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坏消息不断,皇太极有压力
这次孔有德的新战术成功给陷入困境的明军打开了新的方向。
这其中有许多讲究,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小股部队。
但是也需要许多其他条件的配合。
比如战场选择,需要向敌人分布在最外围的小股人马下手,避免陷入敌人的包围便于撤退。
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情报工作。
还需要提前安排好撤退路线,撤退路线要隐蔽,同时也要便于阻击,避免被敌人缠上。
要迅速解决战斗,迅速撤离,避免敌人援兵赶来。
打完一场战斗,下一次就要换一个较远的方位再次下手,让敌人没有规律可寻,防不胜防。
而这种战术也只能在敌后并且山多的地方才适用。
在敌后,可以不用顾忌失城失地。
在山多的地方便于行军隐蔽和撤退,阻挡敌人的追击。
后续,皮岛明军进入朝鲜战场的队伍从分散转为相对集中。
共分为三支队伍,每支队伍两千人。
数日时间内,连续多次对建奴展开了行动。
由于情报工作做得好,所以每次行动都能有收获,并且能够做到全身而退。
经过数次对建奴的打击后,再次收割了六百颗建奴首级,而明军自身也损失了一千多兵力。
但是明军损失的兵力可以及时的从皮岛进行补充。
而建奴损失的兵力却一时半会儿难以得到补充。
且,限制明军兵力投入的是战马,经过屡次与建奴作战,明军能够不断的缴获更多的战马,有了更多的战马后,明军可投入的兵力就能更多。
且,在战斗中,明军经过战火洗礼能够迅速成长,战力提升。
越战越强!
而建奴只能被不断的削弱。
在阿敏率领建奴大军踏入朝鲜一个月的时间里,汉军损失了两千人马,真奴损失了一千六百人马、
没有发生一场成规模的大战,就被明军零敲细打的消灭了三千六百兵力。
而阿敏的兵力也只剩下了一万四千人。
但是他的任务却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并且越往后,他们抢掠粮食的进度越慢。
明军神出鬼没的,让建奴不得不再一次集中兵力,缩小活动范围和频率。
大大降低了抢掠的效率。
阿敏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泥潭中,进退不得。
进就是继续在朝鲜大肆抢掠,并且要继续深入朝鲜,但是如此就要继续承受明军的不断袭击。
并且随着明军新战术的屡战屡胜,大大的刺激了朝鲜军队。
朝鲜军队也放弃了正面防守战术,学习明军搞偷袭。
瞬间,阿敏感觉到周围的压力大增,出去抢掠粮食的队伍不断的遭到各种袭击。
他们能够活动的空间被不断的压缩。
实在是搞不明白,为何这一次征伐朝鲜的情况与上次截然不同。
每天都有兵力的损失,少则一二十个,多则一两百个。
朝鲜就像变成了一个大磨盘,一点一滴的将阿敏打磨。
每在朝鲜多呆一天,阿敏的兵力就会多损失一分。
但是要退,阿敏也难以下定决心。
首先就是此次任务未能完成,而且还遭受了巨大损失。
就这么灰溜溜的撤退,回去后必然会遭受皇太极的苛责,趁机打压。
而且,骄傲的阿敏何时吃过这么大的亏,不找回一点场子回来,实在是难以忍下这口恶气。
而且,一旦执行大撤退,那么之前在这个方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朝鲜不再惧怕大金,重新恢复大明藩属的身份,不仅不能为大金所用,反而还能威胁到大金的后方。
并且随着大撤退,这个方向上所留下来的驻军恐怕难以抵挡明军的新战术。
陷城失地,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到时候,这个大后方就有了一股巨大的威胁。
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还是让皇太极去头疼吧。
于是,阿敏暂时收缩兵力保持实力,给沈阳的皇太极修书一封,等待皇太极的指示。
数日之后,皇太极收到了阿敏的急报。
“混账,混账,这个阿敏如此无能,竟然被已经打的元气大伤的东江镇明军和朝鲜搞的如此狼狈!”
看完阿敏的急报后,皇太极气血上涌,一阵怒骂。
整整损失了两千旗丁和两千汉军啊。
损失的两千汉军倒是没什么,可以随时补充。
但是损失的两千汉军中的两三千匹战马,就让皇太极心疼了。
这些战马对于建奴来说也是很珍贵的战略资源,这些战马落到明军手里后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后方明军的力量。
而更关键的是那两千旗丁,这可是让皇太极心疼的滴血。
每一个旗丁都是珍贵的财富和资源。
发泄一通后,皇太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仔细看阿敏的急报。
重点关注了阿敏急报中所描述的皮岛明军以及朝鲜军队所采用的新战术。
研究了半天,皇太极也未能想出什么有效的应对办法。
唯有集中起来,才能保证自己不受损失。
但是兵力集中起来就不能进行抢掠了,无法筹集到粮食物资。
头疼,头疼!
狡猾,实在是太狡猾了!
到底是谁想出了此等无赖的战术!
皇太极额头急跳,头疼病有犯了。
这已经不是近期皇太极收到的第一个坏消息了。
在此前,皇太极就接二连三的收到了很多个坏消息。
比如,大明皇帝启用了孙承宗担任蓟辽总督,继续负责辽东事宜。
这个消息就足够让皇太极头疼了。
此前孙承宗担任辽东督师的时候,就给大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麻烦。
让气势如虹的大金攻势屡次受挫。
不出皇太极所料,这次孙承宗归来,采取的各种举措,给皇太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比如孙承宗又开始筑城了,派遣人马修筑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是万万不能让大明修建起来的,不然对于大金是个不小的威胁。
一旦大凌河城被大明修缮完成,并在其中驻军,到时候要出兵进攻海州、辽阳等城,就方便多了。
必须要破坏。
但是当皇太极决定派出大队人马前去大凌河城准备围剿修筑城池的大明军队时,修筑大凌河城的明军直接提前干脆利落的撤退了。
根本就不坚守城池,也不与建奴硬碰。
让兴师动众的建奴扑了个空。
大凌河城与锦州距离不远,而且前来修筑大凌河城的都是骑马的,撤退速度很快。
建奴大军扑了个空,耀武扬威一番后也只能退回去。
但是,当建奴大军退回去后,明军又从锦州出发前去修筑大凌河城了。
对此,建奴也只能继续派遣大军前去大凌河城讨伐。
但是依然扑了个空。
明军此等无赖做法,让建奴既无奈又愤慨!
双方只能一次次的出动,你来我往,相互交替的在大凌河城打卡报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坏消息也让皇太极坐立不安。
那就是明军从山东出发,渡海到了辽南,并没有登陆攻击辽南的城池。
而是在金州海面不远处选了一个岛屿登陆,并且在岛屿上大肆修建。
不断的往岛屿上运输物资和人员。
显然,明军是要在辽南近海上打造一个前进基地啊,积蓄力量,作为今后登陆辽南进攻的跳板。
真是欺我无船乎!
皇太极对此也只能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