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河书屋 >  尘途雕弓落 >   第189章

惟公难得眼眸放空,悠远的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只是一瞬又回到了现实中来,震声说道,

“营丘衡甫说起了一桩公案,若非如此,只怕无人知晓将我等推落泥淖的究竟是何人的大手笔!”

营丘栿?

宗淑似有所悟,只是惟公接下来的话,还是让他感到四肢百骸都好似冰冻一般,只觉得寒彻骨髓,即便是这炎炎夏日,却也觉得这晦暗的书房好似冰窖一般。

原来彼时,杜溢乃是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位居首辅,次为狐昌齐,再次为营丘灏,然后是鹤定国,当时炎夷益以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外放大府,鹿中殊为枢密使,士悦为参知政事,横玮、毕士元为枢密副使。

士悦之所以于宣宗病榻侧以移桥案试探风向,也是基于当时的政府格局。诸相之中,杜溢乃是坚定的新政支持者,狐昌齐也是倾向新政之人,至于鹿中殊乃是士悦的恩主,应该说正是鹿中殊的支持,士悦、横玮、阳攸、毕士元等人才脱颖而出,最终得意跻身朝堂,至于宗放、承守真、子庚节等人物也是因为与鹿中殊交好或者师从之,故而也因为志同道合而促成新政。

也就是说即便宣宗因为朋党斗争或者伪书案,对于士悦等人有了隔阂,但是为了新政得以继续进行下去,士悦已经做好了主动求退的打算,因为他坚信随着自己率先离开中枢,也能逼迫鹤定国也不得不一起外放,如此依旧是众正盈朝的局面。

故而移桥案结案不久,太史殊遭人诬告的侵占公使钱案发,士悦便杀伐果决的上奏,以西北横山戎局势动荡为由,恳请离京处置西线军务,果然,士悦对于宣宗的了解是对的,这位曾经充满了雄心壮志的帝王,此刻已经是瞻前顾后于身后事了。

只是士悦还是将君子们小看了。

庆康三年七月三十日晦,士悦请求外放的奏章由营丘灏呈递给了宣宗,之所以是此公呈报,那是因为杜溢避嫌,至于狐昌齐,也已经上表乞罢相,求外放了,循例已经是居家闲住,等着官家赐诏了,而这位之所以在这个档口,也急着求去,那便是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实在是不愿意卷入其中了。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此时士悦并不在京中,因为太史殊案,他为了避嫌已经衔命巡视北边军事去了,离京之前便上奏了请求外放的奏章,按着他的心思,只有他远离中枢,才能让旧党的攻讦失去了靶心,如此才能稳住朝堂局势。

宣宗对于士悦的请辞,其实心情十分矛盾,应该说宣宗也是有意让士悦暂时退到地方,可并非是不再信任他,而是希望将士悦留给自己的儿子来用,只是他犹豫的便是嫡子稚弱,辅政大臣们既不能是互相勾结,却也不可党同伐异,否则等于是将一个更大的烂摊子留给了后人。

就在宣宗犹豫之间,老实人营丘灏说话了,

“士悦素有清名,只是如今也是迟暮之年,只怕这些虚名轻易放下也是不容易,更何况其身负天下人望,官家以其为参知政事,也是冀望士悦能去旧迎新,大有作为。如今请辞外放也是因为几次三番身边人犯错所致,此乃应有之意,只是陛下这便应允了,恐怕倒把士悦退到了风口浪尖上,不明所以的士人难免议论,若是为有心人所趁,恐怕既伤了陛下的圣德,又损了士悦的贤名。臣下以为,不妨下诏挽留,若是士悦再次上表请辞,陛下可再挽留之,所谓一而再,再而三,既顾及了君臣的情义,也保存了士悦的体面!”

宗淑认真听着,承守真却突然问道,

“你如何评价营丘相公这番作为?”

宗淑脱口而出,

“这也是应有之意,此乃营丘相公一番保全之举!”

“哦?!”

只是一个字,宗淑心头咯噔一下,在瞄看惟公面目,只觉得惟公似笑非笑看着自己,这么一瞬间,如闪电般的一股劲儿从下盘直冲天灵盖,这么一激灵,宗淑只觉得似乎又抓住了什么,先是模糊,然后似乎摸到了什么实质般的物什,到最后猛地一拍大腿,

“相公这是话里有话啊!”

