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江的浊浪拍打着锈迹斑斑的闸门,陈凡抓着安全绳悬在闸体裂缝处,强光手电照进混凝土剥落后的钢筋丛。水利专家老谢举着声呐仪的手在颤抖:\"共振频率异常,这结构最多撑三天!\"
\"陈书记!\"防汛办主任王磊踩着泥浆跑来,\"临州上游三座水库突然加大泄洪量,青江水位每小时上涨8厘米!\"他递来的传真纸上还沾着雨水,临州防汛办的公章旁潦草地写着\"按规程调度\"。
陈凡的皮鞋陷进闸顶平台的淤泥里,摸出手机才发现有七个未接来电。回拨键还没按下,对岸临州地界突然亮起探照灯,两艘工程船正在江心抛投沙袋。
\"他们在堵我们的泄洪道!\"老谢举起夜视望远镜,\"船尾有长明集团的标志...\"
刺耳的金属撕裂声打断了他的话,闸体东侧混凝土块轰然坠江。陈凡被安全绳勒得撞在观测井外壁,腰间对讲机传来周正阳的吼声:\"武装特警已控制暗渠入口,但集装箱密封阀开始泄露!\"
防汛指挥部里,十二块监控屏幕同时闪烁红光。陈凡抓起红色电话正要请示,市长专线抢先响起:\"省委组织部防汛督导组半小时后抵达,你亲自接待。\"
\"现在最需要的是水利专家!\"陈凡的指节叩在流域图上,\"我申请调用省防汛物资储备库的钢制闸门!\"
\"小陈啊,\"市长的声音突然压低,\"督导组带队的是干部二处的林处长。\"
滂沱大雨中,三辆中巴车碾过临时铺设的钢板路。陈凡递伞时注意到林处长皮鞋上沾着的花瓣——那是省委大院特有的西府海棠。
\"请专家先看险情。\"陈凡推开要汇报的王磊,将督导组引至观测台。老谢正用地质锤敲击取样岩芯:\"98年的维修工程根本没更换主筋,只是刷了层新水泥...\"
林处长忽然弯腰捡起块混凝土碎渣:\"这粗骨料粒径不达标啊。\"他转向随行的工程师,\"我记得九十年代省建工局有批劣质建材案?\"
警报声打断了对话。西岸护坡出现管涌,浑浊的水柱喷起三米多高。陈凡抄起扩音器:\"抢险二队装填黏土,三队准备反滤围井!\"转身时看见林处长正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深夜的指挥部飘着泡面味,陈凡对着保险柜里的老图纸皱眉。泛黄的《青江闸除险加固方案》审批栏里,白鹤鸣的签名压着\"特事特办\"的印章。财务凭证显示当年工程款分三十四次转入不同账户,最近一笔竟在三个月前。
\"陈副书记,\"林处长无声无息出现在门口,\"方便看看群众安置情况吗?\"
安置点里飘着消毒水味道,陈凡弯腰查看行军床上的被褥厚度。穿睡衣的大娘突然抓住他的手:\"领导,我孙子的哮喘药还在家里...\"他摸出车钥匙:\"小张,开我车带这位阿姨取药,记得走东侧山路。\"
林处长翻着安置登记表突然发问:\"怎么没有启用镇中心小学?\"
\"教室里有危化品残留。\"陈凡点亮手机照片,上月消防演练时拍的处置画面清晰可见,\"白鹤鸣委员捐赠的'消毒液'实际是工业乙酸。\"
暴雨在凌晨转成细雨,陈凡在闸顶陪同督导组查看险情时,发现裂缝处贴着张泛黄的符纸。老谢脸色骤变:\"这是当年施工队搞的镇煞符,他们早知道工程质量...\"
对讲机突然传来惊呼:\"集装箱泄露蓝色粉末!\"陈凡抓过防毒面具就往暗渠跑,林处长竟也跟了上来。幽暗的隧道里,周正阳举着辐射检测仪的手在颤抖:\"γ射线值超警戒线两百倍!\"
\"立即疏散周边五公里群众!\"陈凡刚要拨号,林处长按住他的手:\"用我的卫星电话,直通省军区防化团。\"
黎明前的江滩上,防化兵搭建的隔离帐篷泛着冷光。陈凡在临时指挥部嚼着提神含片,忽然发现白鹤鸣的秘书混在记者群里。他抓起防汛办刚截获的通讯记录:\"三个陌生号码在险情发生后频繁联系临州方面...\"
\"陈书记!\"王磊撞开帐篷,\"水文站预报洪峰提前六小时到达!\"
钢制闸门运输车陷在十公里外的泥潭时,陈凡正在接省防总的视频会议。屏幕里的白鹤鸣义正言辞:\"我建议启用备用泄洪区,虽然会淹没河湾镇部分农田...\"陈凡突然插话:\"您名下的农业保险公司,去年刚推出泄洪区专项险吧?\"
督导组离开前,林处长单独留下个牛皮纸袋:\"这是群众写给省委的联名信。\"最底下那封的邮戳显示寄自临州,信纸上的油墨味与暗渠里发现的文件相同。
抢险队成功安装闸门那刻,陈凡在指挥部门口发现个烟头——白鹤鸣秘书常抽的苏烟。监控显示此人昨夜接近过水文监测设备,而实时数据此刻显示水位异常下降。
\"他们在上游筑坝!\"老谢指着卫星云图上的阴影,\"制造水位下降假象诱使我们关闭新闸门,等真正洪峰来时就...\"
陈凡抓起安全帽冲进雨幕,隔离带外忽然传来刺耳的急刹车声。白鹤鸣的奔驰车横在警戒线前,车窗降下露出阴沉的微笑:\"陈副书记,省博物馆的香炉检测报告该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