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河书屋 >  终宋 >   第712章 统筹

一队车马自北面行向汉中。

林子跨坐在马背上,微闭着眼,身子晃动着,似睡非睡。

直到前方有快马奔来,他睁开眼看了一会,见是舆情司旗号,遂打起精神来。

“姜钩子,何时从东南回来的?”

“就在前几日。”姜饭道:“已接回吴公家中子侄。”

“王老将军呢?”

“未曾办妥。”

林子哈哈一笑,回身一指。

“军情司深入栾城,已接来了郡王想见的敬斋先生。”

姜饭连忙尴尬拱手,笑道:“林使司给我留些面子。我是来通传一声,郡王就在城门处准备迎敬斋先生。”

看起来,舆情司到江南行事更简单些,毕竟在名义上李瑕还是大宋的郡王,沿途关隘尚可凭令通行,军情司往北面行事则难上许多。

但这次,林子还真就派人往河北真定府接到了北地名士李冶。

~~

李冶掀开车帘,已能看到远处的汉水,以及屹立在迢迢汉水边的大城。

“千山万水,被掳至此间了啊。”

他抚着花白的长须感叹了一声,神色悲哀……

李冶字仁卿,号敬斋,河北真定府栾城人。

他出生时,正是金国由盛转衰之际,朝廷滥发纸币,物价飞腾,国虚民穷。

少年时,他与元好问结交,一同外出求学于名儒,才名播于天下,世称“元李”。

中年考中进士,知钧州,治理地方,以廉直能干着称。

之后,蒙古灭金,他与元好问见天下形势已不可为,拒绝入仕蒙古,避居山西,潜心学问,对“天元术”作了总结,写着了《测圆海镜》。

十年前,忽必烈经略漠南,遗民的生活有所好转,李冶得以回到真定府,在封龙山建书院,教导子弟。

四年前,忽必烈专程派人请李冶入朝,李冶提出了几条建议之后即返回封龙书院,潜心数学,写着了《益古演段》普及天元术。

去岁,忽必烈称帝,再次请李冶出仕,并给予了最清贵显要的“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一职,李冶又以老病为辞,婉言谢绝。

他对忽必烈犹有不满。

“世道相违,则君子隐而不仕。”

至此,李冶已隐居不仕了近三十年,他年岁已六十又九。

一辈子已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境遇里转眼而过,年少时经世济民的抱负已过去了。

没想到,五月中旬时,有人以张家五郎的名义至封龙山书院,以交托旧友元好问遗稿为由拜会。

李冶并未疑心,张柔一直以来就对金国遗民文人照顾有加,真定离保州亦不远,张五郎派人回保州办事,路过真定实属平常。

双方相谈,李冶才知宋国阃帅李瑕已取关中之事,再谈到老友商挺如今处境,不免唏嘘。

得知杨果、元严已投奔李瑕,他已预感到对方有些奇怪。

最后,杨果的书信被拿了出来,李冶方才惊觉,张家五郎竟已叛蒙投宋了。

“恳请敬斋先生携家人、子弟往汉中,施经世手段,解生黎困厄。”

“你们!”

李冶很愤怒。

他尚不了解宋国,也不了解李瑕。

但无论如何,派人强行将他这垂垂老矣之人掳行千里,确实是太过蛮横且失礼。

忽必烈尚且没有如此强逼。

由不得李冶了,车马以北上运粮归还亳州之名南下,却不走河南,转道山西,抵黄河边,趁夜渡河。

一路山长水远,先是到长安见了杨果,一番长谈,李冶怒意稍减,心中却还有许多埋怨。

再沿蜀南而下,终于是望到了汉中城。

李冶自是要狠狠地骂上那李瑕一顿……

~~

汉中北面拱辰门前,李瑕正带着许多人准备迎接李冶。

他最早是在去年听元严说了李冶之名。

这是北地仅剩的几位还未出仕的名士之一,数学上的造诣也许可算是称冠当世。

又有元家、杨果的这层关系,李瑕当时便起意招揽。

派细作往河北,这事很难。但张弘道来了,便有了机会。

张家一直有些走私生意,就是由张弘道打理。张弘道出奔,张弘范只能将亳州交还给忽必烈,并清算张弘道的人,这不假。

但需要时间。

暂时而言,张九郎忙着向忽必烈请罪、想办法让张五郎与张家划清界线都来不及,不会马上将张五郎叛逃之事搞得天下皆知。

趁这个关口,张弘道自要派人往保州与某些人暗中联络。

可以想见,那边军情司的人前脚才凭张五郎信令过山西,后脚张弘范必已快马褫夺张弘道之权。

就在这可以渗透河北的转瞬即逝之间,李瑕选择“抢”来了李冶。

此举,必然会再次引起金莲川幕府的警觉、加强对李瑕的防备,以后只怕再难出现这样的机会。

没关系,以李冶的才华与名望,值得。

要知道,忽必烈尚且两次邀其出仕未成。

……

“晚辈李瑕,久闻敬斋公大名……”

“哼!休在老朽面前作态,你当是思贤若渴,老朽只当你是山贼土匪!”

李冶颤颤巍巍下了马车,一把推开李瑕想要搀扶的手,自站定了。

他一辈子游历山水,历尽艰苦,虽年近七旬,身子骨却还健朗,目光炯炯有神。

环目一看,见到李瑕身后的张弘道。

“你这竖子!”

张弘道面露苦笑,行礼道:“见过敬斋公,小侄失礼了。”

“哼!坑蒙拐骗,这便是你的世家风范?!”