“哦?”

又是一个哦字,倒是内涵已然不同,宗淑也不等惟公发问,赶紧说道,

“若非惟公点醒学生,学生只怕此时悟不得,非要日后栽了跟头,才能明悟!”

惟公笑而不语,宗淑也有了些底气,继续说道,

“营丘相公一开口便将士学士定性为贪念名声之人,因此无论士学士如何大公无私,如何大义灭亲,如何清贫寡欲,如何委曲求全,都能被归纳为邀名之举!而且他几句话又导致先帝与士学士产生了隔阂。”

宗淑用袖子擦了擦沁出汗水的额头,继续说道,

“幸得惟公点醒,学生这才联系起当年许多故事来,多有当时笔记记载,士学士并没有继续请辞,而是上表谢恩,之后便是八月、九月天翻地覆的动荡!”

惟公叹了一口气,也是颇有些伤感,可见某些事情浮上水面,伤害的并非只有当事人,

“以仁公其实是一心求去,可是他接到的不只是先帝挽留他的诏书,还有一个故人亲自过来说项,此人便是,”

惟公停顿了一下才又徐徐说道,

“世衡可知晓宗明迮此人吗?”

宗淑先是一愣,然后才试探的问道,

“可是讳畅,字明迮者?”

“正是!”

“此翁乃是学生从叔,曾从学于辕烈山,更与家父二弟子蔺修文亦师亦友,我那二师兄无意仕途,听闻明迮叔父往南方为官,便也相伴南行,至于学生也是总角时见过几面,如今惭愧的很,便是叔父容貌也记不得了。”

惟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为他所知晓的势必要比宗淑更为清楚,

“昔日便是你这位从叔得了他人托付来见以仁公!”

宗淑没有接话,这里面哪里有他说话的份,事涉家中近亲,自己尚不知其中利害,于是沉默着等待下文,

“彼时令从叔乃是以本官大理寺评事,领中书制敕院发敕官职事,由他赴北边宣敕并无不妥,而更因为其乃辕复的学生,因此士学士更觉亲近!”

辕复,字覆生,与簋璧之、岩介齐名,也是新政干将,因经明行修、清正端平为世人敬称为烈山先生。

他们三人为世人推崇为学士三才,便可知其与士悦之间的紧密联系。故而,作为辕复的亲传弟子,宗放的从兄弟,宗畅求见士悦另有陈情,士悦绝不会避而不见,而宗畅传达的,乃是营丘灏的意思,简单来说便是一句话,

天子龙体欠安,值此时,岂可率性离京,如有万一,唯学士可底定朝纲!

这是一句绝不能付诸于文字的话,因此必须可靠之人代为传话,说话的是营丘灏,传话的是辕复的学生,暗喻的是天子不虞,暗讽的是皇后擅权,而这番话又是只对着士悦一个人说的,若是换做杜溢、鹿中殊等人难免心中多了些计较,可是士悦乃是天子一力提拔起来的臣子,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赤忱君子,便是察觉其中不妥,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安危而置圣恩于不顾。

因此士悦烧掉了原本已经草拟好的拜恩辞表,直抒胸怀的一挥而就,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再也不提辞官意思,只是诚心诚意的阐述胸怀,磊落坦荡的表明愿为君父解忧,敢为人先的志气。

然而这么一篇大手笔却成了埋葬新政的一抔黄土,而掘墓人是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人物,便是那老实君子营丘灏,营丘灏将士悦的谢恩表递呈宣宗,而宣宗略略看罢,失望之态溢于言表。此时,在宣宗看来,士悦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纯臣,果如营丘灏所料,只是垂涎于功名与权柄的又一代逼臣而已。

无须营丘灏多说什么,那只会适得其反,而等到数日后阳攸盗甥案发,宣宗甚至不容许昔日这位近臣回京自辩,仓促间便将阳攸贬黜地方作通判去了。而等到奏邸之案起,皇后只是通过桑拱辰、鹤定国将此案公事公办,但是宣宗已经没了回护之心,更为之坚决的是将新党众人分而治之。

