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琼看到使者,倒也没有含糊其辞,他直截了当的问道:
“不知陛下派遣使者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对此,使者并没有藏着掖着,他知道秦琼是樊虎最信任的战将,乃是他的发小兄弟。
如此人物自然不是他能够轻视的。
就这样,使者拱手行礼之后,连忙说道:
“启禀元帅,陛下派遣卑职前来,是有一件要事要告知元帅。
先前拜占庭帝国派遣使者前往大夏,向我大夏表示臣服,他们愿意归降我大夏。
所以陛下也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一定期限内,率领拜占庭帝国残部向我大夏投降。
消息皆在圣旨之中,元帅看过之后便知道了,如果拜占庭帝国不愿臣服,他们胆敢负隅顽抗,没有履行承诺,到时候元帅便可率领我大夏精锐之师,彻底将之覆灭,不必留情。”
使者的语气颇为坚定,也表明了樊虎的态度。
秦琼这才恍然大悟,他还以为拜占庭帝国要死磕到底,想不到他们竟然已经做出决断,欲要归降大夏。
这倒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拜占庭帝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是大夏的对手,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如果他们非要死磕,必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他们此刻归降,最起码可以避免更大的伤亡,他们也能有一个体面的结局,樊虎不至于将他们斩尽杀绝。
可要是他们没有这个认知,他们以为自己还是昔日强盛的拜占庭帝国,那自然是一件极其可笑的事情。
既然樊虎已经下达命令,秦琼当然不会推三阻四,他没有犹豫,认真点了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既然是陛下的命令,那本帅自然会不折不扣的将之完成。”
其实秦琼并不怀疑拜占庭帝国愿意归降大夏,因为现在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此之前,拜占庭帝国可谓是屡战屡败,他们的处境无比艰难,根本无法对抗大夏精锐的攻势。
现如今,大夏精锐距离彻底覆灭拜占庭帝国,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他们实在是希望渺茫。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放弃抵抗,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毕竟此前萨珊王国的结局,已经摆在这里,所有人都见识到大夏的恐怖,不管他们的国力再怎么强盛,他们再怎么兵强马壮,在大夏精锐面前都不堪一击。
也只有用绝对的实力,将这些外族覆灭,才能让其他的国家明白,胆敢与大夏为敌的下场,他们才能安分下来,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与大夏合作。
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那就只能任人宰割,受尽屈辱。
这件事情无比的现实。
得到秦琼肯定的答复,使者也没有多言,他相信秦琼心中自有计较,无需他在此多费唇舌。
同时,使者也没有着急离开,因为他的任务就是看着拜占庭帝国归降,等到一切结束之后,他再把消息带回大夏也不迟。
就这样,秦琼下达命令让大军暂缓进攻,反正也耽误不了多久,他倒要看看拜占庭帝国究竟会作何决断?
他们能不能认清楚自己如今的处境,能不能意识到大夏的强大,远非他们能够对抗?
事实上,秦琼并没有等待太久,只是数日之后,便有拜占庭帝国的使者来到了大夏精锐的营帐之中。
拜占庭帝国的使者,表现得十分恭敬,他是代表拜占庭国王来到这里的。
如今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做出选择,既然完全无法对抗大夏,倒不如让拜占庭帝国体面的结束,这一切。
最起码能够留下一条生路,能够让拜占庭帝国的百姓安稳生活。
虽然做出这个选择很艰难,但是都已经到这份上了,他们根本无法对抗大夏,明知没有任何胜算的情况下,他们再挣扎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要怪就只能怪,当初他们选择与大夏为敌,他们觉得大夏劳师远征,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所以现在要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毕竟在此之前,拜占庭帝国也不是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曾覆灭其他的国家,侵占他们的领土,俘虏他们的百姓。
只可惜,这一切轮到了拜占庭帝国自己,实在是有些可笑,但又那么现实。
在拜占庭帝国使者表态之后,秦琼没有耽误时间,他直接下达命令,让大夏精锐进驻拜占庭帝国剩下的各个城池之中。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拜占庭帝国掌控。既然拜占廷帝国已经决心投降,那秦琼当然不会给他们犹豫的机会。
他们的命运早已确定,大夏精锐无惧任何挑战,曾经的拜占庭帝国再怎么强大,终究是大象的手下败将。
当然了,秦琼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拜占廷帝国都已经到这份上了,他们怎么可能还有负隅顽抗的想法?
再打下去,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讨到好处,整个拜占庭帝国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绝境。
当秦琼率领大军,来到了一座城池之中,这里是拜占庭国王以及文武群臣临时驻扎的地方。
拜占庭国王带着群臣,脸上满是绝望,来到了秦琼面前。
曾经他是高高在上,地位尊崇的拜占庭国王,现在他却是沦为阶下囚了。
如果有得选,他当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但事实就是,当拜占庭帝国面对大夏的进攻,他们完全没有反抗之力,被打得节节败退,损兵折将。
曾经的拜占庭国王,也尝试反抗过他,希望能够扭转局势,击败大夏精锐,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哪怕是暂时拖延时间也好。
可大夏精锐完全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直接以雷霆之势打破了拜占庭帝国的幻想。
他们的精锐之师,在大夏精锐面前是那么的不堪,双方的战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