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山东济阳。

周先生又整理好了自己的书籍,他的书童也大了两岁。

“先生,我们这次去京城吗。”

书童已经成为了周先生的弟子。

周先生去过北平,得到过原先燕世子的接见,得到小王爷亲口夸赞为大才。

科技司挂了名,领取人才津贴。

津贴对于大户人家不算什么,可如果是没有生计来源的普通人,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嗯。”

周先生点了点头。

京城的数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符号定义,如此的数学盛典,怎么能少了自己呢。

此时。

周先生的父亲拦住了他。

“最近京城不太平,可能会有牵连大案,还是等风头过了,你再去京城吧。”

老者脸上露出了担忧。

有人竟然敢图谋暗害圣人,事情传开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感到了惊恐。

十恶不赦的谋逆之举,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连山东最近的社会风气都严肃起来,不知道京城又是个什么光景,老者劝慰道。

“我们是学者,不参与政事。”

周先生无所谓的说道。

他们这些领取人才津贴的,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愁生计,更有政治特权。

官府不能治理他们,哪怕他们犯了事,地方官府也无权责罚他们,审问必须有科技司参与。

不能动刑,不能虐待,单独的关押地,保证良好的环境,还要衣食无忧种种。

以前他们的政治特权限制在北平,然后推广到北方,如今燕世子成为了皇太孙,他们的特权也扩张到了整个大明。

犹如一夜之间。

经过科技司认定,领取科技司人才津贴的学者们,成为了最惬意的群体。

老者看到儿子如此的单纯,内心感到无奈。

周先生不愿意错过机会,带着他的书童弟子,两人在山东乘坐火车,第三日抵达京城。

北平当初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学者。

大明洪武朝,文风之盛在南方,文风之盛下,才有土壤酝酿出对各类知识有兴趣研究的读书人,北平的学者并不多。

江淮地区才是学者最多的地方,他们大多数返回了老家,同样领取津贴,在京城也有特权,学者们都涌入了京城。

周先生没想到,父亲的提醒是对的。

江淮地区的江淮河畔为之一空,没有看到好友们所言的奢靡和美景,只有落寞的花船。

不过又关他什么事情呢。

他可不在乎。

几名数学家在其中一人的家里,用着算筹计数方式。

算筹是中国数字简写体系的书写方式。

非常的简单并且科学。

与古印度数字书写的流畅与简单度是差不多的等级,但更为的全面。

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

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

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写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

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东汉的《说文解字》里,记载稻重一,为粟二十斗,为米十斗,曰毇;为米六斗太半斗,曰粲。”

一名数学家边讲,边用算筹的书写方式描述。

“稻写为二十,毇写为十,粲写为六又三分之二。”

“为二十比十比六又三分之二。”

(因为算筹的书写方式没有纳入输入法,只能以文字代替,这也是落后的代价。)

然后那名数学家又写了一组数字。

“六十比三十比二十。”

那名数学家在两组数字之间,写了等于两个字。

古代没有等于符号,书写时,则以汉字“等”或者“等於”表示。

“=”号。

最初出现的时候,并不代表等于的意思,法国数学家伟叶特,在他的着作中表示,“=”用来两个量的相加。

这些乱七八糟的符号,并没有清晰的定义,只是每个人的书写习惯。

例如有的人用“”代表等于,有的人以相当于pha的字母为等于,还有人以一代表等于。

最后因为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伟达的着作传播广,他习惯用的“=”,让更多的人知道,传播的更广,逐渐成为了默契,乃至后世公认的等于号。

如今大明的数学家,他随手画了个斜杠尾上的撇,几人都知道是等于的意思。

周先生越看越入迷。

“这个等于式,你们看懂了没有?”

