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折期,有些卡文……今晚上就一章了!)

为了追上瞿与单于的步伐,魏无忌下令全军全力进发,但重装骑兵还是极大的限制了魏军的速度。

但是……瞿与单于从北平关赶到黑水河的路程,比魏无忌等人赶到那里是要长的。

所以这才给了魏无忌等人机会,让他们有可能会追上。

…………

魏侯十五年八月十九,河内草原与天南草原分界之处,黑水河边。

此时的瞿与单于驻马于黑水河南岸,在卫队的护持下,看着南方那已经看不见的魏国城关。

精心计划攻击计划,消耗匈奴无数人力物力,持续近三个月的艰难征战之后,最后却落得个败走的结果。

即便再有理由安慰自己,瞿与单于却无法骗得过自己的内心。

“大单于,我们也该过河了!”此时,瞿与单于的卫队长在一旁提醒道。

瞿与单于没有说话,但未动的身形却表达了他的态度。

现在大队人马一半都还没过去,瞿与单于自称和各部士卒同在,自然不能抢先过河的。

更何况,瞿与单于还有些不舍,他不舍离开中原那富庶之地,不舍自己精心谋划的战争以失败告终,所以他还想多看看。

更何况此时长城之内并无追兵出来,这里实际上也没什么危险。

但也就在这时,被撒出去的斥候却返回来一人,此时脸上满是急色。

“大单于,东边二十里处有大部魏军骑兵,此时正往我们这边赶来!”还没走到近前,便听那斥候大声喊道。

瞿与单于顿时便心里一紧,然后瞬间便猜出了所来魏军是何人。

同时瞿与单于也感到很是生气,把东胡人和嵇沄黑水两部在心里骂了个半死,但他脸上却毫无波动。

只听瞿与单于道:“此事先不忙通传下去,先让大队人马过河了再说!”

是的,此事的瞿与单于必须要保持冷静,首先他不能慌乱,其次手下的士兵也不能乱,否则一定会出大乱子。

魏无忌所率领的魏军,瞿与单于经过之前两位万骑长的诉说,瞿与单于是不敢轻视他们的战斗力的。

所以此时瞿与单于并不打算和魏军决战,一切都以稳为主,瞿与单于已经经不起大的损失。

“大单于,速速过河吧!”一边的卫队长再次催促道,瞿与单于的安危至关重要。

瞿与单于便道:“不急,先让大队人马过河,否则……会是大祸事!”

也不等这位卫队长说话,便听瞿与单于对那斥候道:“让所有斥候都监视这股赶来的魏军,随时报告其位置!”

领命后,这名斥候便立即去传命,这可关乎全军安危,大意不得。

随后瞿与单于又传令全军上下,加紧时间渡河,但关于魏军的消息却是一点没提,唯一担忧的便是瞿与单于那位卫队长了。

可后面传来的消息,却让瞿与单于越发不淡定起来,魏军已经越来越近了。

此时匈奴两个万骑却只有一个万骑渡河而去,第二个万骑真正渡河。

“大单于,真的该过去了,魏军越来越近,耽搁不得!”卫队长近乎哀求道。

瞿与单于仍旧不予理会,只是再度传令还在南岸的万骑长,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过河而去。

这个时候瞿与单于还不能慌,最后这点时间他一定要撑住,只要大军过河之后,便可高枕无忧。

可魏无忌的目的一样,在这其中瞿与单于也有政治上的考量,绝不能在他的亲自领导下打败仗。

只要过了河,战争便可以避免,瞿与单于也就不用再但失败的风险。

在匈奴剩下这个万骑渡河一半之后,瞿与单于才同意自己也过河去,这个时候过河也没人能说什么。

这却让瞿与单于的卫队长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只要单于安全了,他本人也就安全了。

但也就在瞿与单于渡河开始之后,魏军的前队骑兵也同时感到,他们全都是陈展手下的轻骑兵。

还未渡河的不到两千人的匈奴士兵,却被这突然出现的魏军给吓到了,同时他们也有想哭的心思。

为什么在偏偏让他们遇到了魏军,这个时候渡河已经是万难之事,能活着回去似乎都成了奢望。

这些还在南岸的匈奴士兵心里着急,可在河里渡河的士兵们更着急,这里面也包括还未到达北岸的瞿与单于一行。

单于走了,万骑长走了……还在南岸的两千来人匈奴士兵顿时乱了起来,其千夫长和百夫长更不无力弹压,更遑论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可是,此时带队的陈展却没有下令直接攻击,而是游离于南岸不远处,同时下令以弓箭射杀之。

这倒不是陈展手下留情,而是这样才不会让匈奴人殊死搏斗,让他们慌乱中渡河更好。

黑水河虽然不是很宽,可也有好几十米的,而且水下面的情况也是未知的,所以渡河的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果然,在见魏军没有直接杀上来后,还在南岸的匈奴人可就炸了,谁不想活命呢?什么保护单于,保卫大匈奴此时都被抛到脑后。

于是更多人立即打马跨进河水之中,心中只保留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逃到北岸去。

一旦有一个人溃败而走,那么整个南岸的匈奴人就真的垮了,再也没有军队的样子,一个个争先恐后往河水中涌去。

不得不说,陈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随后魏军便全线压了上去,直接陈兵黑水河岸边。

之后的情况就比较惨烈了,魏军直接用携带的弓箭,进行了一次次的齐射。

这给河中以及河对岸拥挤的匈奴人造成了极大的死伤,所以那些过了河的匈奴人便仓惶北逃,只想尽快逃离魏军的射击范围。

而此时,作为第二批赶到的张显所部,见陈展所部真正射杀渡河匈奴军队,于是立即下令全军齐射。

这下就更加恐怖了,两个都尉部的人加起来有六千,一次齐射可就是六千多支箭矢,这个密集程度足以造成匈奴极大死伤。

所以,瞿与单于尽力逃避的交战,实际上此时匈奴的顺势也有不少,能活下来的全靠运气,或者说是他们天狼神的庇佑。

同样的,在渡河中逃得一命的瞿与单于,此时也没了之前不动如山的威仪,而是在卫队成员的护卫下随军一同北逃。

但是,魏军的箭雨实在是太密集了,逃跑过程中的瞿与单于虽有大队人马为他赴死挡箭,可还是不可避免的肩头中箭。

可惜瞿与单于中箭的事情,南岸的陈展和张显并不知道,否则此时二人可能都要打起来了,这得是多大的军功。

也幸好匈奴人没什么仪仗的概念,而且在渡河之前瞿与单于更是收起了自己的大纛。

所以陈展二人才没认出来,还道匈奴单于已经先行一步渡河了,否则陈展和张显就算是拼了命,那也要将匈奴单于留下来的。

…………

而另一边,瞿与单于中箭之后,下面的卫队成员可就慌了神了,若是单于有了什么闪失,他们全部都要陪葬。

于是,在卫队长声嘶力竭的指挥下,瞿与单于再被简单处理了伤口之后,便被他们仓惶北逃而去。

此时他们生怕南岸魏军追赶过来,就算匈奴这边已经能组织起抵抗,可单于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三国之特工皇帝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混在大唐做驸马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我来自大明辽东丝路大亨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