李冶重重哼了一声,目光扫去,见人群中还有几个他认识的北归人,如考城名医世家子弟张考铭,遂又抬起拐杖继续骂。

唯独见了元严,他才叹息了一声。

“元二姐儿?都这么大了?当年才只有这么一丁点高吧?”

再见到旧友之女,李冶一句话间已是红了眼眶。

元严行了礼,道:“诓敬斋公南下之事,侄女亦有参与,还请敬斋公莫怪郡王与五郎。”

李冶上前几步,不忍再骂人。

“不怪,不怪你们……看到你,想起了裕之兄呐,可惜我未能送送他。犹记相识那年,他才年方十六,一转眼……”

老人显得有些啰嗦,他已七十岁了,故人与回忆对于他都太过重要。

什么蒙古大汗还是皇帝,什么宋国郡王,他从未怕过。

于他而言,甚至不如能与人聊聊老友及往事。

“二姐儿可知?老朽近年又填了首《摸鱼儿》和裕之兄……”

他们这些人年轻时,元好问以一首《摸鱼儿·雁丘词》名传于世,当年杨果填词相和,李冶亦是。

《摸鱼儿》这个词牌名下,曾有这一群年轻人的才情、志向、友谊。

近来旧友凋零,再赋词,愈显苍凉。

“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丘土……”

~~

几日后,汉台。

“老朽曾向北君提过五点建议,所谓‘辨奸邪、去女谒、屏馋慝、减刑罚、止征伐’。北君难做得者,‘止征伐’。不想如今宋国郡王竟连‘去女谒’也做不到。”

李冶话到这里,澹澹看了面前的严云云一眼,偏过头,仰着那花白的长须,傲然道:“老朽不与小女子共事!”

严云云眉眼一低,道:“听闻程朱理学尚未于北地兴起,却不知敬斋公为何如此迂腐?”

“迂腐,治国最忌讳妇人干政……”

“我并非干政之妇人。”严云云此前一直是恭敬姿态,此时忽然脸色一正,道:“我非郡王身边以私情扰国事之女谒,乃授官幕府之实干之臣。虽女儿身,做事与男子无异。行政,而非干政。”

“伶牙俐齿。”李冶哼了一声,将头偏得很远,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严云云又问道:“我与元录事都是女子忝差汉台幕府,敬斋公对她好脸色,对我却是严辞厉色,可是嫌我出身卑贱?”

“那倒不是。”

李冶抚着长须,无奈地转回头来,道:“老朽只是还未想好是否该出仕,找个借口罢了。”

“敬斋公来都来了,为何还不肯一展抱负?”

“哼,都入土的人了还被掳来。”李冶再次侧过声,都囔道:“颜面也挂不住。”

严云云无奈,只好推了一张纸到他面前。

“敬斋公看看这是什么?”

“咦……天元术?”

“方程,三次方程,敬斋公可能解?”

“呵,小儿之戏。”李冶讥笑一声。

“那这个呢?”

李冶默算片刻,挥手提笔填了两个数,搁下毛笔,斜睨严云云一眼,道:“再来。”

严云云头一低,微有些为难。

她与李瑕根本拿不出能难倒李冶的题。

只好再推出张纸,笑道:“敬斋公看看这个。”

“不就是用些奇形怪状替代数字,有何可看?”

“这样呢?”严云云列了个简单的除法运算,问道:“这般算起来岂不便捷?”

“便捷是便捷,九九小数罢了……班门弄斧。”

严云云点点头,应道:“敬斋公精于数学,我是班门弄斧了,但若能以此教后世,岂非更能发扬敬斋公之学?”

李冶这才捻须沉吟,道:“有点意思。”

“敬斋公再看这个。”严云云拿出一张盐券,指了指上面的编号,问道:“便捷?”

“不仅是便捷吧?还能防伪造?”

“是,从字形、编号、大小、位置诸处,有十一处用于防伪,敬斋公能看出几种?”

李冶已有了兴趣,接过那盐券,看了一会,先是问了那各个数字,之后竟是掐指算了算。

“正面与背面这两串数字是个二程?”

“是。”

“太简单了些。”

“还需请敬斋公出手。”严云云道:“除此之外,今王府欲发行纸币,然发行多少,须极慎重……”

“老朽明白。”李冶叹息一声。

他是经历过金亡之祸的,对纸币滥发或少发有大干系,深有体会。

严云云听得这一声叹息,眼神一亮,倾过身子,道:“小女子才疏学浅,实无力担此重任,再代郡王恳请敬斋公任幕府主簿、统计司司使,主管纸币一事,求敬斋公答应。”

……

李瑕能给李冶的官职很低。

不像忽必烈开口便是翰林学士、同修国史。

但李瑕给的,是做实事的官。

李冶看着眼前那纸币,忽然回想起了当年知钧州时的场景。

终于,他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道:“盐券发了多少?”

“不多,不敢多发,心里真没个数,只敢谨慎试探。”

李冶嫌弃地摇了摇头,道:“把川蜀各地历年的盐、茶、米、布等账簿交由老夫算一算,再去沏壶好茶来。”

~~

郡王府中,李瑕放下望筒,喃喃自语了一句。

“运气不错,莫不是因老李祭祀了李家龙宫?”

最近,先是李曾伯来,再是李冶来。

前脚送“可斋公”往陇西镇守,后脚迎“敬斋公”任事幕府。

这一南一北、一文一武的二李入川陕,哪怕还未完全归心,文臣武将的班底却已充实起来……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赵氏虎子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大明:我洪武爷亲弟!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穿越古代当赘婿!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三国之周氏天子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明末野心家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模拟中辅佐女帝,但模拟是真的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宋士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调教太平洋大殷小地主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