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二年十月,金国天聪汗皇太极亲率数万大军,由沈阳往西至老哈河,溯河而行,向南进入蓟镇北部的燕山地区。随后以朵颜人为向导,轻松穿过数百公里的险峻山区,在老河兵分三路,于当月二十七日接连袭破喜峰口的三个子关,即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从而避开了明朝重兵设防的山海关、宁远(今兴城)、锦州防线,一举攻入明朝京畿重地,史称\"己巳之变\"。
初四在都尔鼻地区,后金军汇合了第一支参战的蒙古军队,由扎鲁特部的台吉色本、桑图、哈马盖三人率领。初六,蒙古巴林部贝勒色特尔色棱,率兵来会十一日越过辽河。十五日,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图梅、孔果尔老人、达尔汉台吉、希讷明安戴青、伊儿都齐、乌克善、哈坦巴图鲁、多尔济、两桑阿尔寨、索诺木、拉布希喜、穆寨、巴达里绰诺和、在达席里、达尔汉洪巴图鲁、色棱、拜斯噶尔、额森、达尔汉卓里克图,达尔汉台吉之子等二十三贝勒率兵来会。后金军仍旧是沿着老哈河逆流而上,渡过英金河。十九日,驻跸苏布迪塔。苏布迪塔,是朵颜喀喇沁的首领。苏布迪同时还兼任明朝朵颜三卫都指挥使,不过是个墙头草,一直在明朝、蒙古、后金,以及喀喇沁本部之间摇摆。随着察哈尔林丹汗西进,朵颜部已经彻底倒向了后金。而明朝方面竟然对此一无所知,袁崇焕还信誓旦旦地向崇祯皇帝保证,苏布迪将成为“陛下的肉长城”,这也是当时朝廷对燕山不设防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袁崇焕的确该死。如果不是袁崇焕的骚操作,只要提前一二天发现皇太极的进军,明朝都可以在很大程度是避免己巳之变。
二十四日柳河口分兵三路:分别由岳托、济尔哈朗、阿巴泰、阿济格四台吉,拣选每牛录精锐甲兵十人及蒙古科尔沁诸贝勒兵、察哈尔、喀尔喀蒙古诸贝勒之兵、蒙古八旗兵中精强者分二路前进。由济尔哈朗和岳拖率领攻打大安口;阿巴泰和阿济格领兵进攻龙井关;皇太极率本部随后攻克洪山口。二十七日夜里,三路大军几乎同时达成攻占各自目标关口的作战目标。
十一月初五,遵化城内奸纵火,遵化城陷落。初七,三屯营也跟着陷落。
皇太极从沈阳出发开始计算,到破口入关,共计日程二十五日,实际行军十九天,平均每天行程均在50公里左右。明朝的京畿核心区域,
处在后金大军的兵锋之下。而明朝如同一个熟睡的巨人,直到十月二十七日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接连失守之后,才得到消息。己巳之变标志着,明朝重金打造的宁锦防线,彻底成了摆设。此后皇太极多次绕道蒙古,从大同宣化等不同的地方多次入关,肆意攻入明朝的腹地,劫掠人口资源。
崇祯在脑子里仔细的算了一遍又一遍,回想那段历史。己巳之变,影响深远,所以崇祯之前看多很多次。
崇祯带着几个军长,在袁可立的陪同下,悄悄的离开北京,直奔遵化三屯营而去。
没有通知本地驻军,崇祯几人就直接越过三屯营,到达洪山口和龙井关,仔细观看了关口地形之后,众人又观看了周边的地势地形。二天之后,崇祯等人才踏上回程的路。一路上没有惊动任何人,知道离开之后,三屯营总兵朱国彦才接到下面的报告,说皇帝来过,然后又走了。
“难道自己的事情被发现了?”
