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失败者的苦果,转机到来
距离上次与皇帝争锋败阵已经过去有些时日了。
失败的后果很严重,这些日子中,施凤来就一直在品尝着失败的滋味儿。
首先是施凤来自己的个人威信遭受了严重打击。
前些日子,施凤来左右周旋凝聚起来的反皇党,随着这一次大败,也隐隐有着分崩离析的趋势。
他们对施凤来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所谓的反皇党,就是各个利益集团活着党派在皇权的压力下自动聚合在一起的文官士绅权贵。
第一次与皇帝争锋,就大败,施凤来这个领头的自然是主要负责人。
一些反皇党官员近些日子已经与施凤来若即若离了。
似乎有隐隐私下串联重新推选出一个代表代替施凤来的意图。
这个现象让施凤来坐立不安。
自己已经背叛了魏忠贤,与皇帝站在了对立面。
若是此时再被反皇党抛弃,那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但是眼下又找不到什么好机会扳回一局,稳固自己在反皇党中的地位。
施凤来心里那个煎熬啊,说不出的滋味儿。
除此以外,施凤来身上还压着一个皇帝布置下来的重任,整顿京营。
虽然随着皇帝决定大规模开海,增设数个市舶司,必然会引来南方集团的反扑。
而且在接下来皇帝与南方集团的斗争中,皇帝的赢面不大。
但是,这也需要时间啊。
无论是消息的传递,南方集团串联商议,具体的计划推动执行。
都需要时间的。
或许,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率先被踢出局了。
自己也无法分润到最终的胜利果实。
虽然施凤来想拖,但是皇帝每隔十日时间,就要召见各部大臣一次,汇报各项改革的进度。
若是不拿出点东西来,也无法向皇帝交差。
或许还不等反皇党彻底抛弃自己,自己就被皇帝给收拾了。
所以,在整顿京营这件任务中,施凤来想拖也没办法拖下去。
必须得有点实际的成果向皇帝交差,暂时保住自己的小命,等待机会扳回一局。
于是,在这些日子里,施凤来一边忍受着要被反皇党抛弃的煎熬,一边也不得不对京营下手整顿。
京营就是在京师的勋贵们养老的地方,是他们的后院。
吃空额,贪污军费,倒卖军械,给亲属安排岗位,奴役京营士卒给自己干私活。
都是勋贵们从京营中吸血的常规手段。
此前第一次传出风声,文官们集体向皇帝提出建议要求整顿军务时,勋贵们就坐不住了。
好在经过施凤来等人的耐心安抚解释后,勋贵们安下心来。
甚至还期盼着文官们真的能够在与皇帝的争锋中获胜。
如此一来,京营将再无后顾之忧。
若是皇帝被文官们彻底压倒了,朝政彻底被文官们掌控了,对于勋贵们也是不利的。
但是那又如何?
只要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勋贵们就能与朝长存。
文官们即使把控了朝政,也不会改朝换代,那么他们勋贵就是安全的。
至于皇帝,在宫里好好做个吉祥物就可以了。
折腾那么多事儿干啥。
明明勋贵们与皇帝才是一体的,为何却更加偏向文官一方?
勋贵的骨气呢?
经历了太祖朱元璋对勋贵的大屠杀,以及正统皇帝、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大明战神,在土木堡一役中葬送了大明五十万精锐,葬送了大明最后的能战的勋贵后。
勋贵的骨气早就消耗殆尽了。
而且,随着每三年一次的科举,一批批新的文官士绅不断出炉,这个团体不断的壮大。
而勋贵们能够参与的战事不多,缺乏磨砺和建功的机会,只能不断的衰弱。
早已失去了在朝堂上与文官争权的勇气和心思。
反正文官又造不了反,若是龙椅上的皇帝不符合文官的心意,大不了换一个便是。
只要大明还在,勋贵们便能有富足的生活。
还争那些干什么呢,反正也争不过文官。
还不如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发财。
但是,这一次,这些文官点燃了战火,但是又在与皇帝的争锋中败下阵来。
而这把战火没有熄灭,却转向了勋贵集团。
虽然这把火最后是由皇帝拍板导向勋贵的,但是这把火却是由文官集团点燃的。
自己遭罪了,文官集团是罪魁祸首。
而皇帝,至少表面上,皇帝依然是勋贵们的靠山。
从整个过程来看,皇帝最终将这把火导向勋贵集团,也是皇帝被文官们逼的啊!
皇帝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这把火不能烧在皇帝自己身上,才不得不导向勋贵集团承担下来。
一切都是文官的错,皇帝是无辜的。
但是,文官来整顿京营,也是迫不得已。
这就是失败后必须要承担的后果。
所以,整顿京营,文官们也不是主动的,这事儿还有的谈,还有转圜的余地。
于是,勋贵们密议一番后,由现任总督京营戎政朱纯臣作为代表与施凤来谈。
朱纯臣表达的意思是,随便整理一些边角料给皇帝交差就行了。
比如可以让出一些空额、裁汰一小部分老弱等,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剩下的,就直接做假账。
绝大部分的空额依然还是要留着的,勋贵亲属们在京营挂职的官职也要留着的。
军械库是绝对不能具体清查的。
为了表现诚意,朱纯臣还拿出了十万两银子给施凤来。
但是,这一切都被施凤来矢口否决了。
怎么可能,难道前几日皇帝在东市砍下的上百颗人头是假的吗?
在这个关键的敏感时刻,还要顶风作案,自己又不是真的活腻了。
钱虽好,但是也要有命来享受啊!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保住自己的小命,不要被皇帝抓住自己的把柄。
等到撑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期,想要银子还不是大把的来。
不过,施凤来也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说清查京营也需要时间,一步步的来。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朱纯臣也会意了施凤来所表达的意思。
这次京营是必须要狠狠整顿一下的,但是不是一下子就全面展开。
勋贵们是必须要被割下一块肉的,但是暂时不会一刀全部砍下。
先割下一小块肉来,与文官一起共体时艰。
等度过了这个艰难的时刻,到时候勋贵被割下来的肉重新补回来就好了。
虽然朱纯臣对于这个结果不满意,但是施凤来铁了心不松口。
朱纯臣也无奈。
这几日中,施凤来表现的很充分,几乎每日都要前往京营一趟,且待上不短的时间。
这第一刀,施凤来经过斟酌后,选中了裁汰老弱上。
这是对于勋贵们伤害最不严重的部分。
这些老弱大部分都是勋贵们亲属的亲属或者走亲属的亲属关系进来混饭吃的。
对于勋贵们没有切身的伤害,很合适。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到彻底。
施凤来下了狠心,铁面无私的清除了上万老弱士卒。
即使勋贵们的亲属去找勋贵告状求情,施凤来也置之不理。
你们的情面哪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但是,就在下一次的会议要召开的前一日,转机突然到来。
一道来自陕西的紧急奏报,让施凤来双目放光。
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
施凤来暂时压下了自己已经为明日准备好的京营整顿成果。
主动邀请朱纯臣前来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