员。
“请配合我们的工作,谢谢您的理解。”安检人员面带微笑,语气温和而坚定。与那些在服务行业工作的安保人员不同,这里每一位安保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背景调查和心理评估,力求确保他们能够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中立性,避免因个人偏见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秦风主动配合安检工作,整个安检过程井然有序,仅仅两分钟便顺利完成。就连他的手机,也必须接受严格的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这严密的安检措施,让秦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也让他意识到,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远超他的想象。
进入会议室后,秦风依然感到莫名的紧张。会议室的灯光偏冷,空调送出的冷风,似乎也比外面的更冷一些,这冰冷的气氛,更增添了几分压抑感。他们按照座位上的铭牌,找到了为对外部成员预留的席位。整个扇形会议室,座位数量不超过四十个,而对外部成员,就占据了十几个席位,这足以说明对外部在学院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在这陌生的环境中,秦风一眼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他的老师,周华荣部长。周部长是学院对外联络部门的部长,他的助理林薇也陪同在侧。
“周老师!”
秦风惊喜地喊了一声,他快步走到周部长面前,与老师热情地拥抱在一起。见到得意门生,周部长也很高兴,他借此机会,向其他与会人员介绍了秦风。当得知在迪拜事件中成功营救出走派大总管的人,就是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时候,在场许多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就连之前没再与他有什么来往的林薇,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秦风在众多前辈面前露了一手,会议也即将开始。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等待着会议的开始,心中却充满了忐忑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