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摧毁掉拦路的坦克后,3连继续向盘踞在镇子东侧的叛军阵地纵深穿插。
随着装甲部队逐渐逼近霍塔镇中心,原本空旷的街道上开始出现平民的身影,他们或衣衫褴褛,或面黄肌瘦,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艰难求生。
这些人中,有些是冒险出来寻找食物和饮用水,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存。
有些则怀揣着渺茫的希望,试图在被战火摧毁的医院废墟中找到些许药物,来救治生病的家人。
还有一些人,眼神空洞,步履蹒跚,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或许是失散的丈夫,或许是走失的妻子,又或许是下落不明的孩子。
每一个身影都像是一道伤疤,深深地烙印在这座饱经战火摧残的城市之上。
当哈伦少校率领的政府军装甲部队出现在街道尽头时,这些原本就已惊恐不安的平民们,像是被猎人惊扰的鸟群,四散奔逃。
在他们眼中,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叛军,都意味着杀戮与毁灭。
无处可逃的平民们只能选择躲回家中,紧闭那摇摇欲坠的门窗,祈祷着真主安拉或是耶稣基督,能够早日结束这场噩梦般的战争。
哈伦回到了指挥车上,他默默地注视着那些四散奔逃的平民。
这样的场景,即使再看上一百次、一千次,他的内心依然会泛起难以言喻的沉重。
他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叹息,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看到一个正在崩塌的世界。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断壁残垣。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已是满目疮痍,随处可见被炮火摧毁的楼房、破败不堪的道路和公共设施。
士兵们不时还能看到倒在路边的尸体,有些甚至已经开始腐烂,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而被遗弃的汽车残骸,像是一座座金属坟墓,静静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一个裹着头巾的年轻母亲,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从车旁经过。婴儿的啼哭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撕心裂肺。
而那些早已食不果腹的饥民,则用麻木而空洞的眼神,注视着隆隆驶过的装甲车队
哈伦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曾几何时,他的祖国,也曾拥有过繁荣与昌盛。
首都大马士革车水马龙,阿勒颇古城游人如织,帕尔米拉的棕榈树在沙漠中摇曳生姿......
那一派欣欣向荣、万物竞发的景象,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那时的哈伦,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正在经历着怎样的变革,电视新闻里那些关于政治的争论和街头巷尾的游行示威活动,对于一个懵懂的青少年来说,远没有足球和游戏来得有吸引力。
直到内战全面爆发,哈伦进入到军校,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在军校的日日夜夜里,通过对战争局势和国际关系的深入学习,他才逐渐明白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剧变,以及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他的思绪还没有走多远,下一场战斗又要开始了。
部队行进了没多久,他们就又遇上了一小股驻扎在马路边的叛军。
这些叛军依托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架设起了机枪和陶式反坦克导弹,试图阻止3连的前进。
显然,这些叛军已经获悉了哈伦的作战意图,并提前在这条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
打头的bmp-1步战车驾驶员凭借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了战术规避动作,他猛打方向盘,试图规避即将到来的攻击。
这名驾驶员曾在多次战斗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丰富的经验让他拥有了野兽般的直觉。
果不其然,就在这辆老旧的bmp-1步战车笨拙地调转车头时,街道对面一处二层民房的窗口,火光一闪,一枚美制陶式反坦克导弹拖拽着橘红色的尾焰,伴随着刺耳的呼啸声,向3连的车队袭来。
尽管驾驶员已经提前进行了机动规避,但这枚陶式导弹依然锁定并精准地命中了这辆bmp-1步战车的侧面装甲。
“轰——!”
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这辆满载着士兵的步战车瞬间被火光吞没,距离爆炸点较近的几名政府军士兵甚至还没来得及发出惨叫,便被掀翻在地,生死未卜。
哈伦少校的内心在滴血,这已经是他今天损失的第二辆步战车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全连近四分之一的装甲力量顷刻间便化为乌有。
战争的残酷性,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隐蔽!立刻寻找掩体!不要再给对面瞄准我们的机会了!”
哈伦的怒吼声通过车载无线电,迅速传遍了整个车队的通信频道。跟在后面的几辆bmp-2步战车迅速做出反应,纷纷躲进了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后方,寻找掩护。
战车内的政府军士兵们也纷纷跳下战车,他们手持AK-74m突击步枪,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他们迅速占领了附近一栋看似已被废弃的居民楼,并在二楼和三楼的窗口架设起了pKm通用机枪,寻找有利地形,随时准备应对叛军可能的突然袭击。
哈伦推开指挥车的舱门,跳下战车,亲自来到街道拐角处。他举起手中的8倍军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叛军的防御部署。
通过望远镜,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敌方阵地的情况。粗略估计,在这个街区路口,至少有一个班的“叙利亚自由军”士兵在把守。
除了隐藏在民房中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小组,哈伦暂时只看到六名叛军士兵的身影。
这些叛军士兵的军纪似乎并不严明,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似乎还在谈笑风生,庆祝着刚刚击毁的那辆政府军装甲车。
“该死的杂碎们,我马上就过去把你们全部送上天!”
哈伦少校咬紧牙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考着对策。就在这时,他的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小鬼!别乱动、给我乖一点!”
一名年轻的政府军士兵,正提着一个七八岁男孩的衣领,骂骂咧咧地走向哈伦少校。他的身后,另一名士兵则抱着一个更小的女孩,看样子只有四五岁。
哈伦扭过头望去,士兵们将这两个小孩带到了他面前,他皱了皱眉,没等士兵开口便呵斥道:
“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为难两个小孩子?”
两个大头兵愣了一下,赶忙将小孩放了下来,其中一人讪讪答道:“长官,这两个小孩鬼鬼祟祟地躲在那栋空楼里,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我寻思着......”
他的话还没说完,小女孩的肚子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咕咕”声,在这寂静的战场上,显得格外清晰。
哈伦少校看了看那名年轻的士兵,又看了看眼前这两个加起来年龄还不到他一半的孩子,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压缩饼干,递给了那个正眼巴巴地望着他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