按着宣宗的构想,为了稳定朝局,其并无意于将庆康新政一干人等皆贬抑出京,便是有些心灰意冷,也是走到油尽灯枯时,难免念及故人旧情,故而以东西昆仑山防北军务紧要为名,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京兆府留守,山西四路缘边安抚使。

那时依旧是右正言的乾景?,奉恩主营丘灏、叔父乾惟衍、乾惟乔的意思,奏陈,“悦更张纷扰,凡所推荐,多挟朋党,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

又言:“悦去年受命宣抚山东、山西,闻有诏戒励朋党,心惧张露,称疾乞医;才见朝廷别无行遣,遂拜章乞罢政知地方,欲固己位以弭人言,欺诈之迹甚明,乞早废黜。”

从朝廷罢免士悦诏书中,已经丝毫看不到士悦主动辞去参知政事而专心边务的意思,完全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士悦的公心与正意。紧接着,便是迅速外放梅圣臣、岩介、辕复三人,继而审结进奏院案,贬谪紫舒軚等十七人。

彼时,宣宗本意将杜溢、横玮留任,即便杜溢女婿紫舒軚遭贬,也只打算抑杜溢首辅职,依旧留任东府,甚至还打算以鹿中殊为首辅,引用承守真为三司使,调理尧夫返京任大参,依旧保持新党、旧党平分秋色局面。

可是宣宗却没有意识到,他与士悦已经是互为表里,没有了忠君爱国的士悦在朝中赞襄君王,这垂暮的天子,哪里知晓,这张大网要网罗的岂是新党诸人,实实在在是罩着他而来的。

且先说杜溢的结局,世人只知晓进奏院案后不久,杜溢也外放直至告老还乡,但是如今既然知晓了宣宗的本意,为何杜溢还会落得如此结局呢?

宗淑满腹疑问,毕竟按着宣宗的圣意,鹿中殊、杜溢等人又怎么是个如此薄凉下场?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士悦被罢去参知政事的诏书下发之时,同时也在起草罢免首辅杜衍的奏疏,操作这件事的乃是丹匡,因为秉承圣意,丹匡也明白这其中以退为进的道理,旨在此奏疏呈递御前,杜溢便可借坡下驴,虽然卸去首相之职,却依旧减递为次相,而且就此堵住了以奏邸之案咬着杜溢不放之人的嘴。

只是,这些事都是关起门来秘密做的,杜溢本人并不知情,他也不可知情,否则前功尽弃,故而杜溢依旧照例履职。

且说进奏院并贬窜者十余人,牵连者甚众,更有与之交好的故旧同僚,或不安其位,或甘愿共进退,于是又有十余名青年京官自请外放,所谓不愿清流与浊流汇聚也。其中便有数人乃是台谏官,更有杜溢的门生故吏名列其中,这几人的辞章到了中书,中书的官员如何不清楚他们的底细,便主张谏院人才奇缺,不可轻易外放,而这些官员又是避免杜溢为难,便正式呈报宣宗御前,只是宣宗那时节痼疾再犯,不得已退养后宫,这些事务便由皇后操持。

皇后见到了这奏报,也是御笔应允,却并未付之以御宝,毕竟皇后并未明诏参预国事,哪里能善用大宝,毕竟有了御笔批示,杜溢便交付制敕院孔目房经办此事,于是孔目房按着流程,提报给了检正中书五房公事钤记。

本来只是走个流程,检正中书五房公事便拿着草拟好的诏书请其余相公会签,按着朝廷规矩这等诏书不必所有相公会签,只需至少两人会签即可,而杜溢必然是会签署的,但是杜溢乃是首相当然是最后才签署,故而只需一名相公先行签署即可。

当时,狐昌齐尚未返朝,士悦已然罢相,除杜溢外,相公只营丘灏、鹤定国二人,而那日营丘灏循例休沐,唯鹤定国在中书办事。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世子请叛逆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血雨腥风逆天行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战国小大名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生在乱世,活在深山三国大逃杀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晋末多少事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种田三国之霸王张绣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大秦第一熊孩子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贰臣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三国:越世霸主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覆汉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古代战争小说和现代战争相结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被孙尚香逼婚斗罗之万相斗罗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穿越老仙:大秦铁骑,踏遍全球是绝杀之神啊朕,九五至尊,立志砍死太上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