“这不是初级等式么,更高深的还有朱世杰先生的永恒等式,你欺负我们孤陋寡闻不成。”周先生不满对方的卖弄。

那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周先生口中提的朱世杰是汉人,南宋覆灭之际,出生于北方的他周游南方,与南方的数学家们交流学问,后世称为朱世杰恒等式。

几名数学家,很快商讨出了一套符号。

文字等于、乘以、相除、又、分等等,标注了详细的概念,配上他们画出的符号。

在技术报——数学刊上,发表了他们的成果。

这期的数学刊,引发了很多数学家的不满。

“他们几个人凭什么就定义了符号,为什么要用他的符号。”另外一名学者向技术报投诉,要求技术报撤回这篇稿子。

许多的学者纷纷投诉。

技术报的这篇稿子,引发了学者界的地震。

京城内外不能理解。

内阁。

黄淮不可思议的说道:“现在的人们大气不敢出,生怕受到牵连,他们怎么不在乎呢。”

“皇太孙殿下最优待学者,他们置身事外,有什么好在意的。”

解缙倒是理解。

“不就是符号吗,我看他们恨不得要打起来。”

“哈哈。”

解缙忍不住笑道:“这可是话语权的争斗,别说争吵,就是有人打起来我都不意外。”

说什么什么就来了。

解缙才说完后的第二天,京城的街头,真有两名学者打起来了。

惊动了巡检丁差,他们也只能分开两人,他们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学者们的特权。

他们无权处理学者,只能问学者是否要追究责任。

如果要追究责任,就要去请科技司的官员出面,章程很繁琐,又费精力又费时间。

两名学者互相瞪了眼,都没有追究对方。

周先生他们的行为,又打开了一道大门,引起了学者们制定定义的兴趣。

这可不是什么难事,又能在技术报上发表文章,获得名望,还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谁不抢着做呢。

手快有,手慢无。

周先生来了一趟京城,当然不会空手而归,《数学符号大全》是几个人联合发表的,显不出他的本事。

如果不是京城的图书馆不提供住宿,他甚至要住在这里了。

过了一段时间。

朱高炽听闻礼部官员迎接朱棣的行动安排,批复了同意,闲暇的时间,看起了今日的报纸。

老规矩,先看技术报。

“商朝时期,先民商高先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发明了勾股理论,并完成了证明。”

“我中华文明农业技术之发达,举世无双,而农业又离不开天文,天文则离不开数理。”

“早在商朝时期观察天文,古时作天文测量和订立历法,提出天没有台阶可以攀登上去,地又不能用尺寸去测量,数是怎样得来的难题?”

“先民商高先生提出了他的矩理论,数是根据圆和方的道理得来的,圆从方来,方又从矩来。”

“矩是根据乘、除计算出来的。”

“商高先生提出的“矩”,原是指包含直角的作图工具,勾股测量术,并用3:4:5举例分析完成证明。”

“在证明过程中,还指出了矩的用途,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

朱高炽看得有些吃力。

仿佛早已死去的记忆在攻击他。

“商朝之后,到了周朝,人们需要更准确的计算方式,先民荣方先生提出如何计算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的难题。”

“周朝先民陈子先生完成了证明。”

“他提出用长八尺(注:当时的一尺等于今日的零之六九尺)的空心竹竿对准太阳,则在竿的一端观察到太阳正好掩住竿另一端的中孔,由此得到太阳到地面观察点的距离\/太阳直径=竹竿长度\/孔径=八十:一。”

“另外,把八尺长的竹竿竖在周王城中一块空地上,当作“表”,也称“髀”;可以观察到,在每年夏至日正午,表的日影最短,为一尺六寸,并且朝着正南正北方向,每过一千里,表影就短一寸。”

“于是,在表影长为六尺的那天正午,表正南六万里处日下无影;运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算出,那时太阳到地面日下无影处的距离为八万里,太阳到王城观测点的距离为十万里,进一步算出,太阳的直径为一千二百五十里。

朱高炽看完后。

忍不住笑了。

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公里,太阳的直径是一百三十九万公里。

所以日地距离与太阳直径的比约为一百零七比一。

这里的结果是错的。

错的不是公式,而是周朝的古人,认为地是平的,所以尽管运用了正确的数学原理,他们算出的误差还是很大的。

其中包括的直角三角形理论,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并证明了勾股定理,时间要早了整整上千年。

如果再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几何学,可以直接拍到他的脸上,这可比《几何原本》早了一千多年。

而西方的《几何原本》公元前三百年问世,但是很快就彻底失传了,不像中国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代代传下来的的。

当然。

后世《几何原本》里面的内容是伟大的,不过原版的《几何原本》里面讲的什么,谁也不知道,已经是历史的秘密。

“商朝先民数学家商高发明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见方,有了见方面积的理论,提出了矩,圆形,方形等概念,。”

