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还没到昆明。
就看到刘子远带着一营新军出来迎接。
“恭贺殿下北伐大胜,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子远喊完,几百士兵也齐声高喊。
李定国下了车,看着刘子远。
“别搞这套!昆明现在情况如何?”
“各地士子总计一万余人,都在昆明等待科举考试开始!礼部侍郎汪国泰从汉兴城赶到昆明,已经拟好题目,等待殿下审核!”
李定国有点累了:“让汪国泰自行决定就好!”
在后世已经被扫进垃圾堆的八股文,却是这个时代最高效最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
八股文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一种文章体裁方式!是在唐宋科举基础上选择的最优解。
唯一有问题的是答题需要遵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诠释,不得自由发挥。
所以,这次科举之前,李定国交代过,本次开科取士,所有秀才都可以参加,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的,需要有秀才功名,李定国这里都认为其有资格参加这次科举。
科举答题依旧采用八股文形式,不过内容不限制,不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也不限于某部集注!
刘子远嘿嘿笑着,跟着李定国身后,几百新军拿出准备好的东西,自发充当仪仗队。
“不说说了,不要搞这些吗?”
李定国有些不满。
“殿下,天下士子齐聚昆明,殿下回来,如果没有响应的仪仗,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
李定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个时代上下尊卑是深入人心的,刘子远说的确实也有些道理。
以前无所谓,现在都要开科取士了,这就意味着李定国治下是一个新朝,新朝自然要有新气象。
李定国没有继续呵斥,那就是默认了。
刘子远满心欢喜。
“殿下,您原先的晋王府已经重新腾出来了!”
“胡闹,里面不是设置了科学院吗?”
李定国皱着眉。
“科学院目前学子没有那么多,在晋王府太浪费了,已经迁至沐王府!就是原先沐家的府邸!”
沐王府?那不是沐剑屏家吗?
李定国转头看了一眼沐剑屏。
沐剑屏愣了一下:“我家……能改成科学院,用文气滋养那座府邸,若是父亲知晓,也定会感到欣慰!”
那就没问题了……
不过这种先斩后奏的方式让李定国有些不满。
他继续往里面走着。
刚入城,街道两边数千百姓高呼万岁……
李定国骑在马上,挥手致意。
“晋王回来了……”
“有晋王在,这昆明就固若金汤!”
“晋王千秋万代!”
百姓喊什么的都有。
这时前面过来一个仪仗队,为首是汪国泰,林大川,张九如,秦臻堂,四大朝堂的元老。
这是搞什么啊?
李定国觉得心里有些不安。
仪仗队后面有个轿子,周箬坐在轿子里,心情激荡。
她手里捧得是新元帝的印玺,还有一袭龙袍,以及一封《禅让懿旨》,这是她作为大明太后最后的价值。
周箬心里是感激李定国的,只是可惜自己儿子命不好,前几天,朝廷里的大臣都来找周箬。
“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大明宗室凋零,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只有晋王殿下……我等欲劝进,需要太后的配合!”
周箬没有丝毫迟疑,表示愿意配合。
毕竟现在李定国还是名义上的大明晋王!
李定国看到仪仗队之后一愣。
随即看到仪仗队停下,周箬一身盛装从辇车上下来。
大臣们立刻跪倒在地:“臣……等拜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箬此时一身华贵,整的李定国有些不会了。
“晋王接旨……”
一个宫女高声喊道。
李定国犹豫了一下,下马,躬身行礼:“臣,李定国回来了,拜见太后……”
周箬站在辇车上,手持一封明黄色的圣旨。
清了清嗓子,原本按照汪国泰他们的意思,这份诏书应该让太监读的,但是周箬坚持自己宣读,汪国泰他们也只能应下。
“大明慈圣仁孝皇太后周氏 谕中外臣民:?哀家遭逢巨变,泪尽蛮荒。皇帝龙驭宾天,骸骨未归;宗庙倾危,胡尘未扫。每念烈祖开基之艰,思孝陵松柏之泣,五内摧裂。然国不可一日无主,今晋王李定国,荷天景命,拯溺存亡,当承大统以续朱明之火。”
咨尔晋王:
尔以边将奋身,护驾于昆明溃围之际;
尔以孤忠砥柱,开疆于南域三省之时。
尔以汉臣定海,驱虏于秦豫湖广之间!
瘴疠不夺其志,播迁未改其诚。
三军呼为“再生父”,百姓仰若“小武侯”。
昔汉光武起于南阳,昭烈帝兴于巴蜀,皆以疏属继大宗。今朱室遗胤零落,而尔功盖萧曹、德比伊霍,若固守臣节而弃神器,是置华夏于水火也!
天命攸归,三辞弗许:
一让:晋王请立思宗遗孤,然虏骑环伺,遗孤无处可寻!
二让:晋王请归政于潞王,然舟山远遁,早丧于鞑虏手中。
三让:晋王欲奉哀家垂帘,然妇人岂可代乾纲?此取祸之道也!
今取洪武宝玺、成祖征袍付尔。尔其合郑氏舟师、夔东十三家,戮力北进,雪甲申咒水之耻!朱明列祖之灵,必佑尔廓清寰宇。哀家自削簪珥,退守桂龙为帝陵洒扫,此生不复入应天。
诏下之日,即行大礼。
新元元年八月 懿旨”
李定国听着周箬的声音在空气中震荡,字字句句都好像在泣血!
这居然是一封‘禅位诏书’,可是……怎么来的这么突然?
周箬读完诏书,远远的看着李定国。
李定国也看着周箬。
“晋王……请上前来!”
此时,周围虽然满满都是人,但是却极其安静,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在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刘子远握着拳头,成了……
成了,在万千士子,亿兆百姓的见证下,周箬代表朱明,禅位于李定国。
这下看殿下还能不登基?
不登基怎么安定天下?怎么安抚民心?
李定国来到周箬面前:“太后,瘦了!”
周箬手里捧着龙袍和玉玺:“晋王……这天下交给你了!”
(感谢【伤】、【爱吃甘草杏的韩大小姐】送的礼物,谢谢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