朱国彦在心里泛起了嘀咕:
“那个总兵不吃空饷呀,自己又不是唯一的一个。”
虽然很害怕,但还是写了一封奏疏发往北京。
“朕之前和大家说过,太祖爷曾经告诉朕,今年的十月底,皇太极就会绕过宁锦防线,从长城入关。地点就是喜峰口下面的关口龙井关、红洪山口和遵化(大安口),在夜里突然突袭,攻占三地。前二天朕也带着你们实际查看了地形地貌,你们都来说说,我们该如何御敌?”
勇卫军第一军的帅帐里,崇祯、张嫣、袁可立、李邦华还有几名军长在一起商议围歼皇太极的计划。
“陛下,您真的确定届时皇太极从此地叩关?臣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呀。”
“陛下您看,按照您说的皇太极十月初从沈阳出发开始计算,也就是二十天的时间,这一路上基本上就没有路,多数都是崇山峻岭,还要日行百里。臣还是不太敢相信呀!”
众人之间,除了崇祯和张嫣,其他人都觉得是不是皇帝又被邪魔附体了?
“朕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开玩笑的,各位爱卿。为了出现偏差,朕已经安排专人去沿途的几个要地去查验了。届时只要皇太极有此动作,朕立马就可以知道了。另外,大家就权当这是一次兵推演习,你们假设皇太极这么做了,你们该如何应对?”
崇祯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吧,只能含糊其词的蒙混过关。
“建奴人口不多,这次皇太极亲率三万八旗精锐,还有五万多蒙古八旗兵,可谓精锐尽出。这次朕要的是聚歼,而不是击溃。你们好好想一想,该如何应对?有一个问题你们考虑清楚,建奴的野战能力和越野能力超过我军,也就是说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建奴跑上山,我们的兵士是追不上的。建奴可以分散突围,然后再聚兵后撤,再以后的时间里,随时可以越过长城,入关劫掠。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末将认为调第一军秘密进驻遵化外围;第二军埋伏在洪山口西侧;第三军埋伏龙井关东侧。第四军秘密进驻三屯营。第五军进驻遵化的西北侧;第六军作为预备队,随之支援各个方向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
“如果要全歼来建奴,就只能放建奴入关。建奴叩关成功,下一步必然会想攻占三屯营,然后兵锋直至京城。所以放任建奴叩关,主要就是可以让第五军截断建奴的所有退路。等待建奴进攻三屯营的时候,第五军分兵夺回洪山口和龙井关,堵住遵化方向的退路。”
“只是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之前的守备将士可能要出现巨大的伤亡了。”
卢象升站了出来,说道:
“另外陛下可以下旨调动关宁铁骑从燕山北麓,顺着建奴来时的路,向南攻击。”
“陛下,老臣认为不应该调关宁军,而是让关宁军北上,攻占广宁,进攻辽阳,然后进攻沈阳;同时令毛文龙部攻占义州镇江,然后向南攻占辽东半岛。登莱水师同时攻占盖州,然后向南,配合毛文龙部攻占辽东半岛。”
袁可立补充道:
“如果那样,现在就需要对毛文龙部和登莱水师进行兵员和给养的补充。”
“寇可往吾亦可往!皇太极既然想来北京,那我们就去沈阳!”
“陛下,龙井关和洪山口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所以末将以为应该下马,单兵携带武器就不可能那么多了。如果陛下皇太极叩关的假设成立,那么进驻遵化的第一军要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方便从西线对第五军进行补给。”
“朕已经安排科学院制作更多的地雷,用于阻止蒙古骑兵的冲锋。第五军在夺取洪山口和龙井关之后,在建奴后退的路上,尽可能多的密集埋设地雷。朕为此准备了一年半的弹药储备。”
“打仗,朕不如你们专业。朕历来奉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原则。怎么打仗是你们的事,朕能做的就是给你们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只有打赢了这一仗,朕才能接下来的事情。如果打输了,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崇祯觉得关于打仗,自己还是少掺和比较好。
“就是掏光家底,卖了紫禁城,朕这次也要全歼来犯的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