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晴天霹雳,没那么简单
大战结束,自然要论功行赏。
之前承诺的杀一个匪寇奖励五两银子,俘虏一个匪寇奖励一两银子。
这些孙传庭当场即可兑现。
大战获胜后,士卒们最期待的也就是这次大战的奖励了。
这也是他们之前奋力死战的主要原因。
但是统计战果核定战功也需要时间。
陈二蛋此时也在紧张的统计着此次自己带领的临时下属获得的战功。
“一战功成万骨枯啊!”
拿着手里的核定结果,陈二蛋心情沉重的叹息道。
此战,陈二蛋一共有一千八百个临时下属。
其中标营三百人,卫所兵一千五百人。
经此一战,三百标营下属直接战死一百人以上,还有数十个伤员。
一千五百卫所兵直接战死五百人以上,还有近五百个伤员。
这个战损程度,要高于此战整体的战损。
主要原因在于,陈二蛋率领的队伍一直都顶在最前线,战况最激烈的位置。
陈二蛋本人也身负数创,不过基本都是皮肉伤,没有伤到根本。
虽然陈二蛋率领的部队战损严重,但是同样战果也很丰厚。
经过统计核定,此战,陈二蛋所率领的部队一共歼敌九千人。
匪寇一共十五万,除去援兵歼灭的一万匪寇马军,还有十四万匪寇是被守军所歼灭和俘虏的。
其中直接被守军灭杀的匪寇达到七万人,包括事后被挑选出来处决掉的匪首和罪大恶极之人。
平均算下来,守军每人灭杀的匪寇为三点三人。
而陈二蛋所率领的部队杀敌数量平均算下来每人达到五个。
远远高出守军的平均杀敌数量。
杀敌九千人,这就是四万五千两银子的奖励啊!
自己的属下平均每人能够分到二十五两银子的奖励,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至于陈二蛋本人,亲手杀掉的匪寇达到数十人。
但是,陈二蛋却把自己的杀敌功劳分给了已经战死的士卒身上。
不是陈二蛋不爱财,而是这场大战给陈二蛋带来的触动太大了。
亲眼看着一个个手下和朋友倒在自己面前,这些人都没能坚持到最后。
还有不少人是为了保护他而送掉了性命。
陈二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些人都是为他而死,自然要报答这份恩情。
力所能及的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所以,陈二蛋毫不犹豫的将自己亲自斩杀匪寇的功劳让给了这些士卒。
希望能够给他们的家人留下更多的钱粮。
至于陈二蛋自己,想必经过这一战后,自己的试把总应该能转正为把总了吧。
把总啊,一个月能够领取到十二两银子的饷银,足够自己顿顿有肉吃了。
而在这一战中,对于官军来说,去除掉孙传庭这个总指挥,以及洪承畴和四镇总兵这些大官。
收获最丰厚,战功最大的,非张献忠莫属了。
张献忠率领的三百骑兵,可是擒获了匪首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啊!
虽然闯王王嘉胤不是张献忠亲自抓到的,但是也是张献忠指挥自己的部下去抓到的。
这份功劳自然要分给张献忠一半。
再加上张献忠带队亲自抓获了匪首二号人物军师高迎祥。
这两份功劳加起来,足以让张献忠在官军功劳簿上独占鳌头。
几乎所有人都对张献忠这个幸运儿羡慕不已。
孙传庭和洪承畴包括四镇总兵也对张献忠刮目相看。
虽说同时抓获了闯王和军师有运气的成分,但是纵观张献忠递上来的战报,也能看出其中少不了谋略、胆魄。
过程中一个不慎,就是被匪寇们反杀的下场。
同时也会让匪寇很可能真的就此逃脱掉。
对于张献忠的突出表现,作为张献忠的老上司,榆林镇总兵,很复杂。
此人在之前竟然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底层默默无闻的兵卒。
没想到借此机会就要一飞冲天了。
之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呢。
如此人才,加上这次的天大功劳,去了京师后必定能够快速崛起。
对于皇帝挑选边军精锐加入禁军一事,榆林总兵王威也有所知晓。
这次皇帝组建禁军据闻是没有军官的,全部的军官很可能都会从这些士卒中产生。
无疑,张献忠今后在禁军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很大。
今后必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啊!
榆林总兵王威不得不放下身段亲自会见了张献忠,狠狠的夸赞了一通。
算是提前结个善缘。
对于曾经的顶头上司亲热的表现,张献忠感到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也不是很感冒。
若不是老子借这个机会立下了战功,怕是还会继续在他手下忍饥挨饿吧。
安塞县城这边在紧锣密鼓的统计战果核定战功发放奖励。
一片热闹非凡。
但是在几百里外的西安,有人欢喜有人愁。
西安的各级官员们早就断定了此战总督几乎不可能赢。
已经在筹划接下来如何借此机会发财了。
而参政郑崇俭,收到总督陷入了十数万匪寇围攻的时候,顿时一阵晴天霹雳。
脑子陷入一片空白,头晕眼花。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为何匪寇这么大的动静,没有提前收到丝毫的消息。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位想要大干一番的总督,自己也有了立功的机会。
为何突然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安塞县城若是陷落,后果不堪设想!
在安塞县城不仅有总督,还有总督带去的二百万两军饷,以及四镇总兵。
若是安塞县城陷落,那一切都将灰飞烟灭啊。
军饷没了,四镇总兵没了,四镇边军精华没了。
边军必然生乱,匪寇会因此声势大振,振臂一呼就能收拢大批的饥民甚至无数的边军云从。
陕西必然会被匪寇席卷,哪里还有什么机会赈灾啊。
眼看就是一场生灵涂炭。
“不,不,不可能的,这一切不会发生的!”
郑崇俭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四镇总兵就带来了总计八千边军精锐。”
“总督大人还有三千标营,以及那一万充做民夫的卫所兵。”
“这个兵力已经不容小觑了,匪寇们即使人多,想要拿下安塞县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郑崇俭给自己找安慰的理由。
“嗯?一万卫所兵的民夫?”
忽然间,郑崇俭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暗自疑惑道。
“此事定有蹊跷,运粮食的民夫何必要召卫所兵充任,即使为了保护安全,总督大人的三千标营就足够了。”
“召集一万卫所兵充任民夫有些多余了,有些刻意了,不合理。”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战,总督大人定然早有预料。”
“对于外界来说,这场大战和叛乱来的很突然。”
“但是,对于总督大人来说,这场大战和叛乱或许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甚至有可能就是这位总督大人一手促成的。”
郑崇俭抓住这道灵光,脑子飞速思考着。
越想,眼神越亮,心中的焦虑和惶恐也逐渐安定下来。
“总督大人这次是奉皇命来赈灾的,但是很可能早就打探到了陕北地区活跃的匪寇。”
“想要顺利的展开赈灾,就必须要先清理掉这些匪寇,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所以,总督大人设局,打着赈灾以及发放军饷的名义,大摇大摆的北上。”
“以自己、巨额军饷以及四镇总兵和边军精锐为诱饵,引诱这些匪寇前来打劫。”
“将这些匪寇聚集在一起,一网打尽,省时又省力。”
“妙计啊!”
郑崇俭继续沿着这条思路思索着。
可是,面对如此众多的匪寇,总督大人扛得住吗?是否低估了匪寇的力量?
郑崇俭又开始担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