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刻薄寡恩,三年缓冲
“陛下,宗室子弟毕竟长期养尊处优,身无长技,直接遣散恐怕不妥,他们恐怕难以自力更生。”黄立极发言道。
既然皇帝陛下以大气魄要削减宗室数量,减轻朝廷负担,也是为天下万民谋福祉,大臣们也不介意此时为宗室说点好话。
黄立极的话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同。
“朕也明白这个问题,但是再难这个问题也必须要解决的,现在的一时艰难,总比以后大明亡了他们被肆意宰杀的要好啊。”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对策来解决这个难题?”
朱由检感叹道。
“陛下,不如给宗室需要被遣散的子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做一些准备,学习一技之长,让他们在遣散后能够继续生存下来。”
“而在这段时间中,朝廷也照常给予他们俸禄,甚至给予他们的俸禄可以比过去更多一些,而在这个缓冲时间内,也不再以宗室的规定限制他们的活动,可以外出去尝试。”
“如此以来,等缓冲时间到了以后,他们也可以顺利过渡。”
黄立极提议道。
这个建议还是很中肯的,朱由检也认同。
“不知,这个缓冲时间以多久为好?”朱由检继续问道。
“陛下,臣以为,缓冲的时间以五到十年为好,让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过渡。”黄立极再次回道。
五到十年?这个时间似乎有点长啊!朱由检感觉并不太满意。
但是大臣们却觉得差不多可以接受了,只要能一次性永久性的解决掉宗室这个大麻烦,等个十年时间又如何?
“五到十年时间太长了,三年吧!”
“若是给予他们的缓冲时间太长的话,他们就感受不到太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宗室子弟即使再困难,但是也基本上都是读书识字的,光是这一点就让他们将来改为民籍之后有不小的优势了。”
朱由检将时间缩短为三年。
原本朱由检也是打算给他们十年时间的,但是后来又觉得十年时间有些太长了。
人的惰性朱由检很清楚,上一世,朱由检在上大学时,正是由于大学的管理和环境氛围都很宽松,让朱由检一下子放飞自我,常常都是在临近期末考试后再临时抱佛脚去复习,结果自然不会有多好了。
现在的大明还是以农业为本,没有向后世那般想要生存下来需要掌握很多复杂的技能。
即使是选择种地,也能解决遣散的宗室子弟生存问题。
有三年时间来给他们实践,有人手把手的教他们种地,也能学会了吧,而且身体还能得到锻炼。
三年?看来皇帝陛下很可能真的与宗室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矛盾啊,才会这么狠。
“陛下,此次大规模遣散宗室的决定,就已经会遭到宗室们对陛下的不满了,甚至会有一些议论陛下不好的言论,若是给予他们缓冲的时间太短了,臣担心很可能会引起宗室的巨大动荡,毕竟宗室的数量确实是太过庞大了。”
黄立极忧心的劝谏道。
当今陛下什么都好,就是魄力实在是太大了,每一次决定都是大行动且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
虽然此前陛下的一次次大魄力的决定最终都收到了很好的结果。
但是这一次不太一样啊,毕竟宗室身份特殊,若是宗室们联合起来一起向皇帝施压,甚至直接联合起来造反的话,很可能会得到不少人的响应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在此次田亩清查中受到了很大利益损害的士绅们。
到时候一个不慎就是遍地烽烟的景象。
“他们会说朕刻薄寡恩吗?朕并不在乎这些虚名。”
“这些虚名能给朕带来什么好处么?能让朕的大军更加强大或者虚弱么?能让百姓们多吃一口饭多穿一件新衣裳吗?还是能让大明这万里江山更加富强?”
“爱卿或许会担心宗室们会联合起来反对,这是必然的,但是朕只相信忠诚于朕的那数十万大军,朕相信他们能够控制局势。”
“朕也是为他们好啊,若是他们不能理解不能接受朕的苦心,朕也只能用手中的大军来劝他们接受了。”
朱由检毫不在意的回道。
皇帝决心这么强大,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或许这一次陛下的决定也会和之前一样最终都大获成功呢。
况且,陛下手中还有数十万精锐大军,连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建奴都再陛下的大军威慑下选择了服软。
若是宗室子弟们真的选择叛乱以武力对抗,也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啊,或许还能因此而省掉大笔开支呢。
“就这么决定了。”
“这一次需要遣散的宗室子弟的俸禄就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倍给予吧,钱财方面可以多给一些,让他们可以有闲钱走出去,去学习一技之长,去适应。”
朱由检下了最终的决议。
若是加倍给予宗室俸禄,那么剩下的两千五百万石粮食基本上就花完了,同时还要给出两千万两银子的真金白银。
那么今年的财政预算支出就是五千六百万两银子以及六千万石粮食。
但是国库中的钱依然还剩下一亿四千四百万两银子,依然是一笔天文数字。
不过考虑到接下来的三年中,每年都需要给予宗室支出两千万两银子,所以其中还有四千万两银子需要预备着。
“陛下,即使将宗室后面两年需要支出的四千万两银子留存下来,国库中依然还有一亿零四百万两银子没有去处,不知这笔银子要如何安排?”毕自严问道。
一亿零四百万两银子啊,那可是相当于大明国库从前三十年的收入了。
“不知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朱由检没有直接回复,而是将这个问题抛回去。
这么多银子,眼下大明也没有其他需要用钱的地方了啊,之前已经划出来了九千多万两银子,对于大臣们带来的冲击已经够大了,已经花了大明近三十年的国库收入了。
剩下的钱该怎么用,大臣们确实是想不出其他办法了,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因为银子太多找不到用处而发愁。
“陛下,眼下需要用钱的地方都已经有预算了,剩下的钱不如就留着吧,以备今后的不时之需。”
“是啊,这一次的收入毕竟也只是一次性的,今后国库的收入可就没这么多了,还是留着好。”
“臣也赞同,国库中的钱越多越好,今后就算遇到什么难事,也能够从容应对了。”
……
群臣们思索一会儿,几乎都意见一致的表示将这笔银子留着,留在国库里吃灰。
对于这些大臣们有这样的想法,朱由检也不吃惊,毕竟他们的见识有限。
“诸位爱卿,朕问你们一个问题,钱是什么?”
朱由检没有正面回应群臣的意见,而是又问了一个似乎与正在讨论的话题不太相干的问题。
钱是什么?钱就是钱呗,还能是什么。
群臣对于皇帝的这个问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又感觉陛下特意问这个问题应该没那么简单,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作答。
“陛下,臣以为,钱就是财富,钱能买到很多需要的东西。”
半天后,崔呈秀站出来说道,缓解这个沉闷的气氛。
对于崔呈秀的答案,朱由检不可置否,没有做出评论。
“毕爱卿,你是户部尚书,对于钱,你可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朱由检点名问道。
“回陛下,其实刚刚崔大人所说的一点臣也是赞同的,钱能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所以,臣以为钱就是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我们能交换到我们需要的物资,再用这些物资去满足我们的一些需求,比如吃饱穿暖有房子住。”
毕自严回道,倒是要比崔呈秀的答案更加深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