公元前一六零零年到公元前一零四六年。

“周朝先民数学家陈子完善了勾股定理,并且有了成熟的公式。”

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到公元前二五六年。

“晋朝,各图形的见方求解,方程求解,乃至诞生了孙子定理。”

朱高炽看不懂了。

上面大篇的文字记载,换算成后世的书写方式,朱高炽倒是每个字能认得,唯独合起来不认识。

内容大字的意思是对于一组整数z,z里的每一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m,得到的余数可以为0,1,2,.m-1,共m种。然后就以余数的大小作为标准将z分为m类。每一类都有相同的余数。

按照方程式书写就是:

设b(x)是整系数多项式,则同余方程f(x)=0(modm)与f(x)+b(x)=b(x)(modm)等价;

设b是整数,(b,m)=1,则同余方程f(x)=0(modm)与bf(x)=0(modm)等价;

设m是素数,f(x)=g(x)h(x),g(x)与h(x)都是整系数多项式,又设xo是同纺程f(x)=0(modm)的解,则xo必是同余方程g(x)=0(modm)orh(x)=0(modm)的解。

证明:(1)若f(xo)=0(modm),则f(xo)+b(xo)=b(xo)(modm)成立,反之,若f(xo)+b(xo)=b(x0)(modm),则f(xo)=0(modm)成立;

(2)若f(xo)=0(modm),则bf(xo)=0(modm)成立,反之,若bf(xo)=0(modm),则由(b,m)=1得f(xo)=0(modm)成立;

(3)若g(xo)h(xo)=0(modm),则由m是素数得g(xo)=0(modm)或h(xo)=0(modm)。证毕。

商朝与周朝的数学题,朱高炽还能做得出来,看得出意思。

到了南北朝,朱高炽已经不会做了。

“数学永远是最聪明的人才能玩懂得,不论是哪个时代。”朱高炽喃喃道,放弃了跟自己较劲的行为。

“南宋数学家杨辉先生,发明的杨辉三角几何排列,在孙子定理上展开的系数规律,例如在杨辉三角中,第三行的三个数恰好对应着两数和的平方的展开式的每一项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恰好依次对应两数和的立方的展开式的每一项的系数,以此类推。”

……

朱高炽不看了。

实在是看得头疼,简而言之,他在北平见过的那位有名的周姓学者,把历代以来的数理整理出来,和别人不同的是,他进行了公式化和符号化。

并且每条理论、定理、方程等,都给与了标注和来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体系。

例如商朝人们的见识有限,形成了三角的算法,然后随着文明的发展,到了周朝时,人们不但有了三角面积的算法,并形成了公式。

又到了汉朝,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着作的《九章算术》,其中通过肉眼与工具,算小岛的高度,种种先进的数理。

再是晋朝,有了更复杂的方程算法云云,等到了南宋,把数理推向了高潮。

南宋灭亡,元初时期,朱世杰这位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又把中国的数理总结归纳,进行了优化,推动到了前无仅有的高度。

乃至研究到了数学的本质,形成了空间形势和数量关系的概念。

朱高炽很高兴。

甚至差点忘记了要去迎接朱棣。

数学的重要性,无论古今都非常的重要。

其余行业的技术不提,只古代优秀的农业技术哪里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发达的农业社会,离不开对天象的高度认知。

优秀的历法,让古代的农民们清楚的知道如何种地,都是需要科技支撑的,而不是胡乱想出来的。

如今有了更完善的的数理体系,工业化的技术发展才有了坚实的支撑。

朱高炽一个人如何能推动整个社会。

他依靠的就是中国古代发达的科技文明。

“对于学者们,一定要给予最大的重视。”朱高炽在内阁说道,要求内阁商量出法律。

他要制定出法律条文,保障学者们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环境。

任何人都不能打压学者。

任何学者。

只要通过了科技司的考核,就可以衣食无忧,哪怕他没有研究出一项成果。

和古代重视读书人是一样的道理。

朱高炽只是指出了其中他看重的人群而已。

学者。

来自于读书人。

同样不是凭空诞生的。

今天公司有事,可能只有一章,是大章,将近五千字,所以先发出来,如果晚上有时间,争取再写一章。

(本章完)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女帝帝师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和林黛玉先婚后爱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